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课件28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课件28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新知导入
丝绸之路风貌特产
新知讲解
篇章一——重现:丝路何其遥远
新知讲解
西域指的是哪里?
篇章一——重现:丝路何其遥远
新知讲解
张骞通西域
张骞去西域留下了什么?(意义 )
《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篇章一——重现:丝路何其遥远
新知讲解
路途遥远,没有向导,迷路、饥饿、死亡的危险时刻存在着。 大漠、戈壁,自然条件艰苦,土匪,匈奴的拦截和常年扣押,时时有杀身之险,食物短缺,(还有野兽威胁。 )
篇章一——重现:丝路何其遥远
新知讲解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班超经营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史料:“(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有人认为,长城在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路通畅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
同意第二种观点,长城对于汉朝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通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史料:“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
这则史料说明丝路得以通畅有什么原因?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小组探究:
(1 )丝路通畅的历史条件是么?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条件:1、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2、西汉时大一统局面出现,社会较为稳定,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特别是丝织业有很大发展。
3、西域都护的设立,保护着商旅的往来。
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汉朝的兴盛。
价值和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 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 以利用。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从以下两则材料,谈谈张骞通西域后,对中原与西域、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影响?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罗马四处征战劫掠金银,从各国商人手中购买丝绸。丝绸,将中国和罗马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波斯、阿拉伯、印度人成了东西中间商,中亚和西亚成为各种文明交汇处,促进了绿洲城市繁荣……丝路商贸使游牧民族得以出售草原特产,向过往商队征税,以购买谷物、武器、铁器、织品和其他各种奢侈品。
——《丝绸之路 ----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丝路之物
丝路之人
丝路文化
丝路精神
商人
丝路情谊
贸易品
物种
军人
僧人
宗教
科技
艺术
文明对话
共同经营
民族情谊
一脉相承
精神遗产
.....
篇章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新知讲解
篇章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
内容: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
新知讲解
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从邮政的内容方面说,《驿使图》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如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等,它是我国古代邮政制度活生生的物证。
从邮政的意义来说,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的交流,而《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代表的丝绸之路上。
篇章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新知讲解
篇章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河西地区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
新知讲解
篇章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新知讲解
篇章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从邮政的内容方面说,《驿使图》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如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简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等,它是我国古代邮政制度活生生的物证。
从邮政的意义来说,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的交流,而《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代表的丝绸之路上。
提取以上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及对“丝路何以通畅”问题探讨的成果,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新知讲解
篇章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
敦煌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
龟兹(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新知讲解
篇章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有市列,疏勒城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 ——《汉书·西域传》
解读:根据张骞提供的资料而撰成的《汉书·西域传》中,整个天山南北西域36国中,只有“疏勒国”条文内,赫然记载着“有市列”这样的话,当时疏勒城市场上会有很多的畅销热货,当然首推帛、锦、绮、缎之类的中原丝织品,其次多有月氏细毡;大秦琉璃、安息香料、罽宾麻布、大宛骏马、于阗玉石与龟兹铁器;还有本地自产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新知讲解
篇章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新知讲解
篇章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
【目前所知我国西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一处洞窟】 喀什三仙洞开凿在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的半山腰上,河岸距峭壁底端有10米,再到半山腰间的洞口又有1 3米左右,峭壁立面陡直,不借助工具很难爬进洞里。 洞窟开凿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目前3个洞窟仅有东洞遗存丰富,该洞窟四壁绘满了大小不同的各种佛像,还残存70多尊佛画像。

新知讲解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
篇章五——新时代的丝路
新知讲解
篇章五——新时代的丝路
板书设计
探寻丝绸之路
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
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
(长城、军事、官府、民族关系)
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寻访:汉代丝路古镇:龟兹、敦煌、楼兰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课堂练习
1.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他们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一条贯穿东西的商路,这条商路获得的美称是( )
A. 商业之路 B. 瓷器之路 C. 丝绸之路 D. 石油之
C
2.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B
课堂练习
3.既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的城市( )
A. 敦煌 B. 武威 C. 龟兹 D. 楼兰
C
4.“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杭州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学教目标】
1.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 。
难点: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增强忧患意识。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丝绸之路在 时期开辟的。它从 出发,经 走廊 (今地区),最终到达 。
2.丝绸之路不但使 和 牢固连在一起,而且对中西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地说,它是 、 重要通道。
3.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 ,管理天山南北事务。还在河西地区大规模 。
4.汉武帝时期,派 、 去攻打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中原对抗。西汉除了大力构筑 外,不沿线构筑军事设施。
5.汉代丝绸之路古镇 ,是古代西域 诸国中的大国。汉唐时期曾设 和直接管理西域。 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 探
材料一:“(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材料二:“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 )丝路通畅的历史条件是么?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探究二: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以下两则材料,谈谈张骞通西域后,对中原与西域、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影响?





探究三: 结合上面表格讨论: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练习巩固
1. 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 ?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 ?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修建都江堰 B.修筑长城 C.开辟丝绸之路 D.开通大运河
3.公元前后,在丝绸之路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
A.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B.西周王朝和罗马共和国
C.大汉帝国和古代希腊????D.东周王朝和雅典
4. 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5.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6.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  ,管理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
A.驻藏大臣   B.理藩院 C.伊犁将军 D.西域都护
7.2有学者认为:“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我国丝绸大量外销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8.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
A.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B.绒锦、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D.黄道婆改进制造技术
9.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长安????B.洛阳????C.成都????D.杭州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商易货和文明交流之路
①香料、药物、象牙、玛瑙: ▲
②佛经、良马、核桃、葡萄: ▲
(1)上述物品主要通过我国古代哪条交流之路传入中国?(2分)

?材料二:张骞,汉中人也。……汉方欲事灭胡,……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
(2)“然骞凿空(西域)”描述了哪一史实???

???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1.西流 长安 河西 新疆 古罗马 2.西域 中原 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 3.西域都护府 屯田开垦 4.卫青。霍去病 河西长城 5.龟兹 西域都护府 安息都护府 龟兹
二、1. 条件: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西汉时大一统局面出现,社会较为稳定,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特别是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西域都护的设立,保护着商旅的往来。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汉朝的兴盛。价值和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 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 以利用。
2.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 (1)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3)人民负担加重。
三、
1.B 2.C 3.A 4.C 5.B 6.D 7.B 8.C 9.C
四、(1)郑和下西洋;古丝绸之路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3)①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