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有理数期末复习讲义( 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冲刺满分训练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有理数期末复习讲义( 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冲刺满分训练题)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
第一章 有理数 满分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已知A、B是数轴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则表示A、B两点的距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a﹣b|
2.分数的分子增加了6,如果要使原分数的值不变,那么分母应增加(  )
A.10 B.12 C.14 D.16
3.2019年河北省高考人数为55.96万人,则55.96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
A.5.596×101 B.5.596×104 C.0.5596×106 D.5.596×105
4.上周五某股民小王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35元,如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则在本周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  )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A.34元 B.35元 C.36元 D.37元
5.若a与1互为相反数,则a+3的值为(  )
A.2 B.0 C.﹣1 D.1
6.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有理数是﹣10,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此时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

A.﹣6 B.﹣9 C.﹣6或﹣14 D.﹣1或﹣9
7.有20个数排成一行,对于任意相邻的三个数,都有中间的数等于前后两数的和.如果第一个数是0,第二个数是2,这20个数的和是(  )
A.2 B.﹣2 C.0 D.4
8.若x2=9,|y|=2,且x<y,则x+y的值是(  )
A.6 B.1 C.﹣1或﹣5 D.1或5
9.在数轴上有a、b两个有理数的对应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0 B.﹣ab<0 C.a﹣b<0 D.>0
10.一根2米长的钢材,截下米,再截去剩下的,还剩(  )米.
A. B. C.2 D.
11.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用A﹣C表示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C的高度)
A﹣C C﹣D E﹣D F﹣E G﹣F B﹣G
90米 80米 ﹣60米 50米 ﹣70米 40米
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B的高度是(  )米.
A.210 B.170 C.130 D.50
12.如图,在一个8×8的方格棋盘的A格里放了一枚棋子,如果规定棋子每步只能向上、下或向左、右走一格,那么这枚棋子走如下的步数后能到达B格的是(  )

A.7 B.14 C.21 D.28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3.2019年女排世界杯共12支队伍参赛.东道主日本11场比赛中6胜5负若记为+6,﹣5,那么夺得本届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11战全胜可记为   .
14.如图,下面的5个时钟显示了同一时刻国外四个城市时间和北京时间,右图给出了国外四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则下图中的时钟对应的城市依次是   .

15.有理数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x|﹣3|2﹣x|得   .

16.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是2.将它先左移5个单位.再向右移3个单位到达点N,则点N表示的数是   .
17.若p和q是正整数,pq=4,则p+q的值是   .
18.幻方是一种将数字安排在正方形格子中,使每行、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相等的方法.小明也找了九个数字做成一个三阶幻方,如图所示是这个幻方的一部分,则a=   ,b=   .
a 13 b
10 7
12
19.若符号[a,b]表示a,b两数中较大的一个数,符号(a,b)表示a,b两数中较小的一个数,则计算(1,﹣2)+[﹣1,﹣3]的结果是   .
20.若m与n是互为倒数,则m2n﹣(m+3)的值为   .
21.据统计某市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18.87万人,近似数18.87万精确到   位.
22.已知a1=,a2=,a3==…依据上述规律,则第n个等式an=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3.(1)3﹣(﹣4)+(﹣5)
(2)
(3)
(4)
24.计算题:
(1)﹣3﹣(﹣10)+(﹣9)﹣10.
(2)(﹣1)÷(﹣)×
(3)(÷(﹣)
(4)﹣14﹣(1﹣9)÷|﹣4|×[3﹣(﹣3)2]
25.如表为某校七年级50名学生参加某次跳绳比赛的情况,规定标准数量为每人每分钟100个.
实际跳绳个数与标准数量的差值 ﹣2 ﹣1 0 4 5 6
人数 6 12 7 6 11 8
(1)50名同学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多少个,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多少个;
(2)跳绳比赛的计分方式如下:
①若每分钟跳绳个数是规定标准数量,不计分;
②若每分钟跳绳个数超过规定标准数量,每多跳1个绳加2分;
③若每分钟跳绳个数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数量,每少跳1个绳扣1分.
如果这50名同学跳绳总积分超过200分,便可得到学校的奖励,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50名同学能否得到学校奖励?
26.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1.8 +0.6 +0.4 ﹣0.4 ﹣0.8 +0.2 ﹣1.2
(1)请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它们相差多少万人?
(2)如果最多一天接待游客人数5.4万人,请问:9月30日接待游客的人数是多少?
27.数轴上的点A,B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2)若点A在数轴上移动了m个单位长度到点C,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的值.
28.如图,数轴上的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a+b<0,ab<0,
(1)原点O的位置在   ;
A.点A的右边 B.点B的左边 C.点A与点B之间,且靠近点A D.点A与点B之间,且靠近点B
(2)若a﹣b=2,
①利用数轴比较大小:a   1,b   ﹣1;(填“>”、“<”或“=”)
②化简:|a﹣1|+|b+1|.

29.已知b的倒数与a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4,求5(a+2)+6cd﹣7m的值.
30.已知有理数a、b、c,且满足:a+c<0、b+c>0.
①试化简:|a+c|+|b+c|﹣|a﹣b|;
②有理数a、b、c在数轴分别上对应点A、B、C,若,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求(a+c)b.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A、B是数轴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
∴A、B两点的距离为|a﹣b|,
故选:D.
2.解: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扩大了3倍,分母也要扩大3倍,其大小才不变,即,
∴如果要使原分数的值不变,那么分母应增加14.
故选:C.
3.解:55.96万=559600=5.596×105,
故选:D.
4.解:星期五的价格是:35+4+4.5﹣1﹣2.5﹣6=34(元).
故选:A.
5.解:∵a与1互为相反数,
∴a=﹣1,
则a+3的值为:﹣1+3=2.
故选:A.
6.解: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10﹣8=﹣18,
∴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14;
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10+8=﹣2,
∴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6.
故选:C.
7.解:由题意可得,
这列数为:0,2,2,0,﹣2,﹣2,0,2,2,…,
∴前6个数的和是:0+1+1+0+(﹣1)+(﹣1)=0,
∵20÷6=3…2,
∴这20个数的和是:0×3+(0+2)=2,
故选:A.
8.解:∵x2=9,|y|=2,
∴x=±3,y=±2,
∵x<y,
∴x=﹣3,y=2或x=﹣3,y=﹣2,
∴x+y=﹣1或﹣5;
故选:C.
9.解:如图所示:﹣3<a<﹣2,1<b<2,
则a+b<0,故选项A错误;
﹣ab>0,故选项B错误;
a﹣b<0,正确;
<0,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0.解:2×(1﹣)﹣,
=1﹣,
=(米);
答:还剩米.
故选:A.
11.解:由表中数据可知:
A﹣C=90①
C﹣D=80②
D﹣E=60③
E﹣F=﹣50④
F﹣G=70⑤
G﹣B=﹣40⑥
①+②+③+④+⑤+⑥得:
(A﹣C)+(C﹣D)+(D﹣E)+(E﹣F)+(F﹣G)+(G﹣B)
=A﹣B
=90+80+60﹣50+70﹣40
=210
∴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B的高度是210米.
故选:A.
12.解:将棋子走的步数分为奇数步和偶数步.
首先看A选项:7步,按照最近的路线即:左,上,左,上,左,上,左,上,上.也要9步,故A错误;
观察到B,C,D三项都超过最小步数,且B,D为偶数,C为奇数,若选择答案B,即也可选择答案D,
故按照逆向思维,只能选择奇数步的C.再验证可得结果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3.解:∵6胜5负若记为+6,﹣5,
∴11战全胜可记为+11,
故答案为:11.
14.解:由表格,可知北京时间是16点,
则纽约时间为16﹣13=3点,悉尼时间16+2=18点,伦敦时间16﹣8=8点,罗马时间16﹣7=9点,
由钟表显示的时间可得对应城市为伦敦、罗马、北京、纽约、悉尼;
故答案为伦敦、罗马、北京、纽约、悉尼.
15.解:根据题意得x>2,
∴2﹣x<0,
∴|x|﹣3|2﹣x|
=x﹣3(x﹣2)
=x﹣3x+6
=﹣2x+6.
故答案为:﹣2x+6.
16.解:∵2﹣5+3=0,
∴点N表示的数为0.
故答案为:0.
17.解:∵p和q是正整数,pq=4,
∴p=q=2或p=1,q=4或p=4,q=1
∴p+q的值为4或5.
故答案为:4或5.
18.解:由题意知a+22=a+b+13,b+19=a+22,
则b=22﹣13=9,a=9+19﹣22=6,
故答案为:6,9.
19.解:∵符号[a,b]表示a,b两数中较大的一个数,符号(a,b)表示a,b两数中较小的一个数,
∴(1,﹣2)+[﹣1,﹣3]
=﹣2+(﹣1)
=﹣3
故答案为:﹣3.
20.解:∵m与n是互为倒数,
∴mn=1,
∵m与n互为相反数,
∴m2n﹣(m+3)
=m﹣(m+3)
=m﹣m﹣3
=﹣3.
故答案为:﹣3.
21.解:近似数18.87万精确到百位;
故答案为:百.
22.解:a1==,
a2==,
a3===,

第n个等式an=.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3.解:(1)原式=3+4﹣5=2;
(2)原式=﹣6+3=﹣3;
(3)原式=﹣15+14﹣24=﹣25;
(4)原式=﹣8﹣8+3=﹣13.
24.解:(1)﹣3﹣(﹣10)+(﹣9)﹣10
=﹣3+10+(﹣9)+(﹣10)
=﹣12;
(2)(﹣1)÷(﹣)×
=1×
=;
(3)(÷(﹣)
=(×(﹣48)
=8+(﹣36)+4
=﹣24;
(4)﹣14﹣(1﹣9)÷|﹣4|×[3﹣(﹣3)2]
=﹣1﹣(﹣8)÷4×(3﹣9)
=﹣1+8××(﹣6)
=﹣1﹣12
=﹣13.
25.解:(1)50人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0+6=106(个)
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0﹣2=98(个).
答:50人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6个,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98个;

(2)依题意得:(4×6+5×11+6×8)×2﹣(﹣2×6﹣1×12)×(﹣1)=230>200.
所以50名同学能得到学校奖励.
26.解:(1)10月3日人数最多,10月7日人数最少.
(1.8+0.6+0.4)﹣(1.8+0.6+0.4﹣0.4﹣0.8+0.2﹣1.2)
=2.8﹣0.6
=2.2(万人).
答:它们相差2.2万人.
(2)5.4﹣0.4﹣0.6﹣1.8=2.6(万人).
答:9月30日接待游客的人数是2.6万人.
27.解:(1)∵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3,
∴AB=3﹣(﹣2)=5.
(2)∵点C表示的数为m﹣2,点B表示的数为3,BC=3,
∴3﹣(m﹣2)=3或(m﹣2)﹣3=3,
解得:m=2或m=8.
∴m的值为2或8.
28.解:(1)∵ab<0,a+b<0,
∴原点O的位置在点A与点B之间,且靠近点A.
故答案为:C

(2)①∵a﹣b=2,原点O的位置在点A与点B之间,且靠近点A,
∴a<1,b<﹣1,
故答案为:<、<;
②∵a<1,b<﹣1,
∴a﹣1<0,b+1<0,
∴|a﹣1|+|b+1|=﹣a+1﹣b﹣1=﹣a﹣b.
29.解:∵b的倒数与a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4,
∴a+=0,cd=1,m=±4,
当m=4时,
5(a+2)+6cd﹣7m
=5×(0﹣2)+6﹣7×4
=﹣10+6﹣28
=﹣32;
当m=﹣4时,
5(a+2)+6cd﹣7m
=5×(0﹣2)+6﹣7×(﹣4)
=﹣10+6+28
=24.
30.解:①∵a+c<0,b+c>0,
∴a﹣b<0;
①|a+c|+|b+c|﹣|a﹣b|
=﹣a﹣c+b+c+a﹣b
=0;
②有理数a、b、c在数轴分别上对应点A、B、C,,
∴a=﹣b,
∵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
∴a=﹣2,b=2,c=0,
∴(a+c)b=(﹣2+0)2=4.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讲义
第1章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1、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负号“-”,叫做负数,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
3、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是互相依存的两个量,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都是数量.
2.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②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

注意:如果一个数是小数,它是否属于有理数,就看它是否能化成分数的形式,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因而属于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形式,因而不属于有理数.
3. 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4. 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5. 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右到左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 ①正数都大于0;?
??? ②负数都小于0;?
???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较: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6.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或
7.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那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
(2)相关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8. 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2)方法指引:
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
②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 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
??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行计算.
9.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方法指引:
①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②转化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就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化.
10. 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②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方法指引:
①运用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②多个因数相乘,看0因数和积的符号当先,这样做使运算既准确又简单.
11. 倒数
(1)倒数: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
一般地,=1 (a≠0),就说的倒数是.
(2)方法指引:
①倒数是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转化的“桥梁”和“渡船”.正像减法转化为加法及相反数一样,非常重要.倒数是伴随着除法运算而产生的.
②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而0 没有倒数,这与相反数不同.

【规律方法】求相反数、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时,只需在这个数前面加上“-”即可
求一个数的倒数 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就是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注意:0没有倒数.
12. 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b=a?(b≠0)
(2)方法指引: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有理数的除法要分情况灵活选择法则,若是整数与整数相除一般采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如果有了分数,则采用“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再约分.乘除混合运算时一定注意两个原则:①变除为乘,②从左到右.
13. 有理数的乘方
(1)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方.(将a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方法指引:
①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②由于乘方运算比乘除运算又高一级,所以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应先算乘方,再做乘除,最后做加减.
1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规律方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15.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16.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3)规律方法总结:
“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