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讲 地球与地球运动【知识体系构建】【核心要点突破】(2010·安徽卷文综第29-30题)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完成29~30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29.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30.此后一个月内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答案】29.B30.D【解析】29.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和图可以看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位于北半球,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了,高度角减小,影子向楼上移动;且太阳向西边移动,所以甲楼阴影将向东移动。所以选B。30.此后一个月,即12月22日,为冬至日。法国、广东省、云南省均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为南半球。所以AB不对;澳大利亚播种小麦的时间为3—5月,C不符合。所以选D。(2010·全国卷I第10,11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来源:21世纪教育网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答案】10.B11.C【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1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2010·浙江文综第6题)11.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解析: 本题是近几年来地球运动中命的最容易的题目。先读懂冬夏至日正午太阳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说明该地在0°—23.5°纬度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口算: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2°,依次类推就行。(2010·山东卷文综第4题)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来源:21世纪教育网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以中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分界线,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选项A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当地的昼长与北纬20°左右的海口市的白昼要长一些,选项B正确。【高考真题探究】(10年天津卷文综第1题) 读图1,回答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时的计算,着眼点为经度判断。当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的时刻,美国纽约位于西5区,时间为4月30日7时,新加坡位于东7区,时间为4月30日19时,伦敦位于中时区,时间为4月30日12时,巴西利亚位于西3区,时间为4月30日9时,故正确答案为C。2.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着眼点为纬度判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接近90度,故A错。巴西利亚位于南纬15度,一年有两次最大值90度,时间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和冬至到春分之间,夏至日为最小值,故B错。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但不能为零,因为冬至日时北极圈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正好为0度。纽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最大,故D对。(2010·全国卷2文综第9-11题)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 19时10.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30日 B.10月1日~10日 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解析】: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由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选9题应该选D;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10题选C;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10月2日以后。故11选题选B。【专题模拟演练】一 选择题2010年冬季奥运会于2月12日至28日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西八区)举行。回答:1.(2010·北京崇文一模)在当地时间2月14日16时30分开始进行的双人混合花样滑冰的比赛中,中国三对选手 表现出色。北京电视台开始现场转播此次比赛的时间是( )A.14日18时30分 B.15日0时30分C.14日23时30分 D.15日8时30分(2010·北京海淀二模)读图2,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2、3题。21世纪教育网2.对图2中地理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D.甲地盛行西北风3.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4.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 B.9时8分 C.10时28分 D.11时18分5.下图所示季节,一位俄罗斯专家在e地看到日落正西方,之后1小时下列各地发生的现象是A.a——日光直射 B.b——夕阳西下C.c——旭日东升 D.d——午阳低垂图5为某地6月9日和6月22 日两天太阳视运动的投影方位示意图,回答10—11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位于B处时,地方时大于12时B.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太阳投影位于A处和B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经度不同D.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物体影长为零7.如若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地处热带雨林自然带动 B.流经该地区的洋流为暖流C.该地冬季盛行西风 D.该地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2010·浙江模拟)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5~6题。8.当a、C两线夹角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和杭州昼夜等长B.天山上的雪线升到一年中的最大高度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9.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C10.某游客利用春节假期到澳大利亚东部旅游,关于该时段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B.首都堪培拉的昼比北京长C.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D.悉尼(151°E)正实行夏时制,即东十区的区时减一小时(2011·海南月考)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据此回答11~12题。 11.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慢时期 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 C.北京昼长大于上海 D.北半球物体正午影长达到最长12.此时,我国汕头市的昼长约为A.10小时40分钟 B.12小时 C.12小时 20分钟 D.12小时 40分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11~12.解析: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则靠近180°的经线为160°E,进一步判读此图为南极点俯视图,此日期为冬至日。第11题,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时期,中山站有极昼现象,北京昼长小于上海,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时,物体正午影长达到最长。第12题,由图可计算出南回归线上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钟,与北回归线的夜长相等,则汕头的昼长约为10小时40分钟。 答案:11.D 12.A二 非选择题13、(2010·巢湖一模)下图A和图B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2分)(2)此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合肥的昼长约为 。(4分)(3)图中Q地位于合肥的 方向。(2分)(4)图示季节,是我国去___________(填字母)科学考察最佳时期。(2分)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14 (2010·杭州五月模拟)下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分)(2)图中A地位于C地 方向(2分)。此刻,北京时间为 ;(2分)(3)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2分)(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飞行时间是 小时(2分),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 方向。(2分)(14分)【答案】一 选择题1-5DBCBD 6-10DDCCB 11-12 DA二,非选择题13、 (10分)(1)(20 N ,139 W) (2分)(2)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2分) 13小时52分钟(2分)21世纪教育网(3)东南(2分)(4)C(2分)。14 (1)200S,72.50E(4分)(2)西南(2分),15:10(2分) 200W-100W,1550E-1600E(2分)(3)6小时(2分),东南(2分)【备课资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阅读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10日上午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美国铱星33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卫星在太空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千米),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卫星相撞事故。材料二 “铱星33与宇宙-2251号卫星相撞示意图”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夜,乙可能为昼B.甲可能为昼,乙可能为夜C.甲可能为11日,乙可能为10日D.甲可能为10日,乙可能为11日2.卫星相撞后,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导致卫星通讯暂时中断B.导致GPS接收机失灵C.产生大量太空垃圾威胁航天安全D.引发人类抢占宇宙空间资源的热潮【解析】1选B,2选C。第1题,从北京时间与美国东部时间判断,此时美国东部为昼,我国为夜,同时从日期来看(1月10日),此时北极地区应为极夜现象;根据时间可推知,此时大约东8区~东12区进入11日,因此阴影和非阴影不可能为日期分界。第2题,卫星相撞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碎片,威胁航天安全。A、B两项是太阳活动影响的结果。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3~5题。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C.12时25分 D.13时25分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 020千米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解析】3选C,4选C,5选D。第3题,中山站位于76°22′40″E,即东5区,昆仑站建站时间为中山站时间21世纪教育网9时25分,则北京时间为9时25分+3小时=12时25分。第4题,昆仑站和中山站经度接近,纬度相差约11°,则两站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1°×111千米=1 221千米。第5题,结合昆仑站的纬度80°25′01″S,该地应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气流下沉,年均风力较小,由于昆仑站海拔很高,因而气压可能低于中山站。下图中O点为北极点,EF是昏线,OG是某一日期界线,∠HOG=45°,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A.135°W B.135°EC.45°W D.45°E7.此时完全处于夜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C.南美洲 D.欧洲【解析】6选D,7选A。第6题,根据O点为北极点,EF是昏线可知,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3°26′N,OG为180°经线,另一条日期界线为OF所在经线,其经度应为45°E。第7题,赤道上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从可排除B、C两项,欧洲北部有极昼现象,也不符合题意。如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此回答8~10题。8.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50°W),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国际标准时间为( )A.2时 B.6时C.18时 D.22时9.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3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B点为 A点通过地心的对称点,则B点的纬度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70°N 70° B.20°S 20°C.20°N 20° D.70°S 70°10.若A点为中山站(69°22′S,76°23′E,),地方时为12时,则下列描述与题设条件最符合的是(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解析】8选D,9选D,10选C。第8题,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点附近为极夜,150°W此时为12时,国际标准时间=12+150°/15°=22时。第9题,由题意知,B点与A点为对点,则B点纬度应为70°S;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70°N以北为极昼,可知太阳直射20°N,则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0°)=70°。第10题,由题意可知此时69°22′S以南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0°38 ′N,此时应为5月末或7月初。A项为对清明节的描述,发生在4月,B项为对中秋的描述,发生在8月(农历),D项为对重阳节的描述,发生在9月(农历)。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读图6(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17分)(1)此时为_____月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2分)(3)此时,_____经线和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4分)(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分)(5)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3分)( )A.长江入海口处水温较低B.墨累—达令盆地的人们正在收割小麦21世纪教育网C.开普敦和上海均处于多雨季节D.南疆正在收摘棉花【解析】ABC为昏线,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点地方时为18时,即90°W为18时,180°经线为12时,120°E为12时-4时=8时。0°经线为0时,此时180°经线和0°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绘光照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与太阳直射经线正相对的经线与极圈的相交点和晨昏线相切。此时北半球为夏至,长江入海口处水温较高,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正处于生长期,开普敦和上海均处于多雨季节,南疆棉花秋季收摘。答案:(1)6 22 (23°26′N,180°)(2)8 (3)180° 0° (4)略 (5)C21世纪教育网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分)材料一 2009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材料二 几个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______,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_____。(4分)(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伦敦的珍妮观察到太阳方位与下图大致相符的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5分)(5)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8分)【解析】第(1)题,新西兰和斐济在东12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二地存在4个小时的时差,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30分-4小时=16时30分;最接近正午的城市与惠灵顿经度应相差127.5°,且在惠灵顿西侧,故莫斯科最接近。第(2)题,5个城市中,莫斯科在大陆内部,雅典在欧洲南部,地中海岸边;伦敦终年温和湿润,而雅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气候特征不一致;雅典和惠灵顿纬度数相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莫斯科比旧金山纬度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比旧金山大。第(3)题,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伦敦正值当地时间早上8:30,此时的太阳方位大致与①点相符。第(4)题,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3月28日昼夜等长的点应在赤道上,赤道上属于昼半球的范围为 ,求二者的交集即可。第(5)题,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答案:(1)16时30分 莫斯科 (2)C (3)A(4)(5)全球气候变暖。合肥市117 E32 NB白昼黑夜A70 S139 WPQ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