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11届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二区域地理第二讲 世界的气候[学习目标] (☆为重难点)1、区别天气与气候.☆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简单成因。3、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判断主要气候类型以及分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特点的方法。[知识内容和问题设计]题目I:1、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双项) ( )A级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冬寒夏热 D.狂风暴雨2、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是( )A级A.太阳辐射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3、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特征最主要的差异在于( )A级A.气温的年较差 B.年平均气温C.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D.降水集中季节不同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皆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B级A. 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5.关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表述正确的是( )C级A.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B.南半球海洋性气候的气温最低月是8月C.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D.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正是其太阳辐射最弱月题目II:6.对照地图册P12,将气候类型分布图一①至⑩的气候名称填出来并注明有几大洲分布该种气候类型。B级: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及其各地气候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气 气候因子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候 气 : 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的 候 :在生产、生活中对气候产生影响形 的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成 形 不同纬度:低纬度- ;高纬度-和 成 气候类型 分析不同气候 气温 相同纬度:下垫面:大陆性比海洋性温差变 类型气温和 特点 洋流:暖流- ;寒流-化 降水特点 赤道:全年降水 北(南)回归线-30°N(S)附近:常年特点 大陆西岸:300-400- ;400-600-大陆东岸:大陆内部:终年两极地区:全年1、 天气与气候1、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期内大气的冷暖、干湿、风雨、阴晴等物理状况。它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天气是气候的表现,时刻会变化。2、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它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气候是天气的综合,是稳定的。1、 主要气象要素——气温及降水1、 气温分布特点(1) 一般说来,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 气温日年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分别迟一个月;南半球反之。(3)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所以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4)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0 C。(5) 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2、 降水的类型降水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 赤道及其两侧,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地形雨 暖热空气移动时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雨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2、 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造成高低纬度热量的差异,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主要原因。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海陆之间热量与水汽的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不同。3、地面状况(下垫面):地面是对流层中热量与水汽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1)地面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地表获得太阳热量不同;(2)海陆分布不同,海陆热容量与传热方式不同,造成相同纬度上的水热状况不同,如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差异;(3)地表形态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不同,造成水热状况不同;(4)洋流性质不同,热能的输送和交换也不同,暖流增温加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对气候产生影响(1)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引起地面热量和水汽发生变化,使局部地区降水有所增加,气温的变化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气候恶化。(2)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作用、热岛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排放出的氯氟烃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排放出尘埃会削弱太阳辐射导致气温降低。(3)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降雨量、雾和低云增多。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1、世界各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以亚、非、欧为基础)及各自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分布表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25°大陆内部、大陆东岸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交替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夏热冬寒,干旱少雨寒带极地气候 极圈内部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以亚、非、欧为基础)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极地冰原气候(全年少雨区)极地苔原气候(全年少雨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少雨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区)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区)题目III: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7~8题。7.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C级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8.如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C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右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读图完成9-11题。9.该地的气候类型是C级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0.影响气温线曲线a、b部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级A.正午太阳高度角 B.寒流C.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 D.海陆位置11.中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B级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受赤道低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气候 D.西南季风带来充沛降水12.右图是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a、b、c、d气候类型分别是C级A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B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C a. 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D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下图是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C级13、四地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别是 、 B级14、对图中气候类型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A地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炎热干燥 B.B地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C.C地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D.D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均匀右图为我国某地年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比例尺:二千万分之一),读图完成15—16题。15.等温线M的气温可能是C级A.-2℃ B.0℃ C.2℃ D.4℃16.从图中看,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C级A.平原 B.盆地 C.山峰 D.丘陵5、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必须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一般步骤是:1、“先看南北”: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如下表:南、北半球最高、最低气温月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 7月~8月 1月~2月 峰型(凸型)或谷型(凹型)南半球 1月~2月 7月~8月 谷型(凹型)或峰型(凸型)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最热月均温<10℃为亚寒带和寒带。 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根据年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的方法气候类型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寒带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降水量(mm) >2000 750~1000 1500~2000 <125 >1000 300~1000 500~600 700~1000 <400 <250季节分配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4、“准确概括”:如月均温在200C以上称高温;月均温在100C—200C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0C—100C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0C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等。降水一般使用“多雨”、“湿润”、“少雨”、“干燥”等描述。一地的气温、降水特征的组合即为该地气候特征,如“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等。[巩固作业]一、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右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1-3题。1.年温差最大的两组气候类型是 C级A.①⑥ B.④⑤C.④⑥ D.⑥⑦2.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正确的为C级A.①是热带雨林气候 B.④是地中海气候C.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②是热带季风气候3.反映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性的气候类型是C级A.① B.④ C.⑤ D.⑥4.形成气候的主要因子 B级A.太阳辐射和地面状况 B.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C.锋面 D.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读右图“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判断5-6题:5.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B级A.甲地纬度低 B.乙地距海近,云雨量多C.甲地距海远,降水少 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6.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有利影响有B级A.复种指数高 B.小麦颗粒饱满C.瓜果甜度高 D.水稻种植面积广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选择题答案栏: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60分)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C级(1)图甲所示地区位于 (南、北)半球,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2)图乙所示气候的特点是 ;其分布的规律是 。(3)图丙表示 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4)造成乙、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形成因子是 。12.读右图回答: B级(1)①为 半球的 气候。(2)②为 半球的 气候,气候特点是 。(3)③为 气候,分布在 两侧,气候特点是 。(4)④为 气候, 地区面积高广、最典型,气候特点为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