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考地理90分系列资料世界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复习策略】1.记忆世界八个国家的重要城市、首都、主要经济区、海域、岛屿、气候、典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名称和位置,世界重要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重要河流的名称和起止点,各区域中的主要资源及其分布位置,这些是构建区域地理骨架的基础。2.分析理解各区域及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经济地理要素和经济地理要素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对经济地理要素的影响是世界地理复习的核心,建议要非常注意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要素对经济地理要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高考的核心思想和最常见的题型。3.区位分析法去分析各区域和主要国家的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旅游发展等经济地理特征。4.区域地理的定位是学生在复习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建议采用综合定位法来要求学生进行区域定位:任意一个地区首先采用点的定位,这个点可以是经纬交叉点,可以是区域内的特征点(如河口、最大的城市、海拔最高或最低的点或地形地势的特殊点),点的定位要求精确。二是线的定位,可以是经纬线、河流线、海岸线、交通线、区域界线等,线的定位要求相对位置,要和点的定位结合起来。三是面的定位,可以使湖泊、水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农业区、行政区划、地形区域等,面的定位要尽量和点、线结合起来进行定位。如埃及和北非的定位:点选择开罗或两个30°的交点,线选择尼罗河或两个30°,面的定位可选择纳赛尔水库红海。区域定位核心是山脉。学生的定位能力差,我们的分析是:世界地理关键在于世界的地形单元和单元的相互位置不清,地形区和河流的相互关系出现问题,建议定位的重点放在地形区和河流上。5.世界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的定位除极个别外,建议最好是用控制经纬线来确定相对位置,同学们要记住每一个海峡和运河的精确经纬度比较困难,放在具体的区域中去记忆较好。重点是海陆轮廓线。6.世界各大洲的地形建议重点掌握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单元及相对位置,地势特点,地形地势对河流水系特点的影响。7.运用区位分析的理论来掌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建议同学们理一下选修(一)的人口与环境,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结构、人口容量、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素质与环境、人口分布于环境、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8.对比是区域研究和记忆的重要方法,要学会对比分析区域和国家的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发展方向等。区域地理研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记忆:大洲、大洋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4400,非3000,北美2400,南美1800,南极1400,欧1000,大洋9002.洋界:20 E 146 E 67 W 大西洋和北冰洋:3.各大洲典型海陆轮廓代表区域:记忆名称、熟悉经纬位置和海岸线特点;整体记忆亚洲:朝鲜半岛、日本群岛、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波斯湾、红海、土耳其海峡、黑海、百令海峡欧洲:南欧三大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卡特加特海峡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红海、地中海沿岸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五大湖地区南美洲:秘鲁沿岸、拉普拉塔河口、亚马孙河河口,德雷克海峡大洋洲:巴斯海峡、墨累达令河河口、塔斯马尼亚岛。南极洲:南极半岛。4.各大洲地形单元的分布极高要求:思考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各地形区与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有何关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半岛、岛屿、海和海湾: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贝加尔湖、咸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加里曼丹岛、伊里安岛欧洲: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 岛、巴尔干半岛、比斯开湾非洲:阿特拉斯山、德拉肯斯山、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大洋州:大分水岭、艾尔湖、珊瑚海、塔斯马尼亚岛北美洲: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加勒比海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火地岛5.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⑴.陆地地形:⑵.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⑶.如何总结各大洲的地形特征(种类、分布、地势、典型事物)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欧洲 地形: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以山地、高原、平原为主;⑵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⑷.地形是河流之父,影响河流的水系特点(流向、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状况)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6.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 气候主要特征亚洲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非洲 ①干燥(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③气候南北对应欧洲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③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大洋洲 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南极洲 酷寒、干燥、烈风、暴雪的极地气候★思考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气候和河流的关系:理解:气候是河流之母!思考:南极洲为什么没有河流的分布?对任意地方的气候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洋流来进行成因分析世界气候考点图解(独立文件)7、世界主要河流湖泊洲名 河名 海洋 发源地 主要特点亚洲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南部山地 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结冰期长。常在河流下游形成凌汛黑龙江黄河长江 亚洲中部的高原和山地 以降水补给为主,受季风影响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界南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界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萨尔温江\恒河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源于青藏高原。西亚的河流源于亚美尼亚高原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以降水补给为主,受热带季风影响,水位变化很大。西亚的河流,流经干燥地区,水量不大,属于融雪和雨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 亚洲中部的高山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最小,是流经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非洲 尼罗河 东非高原,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 世界最长的河流(6600km),白尼罗河水量稳定,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夏季河水大增,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尼日尔河 西非高原 上、下游在热带雨林区,水量较大;中游在沙漠地带,水量较小扎伊尔河(刚果河) 赞比亚北部高原 大小支流都处在热带雨林区,水量大,富水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赞比西河 隆达-加丹加高原 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有季节变化欧洲 伏尔加河 东欧平原西部 欧洲最长,在俄罗斯水运中占重要地位莱茵河 阿尔卑斯山 开发较充分,两岸居民点和工业城市密集多瑙河 阿尔卑斯山 水力资源丰富,以铁门电站著名北美 圣劳伦斯河 安大略湖 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水位稳定密西西比河 美国北部 以春季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航运价值大,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南美 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 以降水补给为主,流域面积和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航运便利大洋洲 墨累河 大分水岭西侧 雨季河水暴涨,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研究河流的上、中、下游的河床特点与外力作用和地形的关系:上游:相对高度大,海拔高,以流水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中游:相对高度较大,海拔较高,以流水侵蚀和沉积为主,河谷呈U字形,下游:相对高度小,海拔低,以流水沉积为主,河谷呈勺子状,在下图中研究河流的名称、发源、河道特点、水文特点、航运价值、河流灾害8.世界的自然资源资源类型 世 界 分 布土地资源 1、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前6位。2、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①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②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③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乡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用地不断增多,大量侵占了耕地。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2、环境效益: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地等。草场资源 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代表树种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南美洲(代表树种纺锤树)和澳大利亚大陆(代表树种金合欢树);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3、世界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有:中、阿根廷、美、澳、新西兰、俄等。野生动植物 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原产于南美;南美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 1、主要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2、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铁矿 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洛林铁矿(法国)、基律纳铁矿(瑞典)和英国:奔宁山脉;美国:五大湖西部;印度:德干高原的东北部。煤 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美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石油天然气 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世界最大石油储藏区、生产区、出口区),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其他矿产 1、南非黄金(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1),民主刚果金刚石(产量世界第1),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沿岸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上升流处)。9、世界的人口(1)分布及原因: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自然条件恶劣,开发程度低(2)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产生--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5%以上,发展中国家40%左右。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10、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4)宗教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佛教 亚洲世界分区地理一.东亚的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多优良港湾。结合图,说明朝鲜半岛的地形特征东亚的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类型多样.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A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共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冬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B归纳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C分布界线: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准线;过度性季风38°N;海洋性季风40°N日本(将记忆内容标在图上)记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九州岛、四国岛、三湾一海、种子岛1 自然地理特征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山地为主,平原狭长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季风显著,海洋性强矿产贫乏,硫磺矿多人口稠密,面积狭小森林第一,水力优良①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2月;气温年日较差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雨量可达2000mm;西北沿海冬季多雪。②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2 经济地理特点1 评价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如果评价五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呢 )②工业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布局、人口分布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优美的环境、比较廉价的人力土地;环境污染较重)③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精耕细作,单产高。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东亚【经典问题引导】:1.日本工业发达,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高,为什么西北沿海地区酸雨危害严重2.台湾经济发展的条件评价3.分析日本地形多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二.东南亚记忆并画图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湄公河、湄南河、吉隆坡、雅加达自然地理环境十字路口,最大群岛;内陆老挝,马新咽喉地质超市,热带季风;山河相间,河谷VU红河元江,湄公澜沧;岛屿火山,雨林红壤冲积三角,土肥灌利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的影响利于下南洋、到南亚东非;降水少,出现旱季,农业生产、生活缺水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的影响利于上东亚;降水多,雨季,暴雨洪涝;多台风,出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雨季后利于农业播种经济人文地理1.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2.佛教景观: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泰国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3.企业化种植园(农业地域类型):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4.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其中泰国出口最多。5.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被称为“希望之岛”。【经典问题引导】:1.试分析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世界最大的自然原因?2.新加坡炼油和造船业,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业,三大工业部门发达的原因?炼油和造船业: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业::3.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对河流特点的影响?(提示:地形是河流之父,气候是河流之母)4.东南亚的风向是很容易犯错的地方。这一带海运便利,风力和洋流的季节变化是考察的重点。5.东南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出口国的变化。(稻米、天然橡胶)6.新加坡的新兴工业的区位优势(参考美国的“硅谷”区位优势)。三、南亚识记并画图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尼泊尔、马尔代夫、西高止山、东高止山自然地理特征南亚次大陆、左海右湾;北山地、中平原、南高原板块挤压、东南-西北;东北季风、高原阻挡;西南季风、移动形成;雨季6-9、旱涝灾害;强弱不定、变化加剧;两河河口、回归线上;印度巴基、荒漠塔尔;高原草原、人类形成;资源媒铁锰,产品棉麻茶;经济人文特点1.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2.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一半以上(1.73亿公顷),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3.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的地势平坦地区;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湿热环境;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4.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阿格拉(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经典问题引导】1、德干高原的主要地形特点?(总结高原地形特征:海拔、地形起伏、典型地理事物)海拔在500米左右,起伏和缓的古老高原2、北部山区水能丰富的原因,目前开发较少的原因?(解析:水能丰富:落差、水量;开发:自然和人为原因)起伏大,河流多,降水多,河流水量大;经济基础薄弱,工程量大。3、印度北部地区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中部平原最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南部沿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暴雨洪涝、干旱;飓风、风暴潮4、班加罗尔新兴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参考美国硅谷(位置、气候、交通、科技)5、简述印度气候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形成涝灾,降水变率大,降水少,形成旱灾6.评价印度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气候地形多样,利于多种作物种植。但由于降水集中于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四、中亚识记画图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伏尔加河、天山、帕米尔高原1 自然地理环境亚欧内部 水汽稀少丝绸之路 亚欧陆桥平原丘陵 东南为高温带大陆 卡拉沙漠锡尔阿姆 内流里湖草原荒漠 西风“天府”盐碱加剧 河湖短缩2 经济人文地理环境多民族区,伊斯兰教;耕地广大,牧场辽阔;乌兹别克,白金之国;煤铁油气,金属有色;采矿冶金,军事工业;进口轻工,木材独缺;中哈管道,利于两国;反恐上和,土库暂缺;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经典问题引导】:1、中亚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的关系(地形是河流之父)2、中亚的气候干旱,以之相适应的地形、植被、水文水系和地表环境及其土壤特点的连续性和相似性,中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方向经典高考:下题是一道非常经典的试题。举凡内陆环境和干旱环境,河流湖泊和土地资源的相关问题都可以从中寻找分析的方向和审题的要点★(04全国文综)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五.西亚北非记忆画图一湾、两洋、三洲、四峡、五海、开罗、利雅得、亚丁湾自然地理特征两洋三洲 五海四峡 高原为主 农业河谷 死海最低 红海扩张沙漠气候 石油地藏 北非摩洛 磷酸盐矿 七国无流 两河线上尼罗河水 季节落涨 青白两源 白冬青夏 荒漠植被 寒流加强经济人文地理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耶路撒冷 三教圣城; 石油宝库 大浅多好;好望欧洲 马六日本; 地苏航线 船舶浮沉; 游牧为主 安卡拉羊;河谷绿洲 棉花枣椰; 犹太国家 灌溉农业; 巴勒斯坦 亚非“陆桥”中东问题 领土石油; 水源宗教 外力插手; 埃及赠礼 油运侨旅水坝有弊 海岸后退; 尼罗河畔 灌溉施肥; 亚历山大 重要海港尼罗河长 世界第一【经典问题引导】:1.比较红海南北部盐度的高低,说明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2.分析索马里半岛荒漠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概述阿拉伯河的水文特点4. 位于30°N附近的伊朗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试简要分析原因?5. 方位记忆非阿拉伯国家的分布特点:6.读图,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埃及有哪些主要资源?说明亚历山大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说明埃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注意说明类试题的要求),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记忆画图维多利亚湖、乞力马扎罗山、四大高原、刚果盆地、四大河流自然地理环境高原为主 几内亚湾维多利亚 盆地凹陷刚果盆地 上升下切东非裂谷 断裂下陷最长地堑 河口死海悬崖火山 湖泊连串南部非洲 炎热干旱东非高原 地形草原回归线西 寒流荒漠马岛西部 热带草原地中海式 好望角南南非黄金 几内铝土赞比铜矿 尼日利亚 石油资源经济人文地理黑色非洲 初级矿产种族宗教 内乱不断三大问题 难以避免保护环境 提高生产提升素质 强化勾连(民族团结)债务沉重 国际助援【经典问题导引】1.非洲复习以气候为重点,东非高原的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雨林气候和西侧的草原气候,气候类型的南北对称性,气候和自然带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表现(南侧西部沙漠气候的南北带状延伸)。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关注的焦点。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3.(06 广东地理)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热草原气候区社会贫困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A)自然因素:①温度高,干、湿季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大;②河流径流变化大,不利于灌溉;③植被稀疏,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生态问题严峻,不适宜农耕;④干旱灾害严重,粮食缺乏,饥荒不断。B)人文因素方面: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口、环境、经济恶性循环);②(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经济基础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③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④债务负担沉重,教育落后,医疗条件差,疾病加重贫困。注意从本题分析理解一个地区贫困的综合原因?七.欧洲西部记忆画图: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卡特加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乌拉尔山脉,北海、巴伦支海、黑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比斯开湾、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基尔运河1.自然地理亚欧半岛、海岸曲折;平原为主、海拔三百;莱茵为界、西欧波德;冰川作用、峡湾湖泊,卑斯宽谷、波德起伏;西欧气候、海洋显著;不冻港口、暖流影响;中纬地区,多雨温和;盛行西风、北大暖流;平原地形、东西山脉;轮廓曲折,影响内陆;西有温海、东有大陆;自西往东,大陆增强;2.经济人文地理白色人种、人口负长;西部平原、城市带状;温带海洋、乳畜发达;伦敦巴黎、小麦生长;基尔运河、航运繁忙;莱茵第二、产品铁矿人文景观,鳞次节比;西欧旅游,天下第一;3.区域特点英国英国中部、煤铁复合;北海油田、经济复苏;西部乳畜,因迎风坡东部小麦、平原河谷;阿伯丁城、新兴工业; 奴隶贸易、成利物浦泰晤士河、伦敦雾都;南北暖流、渔业丰富。法国西欧最大,地形复杂;河流西北、东南为高;巴黎盆地、亚麻小麦;地中海区、盛产葡萄;里尔煤矿、洛林铁矿;核能发电、比重最高;塞纳河区,航运便利;四大优势、粮食出口;西南沿岸、园艺发达。德国德国地形、阶梯分布; 十字路口、南高北低; 南部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冰川地形;北部牧区、南部草地;中部兼利、土壤贫瘠;河流平稳、多瑙东去;公路铁路,航运便利;莱因鲁尔、源通市场;分布均衡,南北纵向;南部啤酒、北部海港;法兰克福、最大空港【经典问题引导】:1. 德国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2.英国东西部农业差异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东南部:种植业(大小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3.冰川对欧洲地形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4.欧洲乳畜业发达的原因?(自然---地形、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保鲜冷藏包装技术)。5.欧洲莱茵河三角洲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部门,试给予合理解释。(注意工业部门的类型)西部城市密集(有城市群)、海运条件便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多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区内市场狭小、对外经济联系方便(临海)。临近北海油田、邻近世界重要煤产地。靠近钢铁产地(鲁尔工业区)、科技力量雄厚。乳畜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6.油橄榄,不仅是地中海地区植物的代表,也成为地中海文化中的重要角色。7.地中海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长期处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下,常绿硬叶林经常退化成硬叶灌丛。八、欧洲东部和北亚识记东欧平原、西伯利亚、乌拉尔河、贝加尔湖、库尔斯克、库茨巴斯、秋明油田新西伯利亚、毕业了、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威、大陆桥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3600Km)、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1620m),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世界自然地理世界最大、地跨欧亚;叶尼塞河、地形分界、平原西部、东部复杂;冬季冷长、差异极大、东部季风、西南地中、自西往东、大陆增强;伏尔加长、贝加尔深、毕业了河、富含水能、不利航运、还有凌汛;库尔斯克、库兹巴斯、铁矿煤矿、一定分清、然气石油、巴库秋明;东欧顿河、亚麻小麦、甜菜葵薯、粮食大国;四大基地、各有分别。俄罗斯【经典问题引导】:1、俄罗斯鄂毕河中下游地区冻土广布的原因?(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凌汛2、俄罗斯气候自西向东大陆性越来越强的表现及原因?思路清理表现:气温越来越低,温差越来越大,降水越来越少。原因:西部地处西风带,平原地势低平、海路轮廓破碎,山脉东西走向、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越往东,地势越高(山地为主);北极寒冷气流受山地阻挡而集聚;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等。3、俄罗斯莫斯科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的特点及优越性?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加强市中心和郊区的联系,通过能力强,不易造成交通拥堵。九.美国记忆画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湾;三大地形区(剖面图):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芝、底、布),大西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主要农业带(小麦带、棉花带、乳畜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区)①波士顿②纽约③费城④华盛顿⑤新奥尔良⑥洛杉矶⑦旧金山⑧休斯顿⑨芝加哥⑩匹茨堡底特律布法罗自然地理特征地跨两洲、陆接三洋;兼热温寒、海港优良,落基山脉、板块接壤。东部低缓、中部平敞、西部群山,阻挡海洋;五大湖群,冰川涵养、密西西比、世界四长;苏必利尔、最大淡水;密歇根湖、美国独有温带大陆,中无阻挡、中部平原、大陆性强;西北东南、南来北往、寒潮飓风、影响宽广。海岸山脉、阻挡西风;两大气候、南北带状;山间高盆、地形闭塞、水汽难入、气候干旱。东部山地、季风越境、西有大雪、东因地形。哥伦比亚、水能丰富、海洋气候、因迎风坡经济人文地理特征白色人种、华人聚居、环境待遇、阳光迁移;农业发达、种植畜牧、麦豆玉米、出口首位、四化生产、五带划分;机电地化、小麦乳畜、棉花玉米、混合农区东北工业、湖南洋西、交水煤铁、汽车钢铁;南部工业、阳光优越、石油化学、航天基地;西部工业、阳光地区、飞机制造、电子电影;【经典问题引导】:1.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④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⑤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⑥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2.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从海陆位置;交通条件、(矿产、能源)资源条件、.消费市场、科技力量、f.劳动力、g.工农业基础、历史、政策等方面分析。(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3.五大湖地区的农业部门和地形气候的关系?4.从自然和资源条件分析,美国南北方向的运输比东西方向的运输发达的原因?5.墨西哥湾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界达40°N的原因?思维引导:环流、地形、洋流 答案:地形平坦,无东西走向的山地;冬夏季风可自由北上和南下;墨西哥湾暖流的增温增湿。6.北美东北部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乳畜业发达的气候原因)思维引导:太阳辐射、环流、地形 答案:纬度高,得到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势力强,寒冷;冬季风沿阿巴拉契亚西北坡上升,温度降低,湿度增加。7.美国五大湖传统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五大湖区及大西洋沿岸经济发达的区位优势?思维引导:东北五大湖区传统工业发达借鉴鲁尔区区位优势,五大湖区及大西洋沿岸经济发达要用工业区、工业带的区位分析方法来分析。两个分析还要看答题要求是说明要素、还是简要回答、还是分析回答,三者区别在于要素只回答名词如资源、市场等,简要回答不需要举例如煤矿资源丰富而不必回答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即不必用区域思维来组织语言),分析回答则必须具体到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丰富的水源。第一问说明要素:资源、交通、市场;主要区位因素:资源简要回答:煤铁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分析回答: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丰富的水源。铁路、公路、内河内湖航运及海运便利,工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二问:临海位置优越,铁路、公路、内河内湖航运及海运便利,煤铁水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力量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工农业基础好,欧洲殖民者最先开发。十.拉丁美洲记忆画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中美地峡;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圣地亚哥。自然地理特征两洋一海,南极板块、安第斯山、消亡边界;东部高原、中部平原;四大考点、低纬西岸、高原东南、南端东岸;1 亚马孙区、西高东低、低压控制、信风辐合、南北暖流、增温增湿;2 高原东南、信风暖流、地形使然;3 南端东侧、温带大陆,西风背风、沿岸寒流;4 低纬西岸,荒漠景观,信风背风、地形屏障、寒流沿岸、亚马逊河、水量最大;经济地理特点委内瑞拉、石油富足、墨银西铁、水力丰富;智利铜硝、秘鲁铜渔;潘帕斯草原、牛肉第一人种混血、西班牙语、人口城市、温和高原热带作物、初级经济、资源出口、石油工业;巴西咖啡、古巴蔗糖、中美香蕉、粮食玉米【经典问题引导】: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2.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3.智利首都利马(13°S,77°W)背山面海,几乎全年无雨,是世界著名的“无雨城”,每日晨昏,利马海边总会出现大量水雾,分析该地全年少雨,晨昏多雾的原因思维引导:位置、环流、地形、洋流位于低纬太平洋沿岸,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下沉气流和离岸风,降水少,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加之晨昏易出现逆温层,水汽不易上升,易出现大雾。十一.大洋洲记忆画图三大群岛、塔斯马尼亚岛、巴斯海峡、库克海峡、新几内亚岛大分水岭、墨累达令盆地、悉尼、堪培拉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地理特征最小大洲、干热气候; 三大群岛、四种岛屿;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珊瑚堆积、泥沙沉积;岛国瑙鲁、磷矿枯竭,图瓦卢国、举国民移澳大利亚地势三分、南北纵列、山地高原、中部盆地;气候干旱、呈半环状、东部气候、海洋影响;东北雨林、中部季风、东南海洋,西有地中荒漠景观、东西带状、副高信风、寒流影响、东部山岭、阻挡海洋袋鼠鸸鹋、鸭嘴兽群、古老独特、位置孤立,条件单一、缺少天敌资源煤铁、北部铀矿、羊背之国、矿车之国;盆地混合、草原放牧、人口城市、偏居东南【经典思路引导】1.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面积大,东西延伸的成因?综合思路: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区域思路:大陆轮廓东西宽、副高和信风控制、地形单一、大分水岭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寒流的降温减湿。2.新西兰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综合思路:地形、气候、植被、水源区域思路:山地丘陵、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水源充足3.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4.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5.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十二、南极洲、北极地区记忆画图:南极半岛、长城站、中山站南极洲自然地理特征位置最南、跨度最广;南极大陆、空间通畅;冰雪高原、海拔2000;干燥烈风、气候酷寒;三高之地、洋流“风壁”、臭氧空洞、9~11;煤铁淡水、原始环境;生物丰富,虾鲸豹企;长城圈外、中山圈里;南极条约、保护环境;北极地区自然地理位置最北、最小冷浅; 北极圈内、极夜散能、高度较小、极冰消融、冰雪反射夏季浮冰、常年冰盖;陆架辽阔、海岸曲折;石油然气、铁锰结核空中走廊、西北航道;北极黄河、中国科考;例3.(06 成都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4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一一黄河站(78,)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材料二 北极地区图(见图)。(1)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图中数字①~④中的 (填写数字代号)。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受 的影响。为了研究北极地区的大气状况,黄河站的科考人员释放了一个探空气球,该探空气球释放后最有可能飘向 方。夏半年黄河站会出现极昼现象,其持续时间大约为 。(选择填空)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3)图中A是 半岛,其西侧有许多幽深的峡湾,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4)图中B、C等国都属于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 的成员国,B、C等国农业均以畜牧业(含乳畜业)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解析】首先通过区域轮廓定位,通过B地附近的经线为0°,北极地区地球自传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通过③地的经线度数为90°E。④地和黄河站经纬度数相近,①地位于120°W②地位于150°E附近,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从纬度、环流、地形、洋流看,应该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盛行极地东风,探空气球释放后最有可能飘向西南,黄河站位于78°55 N,到66°34 N相差约12°20 ,出现极昼现象持续时间大约为12°20 ×2×3.7≈91天(太阳直射点移动1°,时间需要3.7天)。A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峡湾受冰川侵蚀的影响形成,BC两国都属于欧盟成员国,畜牧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温和多雨的气候。【答案】(1)④ 北大西洋暖流 西南 B (2)斯堪的纳维亚 冰川(侵蚀)(3)欧洲联盟(欧盟)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经典思路引导】1.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成因及影响。原因: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③极昼期间积雪海冰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④冰雪对太阳能的强反射作用。影响:①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②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夏季比冬季多)。⑶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⑷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⑸主要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2.南极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原因: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④洋流――南纬400――60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十三.区域比较 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形特征差异比较(1)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中部是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如图:(2)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是巴西高原。如图:(3)大洋洲三大地形区: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如图:(4)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地面冰雪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如图:例4 .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地形都有三大地形区,而南极洲地形单一,回答1-2题1.有关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三洲东部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洲东部地形都以山地为主 B.三洲东部地区都有丰富的煤矿资源C.三洲东部地区都常年受海风的影响 D.三洲东部地区地势起伏和缓,流水侵蚀作用典型2.关于四大洲地形对环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南美洲西部山地南北走向,海拔高,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局限于大洲的西部C.大洋洲西部高原海拔不高,有利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深入D.南极洲海拔高,冰雪覆盖,加剧了气候的严寒,是更加寒冷的主要原因。【解析】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三洲东部地形区都属于古生代褶皱和地台,降水丰富,风化和侵蚀作用典型,地表起伏和缓。北美东部、大洋洲大分水岭煤矿资源丰富,巴西高原铁锰资源丰富,三洲东部地区常年受海风影响的只有大分水岭,巴西高原还受低压控制,北美东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为陆风。1D 2B例5.(08 湖南12校联考)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都是世界地质历史上古老的高原。回答1-2题1.三大高原都是所在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它们都蕴藏着量大质优的A.煤矿 B.铁矿 C.铜矿 D.锡矿2.三大高原自然地理各具特色、其中巴西高原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热带雨林景观,这种自然景观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解析】1.三大高原都是所在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它们都蕴藏着量大质优的铁矿。2、巴西高原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热带雨林景观是由于信风经巴西暖流增温增湿后在巴西高原的迎风坡上升,降水增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的分异为非地带性分异 【答案】1 .B 2 .D全 品中考网 ( http: / / www. / )海平面ABC日本轮廓地图50°80°60°70°40°7495R2R1500200200200500200等高线(米)河湖山峰西亚北非轮廓图24°30°30°阿斯旺开罗埃及资源地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简图①④②③欧洲轮廓地图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莫斯科诺里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共青城海参威新西伯利亚伏尔加格勒ABCA欧洲工业区 B乌拉尔工业区 C新西伯利亚工业区①②③④⑤⑧⑨⑩1112⑥⑦美国地理简图(含城市)75°90°120°60°W南美地理简图墨尔本悉尼堪培拉珀斯达尔文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0°60°80°40°90°90°180°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图1北美洲沿40°N的剖面示意图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大平原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苏必利尔湖哈得孙湾SN密西西比河图2北美洲沿90°W的剖面示意图太平洋巴拉那河大西洋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图3南美洲沿23°26′S的剖面示意图图4南美洲沿60°W的剖面示意图图大西洋潘帕斯草原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圭亚那高原大西洋SN图5大洋洲沿23°26′S的剖面示意图图印度洋大堡礁维多利亚大沙漠澳大利亚大盆地大分水岭图6大洋洲沿140°E的剖面示意图图图印度洋墨累河新几内亚岛太平洋NS澳大利亚大盆地图7南极洲沿80°S的剖面示意图图图太平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横贯南极山南极高原文森峰文森峰图8 南极洲沿60°W-120°E的剖面示意图德雷克海峡长城站印度洋南极横贯南极山威尔克斯地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