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二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尖子生培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科学第二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尖子生培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第二讲《声和光的直线传播》
编者:温中实验学校 丁裕忠
【知识要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传播的条件 光的直线传播
【方法指导】画图法 识别法 转换法 几何法
【例1】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 )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例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例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和瓶子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例4】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例5】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500米/秒,340米/秒。人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例6】某人看见木匠敲钉,恰好在木匠把锤子举到最高时,听到敲击钉子声。此人一边看表一边数打击次数,发现10秒打了20次,这个人距木匠距离是 米。
【例7】如图所示,在操场上把一铅球A,以水平速度v0平抛出, A v0
A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是Aˊ,在球落地过程中,其影子Aˊ
所做的运动是………( )
A.加速运动 B.匀速运动
C.减速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
【例8】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例9】如右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例10】夏天,当阳光通过树荫的缝隙时,常会见到地面上有一个个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如果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L,并测得光斑直径为d,树高为h,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题意从光的传播特性抽象出科学模型(用图表示)。
(2)估算出太阳圆面的直径d (用L, d, h 的代数式表示)。



【例11】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1)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7,用大塑料袋套在一段树叶
浓密的嫩枝上,袋口扎紧,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__ __
和_ ____,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食用的水了;
(2)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8,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
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
近的点A,则OA就指示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这一技
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_____ _____;
(3)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 __。
【例12】爱因斯坦“同时的相对性原理”要从“爱因斯坦的奶牛梦”说起:在一个风景如画的牧场上有许多奶牛在带电的栅栏附近懒散的吃着草,农夫给栅栏通上电时,当电流到达奶牛位置时奶牛就会跳起来.如图所示,在?A?位置的农夫合上电源开关起,电流以光速?c?向奶牛的方向运动,三头奶牛?B、C、D?距?A?位置的农夫、E?位置的爱因斯坦的距离如图所示.观测者只有在奶牛跳起这一现象的光到达观测者眼睛时,才认为奶牛正在跳起.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农夫看到三头奶牛是先后跳起
B.爱因斯坦看到三头奶牛是先后跳起
C.农夫看到D奶牛跳起距他闭合开关的时间是2S3/C
D.对于同一类事件,由于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到其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
【例13】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监船去钓鱼岛海域例行巡查时,当船从很远处逐渐驶向钓鱼岛的过程中,站在船上的海监人员将会看到钓鱼岛( )
A.从A到B依次在视野中出现
B.从B到A依次在视野中出现
C.整座岛同时在视野中出现
D.岛屿中间部分先在视野中出现
【例14】在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1)养花人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
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   来进行判断的。
(2)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
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灌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你能简略地解释其原因吗? 。
【例15】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和使用说明书,其实验原理可用简图表示。请
你认真阅读说明书,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某次实验,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0,下列关于铜铃所在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甲乙中点处
(2)某次实验s1=8.5米, s2=17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25ms,则声速是 米/秒。
(3)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在远离甲的过程中,每次实验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例16】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中部小镇留坎镇四面环山,由于高山阻挡,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3月太阳光都照射不到小镇,这种情况维持了100多年。现在,当地人在附近一座450米高的山顶上竖起了三块巨大的平面镜,如图甲所示。这些平面镜由电脑控制,能跟踪太阳自动调整角度,确保太阳光被反射到镇中心广场,这样小镇的三千多居民就能在镇中心广场感受到温暖的太阳光。如图乙所示,MN表示置于山顶的一块平面镜,B点表示广场上被照亮的某一位置。






(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乙图中画出该入射光(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入射光在纸面内绕O点转过6度,则平面镜MN需绕O点转过 度,才能使反射光仍然照射到B点。
【例17】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例18】路灯高度为6.8米,人的高度为1.7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 B.人以0.75m/s的速度匀速行走;
C.人以4m/s的速度匀速行走; D.人以0.25m/s的速度匀速行走.
【例19】夜晚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相距d.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O′点是路灯。在地面上的投影. A、B两人的连线通过O′点,如图所示。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A′和B′,相距d′,当两人沿过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A′和B′的距离将: (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例20】夜晚,人们仰望天空,有时能看到闪烁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赤道处有一观察者,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经过,设地球半径为R,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
A.0.5R B.R C.2R D.4R
【例21】早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家埃拉托色尼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远在S千米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太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条影子,他测得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由此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
A.千米 B. C.千米 D.
【例22】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例23】小明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当琴弦发音频率为440赫兹时,它的弦长为 。小明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音名 中央C 1 D 2 E 3 F 4 G 5 A 6 B 7 Cī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 528
弦长




图8

图7

使 用 说 明 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的绝对值,单位为ms(毫秒,1s=103ms)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