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导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主备人:程显栋 审核:尹金柱 督办: 时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学习重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读地图册P2-3,阅读课本P19,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按我国划分的温度带是
属于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
2.海陆位置:南部: 平原 物产
西北: 高原
西部: 高原 基地
东部:面向 海 虽然北京(是 ,不是)沿海城市,但直线距离海洋仅为 千米
3.相对位置: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合作探究】
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8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展示交流】
今天下午3时,中国气象局将发布2007年春季沙尘暴趋势预测。根据该预测显示,今春北京的平均沙尘暴天气日数可能为10至14天,比常年同期略偏少,但不排除出现强沙尘暴的可能性。
a) 材料提到北京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是
b) 北京发生这种天气现象的时间主要在: 季,为什么?
【达标拓展】
(1)北京位于 平原北部边缘。该平原是我国第 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 和 。
(2)北京属典型的 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 。
(3)北京的地势表现为 高, 低。 、 、 三面环山,东南方向是 平原。(4)北京的地理坐标是 , 。
(4)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是河北省的一部分。( )
(5)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 )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 )
(7)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
(8)“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
(9)北京西隔 山就到 高原( )
A.太行山 内蒙古高原 B.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C.太行山 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 黄土高原
(10)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钢铁工业中心 B. 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教学)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学习重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北京市区中心有世界名城中最大的 广场,其西侧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是 全国的 中心
2.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 和科研院所 其附近形成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还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2008年 已确定由北京承办。
3.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   多年前,这里已形成聚落中心,称为   ,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金、   、   、   、   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
4.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   两代,建筑排列呈   状,城市格局呈“   ”字轴线形。
5.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   、   、   、   等先后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息浓厚的民族瑰宝,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
6.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在 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 ,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 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合作探究】
1.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3..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4.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5.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                 
                                
6. 说说你所了解的北京的名胜古迹。                 
                                
【交流展示】
阅读课文及图6.11,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达标拓展】
(1)北京建城的历史已有 年,最早称为 。先后有 、 、 、 各代在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的格局形成于 , 两代,成 形。在这之前,旧城城区曾几度变迁,引起变迁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3)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
(4)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北京的今天毫无影响。( )
(5)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 )
(6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
(7)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是( )
【(教学)学习反思】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学习重难点:理解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阅读教材P27-29页,结合读图,完成相关内容。
1、 位置: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口东、西两侧(东侧为________,西侧为________),与________省相邻。
2、 组成: a、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澳门:_________、_________岛、_________岛。
3、人口与面积:
a、香港:面积为1098平方千米,人口为666.5万人。
b、澳门:面积为25.4平方千米,人口为43.8万人。
特点:_______________
4、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下地”指__________________
5制度:__________主义制度
【合作探究】
材料1:港澳与世界其他城市人口密度比较(2000年)
城市 香港 澳门 株洲 新加坡
人口数量(万人) 666.5 43.8 358.2 280
面 积(平方千米) 1098 25.4 11262 699.4
人 口 密 度(人/平方千米) 6070 17244 318 3890
1、 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2、 特区政府是如何解决人地矛盾的?
3、 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保留着大量绿地。你认为城市绿地的作用有哪些?
【展示交流】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1、 产业构成(第三产业):香港—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旅游;
澳门—_____________业。
2、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则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口贸易。
3、香港的经济类型属于 ,它是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之间的经济合作模式是 。
【达标拓展】
1、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2、下列有关香港、澳门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B.地处中国大陆的西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C.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西省相邻
D.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长江口南、北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3、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 ]
4、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 B.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5、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9年7月1日回归祖国
6、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7、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
B.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C.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这里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
D.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和金融中心
8、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A.玉兰花 B.紫荆花 C.莲 D.玫瑰花 [ ]
9.香港的主导产业是 A.制造业 B.对外贸易 C.旅游业 D. 赌博业 [ ]
10.被称为“购物者天堂”的城市是 A.上海 B.杭州 C.香港 D.澳门 [ ]
11.香港比澳门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香港比澳门面积大,人口多 B.香港有深水港,港口条件优于澳门
C.香港的自然资源比澳门丰富 D.香港有铁路与广州相通,澳门没有
12、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__ 特别行政区; ② ____ 特别行政区
③ ___ 经济特区; ④__ 经济特区;
⑤ __省; ⑥ __ (铁路线);
⑦ (海)。
【(教学)学习反思】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举例说明台湾岛丰富的物产。
学习重难点: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阅读课本37页—38页文字内容和读图6.22 台湾省,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包括 、 、 等岛,面积是 平方千米,人口 多万。
2、台湾北临 海,东临 ,南临 ,西隔 与福建省相望。
1、台湾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有我国东部最高峰 ,有景色迷人的 等。
2、台湾岛 、 和 资源丰富,被誉为 。
3、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是“蓬莱米”,所以台湾有“海上米仓”之称;盛产甘蔗,蔗糖
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 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 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
林,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所以有 的美誉和 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
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 之称。
【合作探究】
看课本42页了解台湾经济,完成下列填空:
从图6.28可以看出,台湾的出口贸易结构中呈下降趋势的是 、 , 。
呈上升趋势,从而台湾的经济形成了“ -- -- ”型经济或是叫出口导向型经济,从6.27图中总结出其原因是 、 、 、 。
【交流展示】
根据课本,小组合作读图做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省 B 岛屿 C 城市
D 城市 E 湖泊
(2)图中有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它是
(3)台湾岛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东、西)
部沿海地区。
【达标拓展】
1、近几年,每年都有很多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各地探亲,这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的
A. 历史关系 B. 血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文化关系
2、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
3、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经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因素
4、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森林资源贫乏 D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5、台湾素有“东方甜岛”之称,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种植
A甜菜 B甘蔗 C哈密瓜 D葡萄
6、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从北部穿过 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人口多分布在岛东侧的太平洋沿岸 D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教学)学习反思】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 新疆是我国面积________的省,这里的少数民族以________为主。
2、 我国地势呈_________分布,新疆位于地势________级阶,地形以_____和______
为主。
3、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_______。
4、 新疆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a) 位置:位于我国______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b) 地形:三山夹两盆(_______山、_______盆地、_______山、_______盆地、_______山)。
c) 民族:以_______(少数民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
d) 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_________的省级行政
e) 气候:非季风区,深居内陆,_________气候,降水少,干旱。
f) 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河
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
5、植被:_______为主
6、绿洲: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合作交流】读新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地形的突出特点是
(2)写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盆地②
邻国③
(3)我国最大内流河④
(4)我国最大的沙漠⑤
2、由于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新疆降水________,气候极为_______,当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
3、在盆地边缘的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分布着_______,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这里,而盆地内部大部分地区因干_________。
4、新疆夏季______,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种植。在绿洲地区发展了_______
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________、
_______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特色农产品。
5、本省气候干旱,在山麓地带有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名称叫 ,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
6、新疆_______、_______丰富,__________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问题。
【展示交流】
读“西气东输工程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盆地的天然气输往 地区
(2)你认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4)“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5)除西气东输工程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工程
【重点知识梳理】
一、农业
1、优势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瓜果着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施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2、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
4、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农产品的深加工、葡萄沟的品牌效应、农业的产业化。
5、农业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缺少水资源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辽阔等
在水源丰富的绿洲,人们利用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基于当地水热条件,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新疆特色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
有利于瓜果着色的原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
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原因: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
二、能源丰富
1、预测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的陆地总量的三分之一。
2、西气东输
(1)对西部的好处:①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②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③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2)对东部的好处:①缓解东部的能源短缺;②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用
三、可持续发展
1、水资源问题
(1)利用先进技术,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
(2)大力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如跨流域调水、水库等
(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4)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的作物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开发问题:开发过程中注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达标拓展】
一、快乐选择
1.“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改善最明显的是[ ]
A.酸雨的减少 B.沙尘的减少 C.水土流失的减少 D.泥石流的减少
2.“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为 [ ]
A.西安-北京 B.三峡-上海 C.新疆-上海 D.拉萨-昆明
3.“西气东输”的起点是 [ ]
A.克拉玛依  B.玉门     C.乌鲁木齐  D.轮南
4.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
A.建设矿产资源基地 B.加快铁路建设 C.发展高新技术 D.重建生态环境
5.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 ]
A.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B.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分积累多
C.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6.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7. 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8.新疆著名的红色系列产品是 [ ]
A.西红柿、辣椒、红柿子 B.西红柿、石榴、辣椒
C.西红柿、石榴、构杞 D.西红柿、葡萄、辣椒
9、修建了独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地区是 [ ]
A、内蒙古地区 B、新疆地区 C、甘肃西北地区 D、宁夏北部地区
1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
11.新疆最主要的农业基地分布在 [ ]
A.盆地内部 B.戈壁滩 C.沙漠 D.绿洲
12.新疆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能源主要是指: [ ]
A.太阳能 B.石油、天然气 C.水能 D.煤炭
1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 B.会缓解东部地区如安徽、上海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该工程西起新疆,东到上海 D.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14.下列不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玉米、高粱 B.棉花、甜菜 C.小麦、瓜果 D.水稻、甘蔗
15.下列省份不与新疆为邻的是: [ ]
A.西藏自治 B.青海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甘肃省
16.“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越的地形区是: [ ]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7.西气东输的起点位于的地形区是 [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8.决定新疆绿洲分布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9.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的,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主要分布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地区 B.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形平坦,修路条件好
C.塔里木盆地边缘气候条件好,是新疆主要的农耕区
D.交通线修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可以节省运输距离
20.坎儿井中的暗渠,其目的是 [ ]
A.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 B.可以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
C.便于输送高山冰川融水 D.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21、下列不反映新疆干旱这一自然特征的是 [ ]
A、多沙漠、戈壁 B、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C、农村、城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 D、矿产资源很丰富
22、关于新疆人口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呈点状分布 B、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的绿洲
C、盆地中部比较平坦的地方 D、分布在交通线路或河流的旁边
23、关于新疆的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疆是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B、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C、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是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D、新疆的各种农产品产量都很大
24、新疆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 B、河流水 C、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5、新疆的绿洲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合理
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 ]
A、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引水坎儿井灌溉工程 B、搞跨流域调水,修建大型水库
C、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运用先进的打井技术,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
26、新疆境内的地形是________和_______相间分布。 [ ]
A、高原 山地 B、高原 盆地 C、高山 盆地 D、高山 平原
27、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 [ ]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8、“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是指 [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新疆
二、小试身手
1、 [读“新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_______市 ,E.________市,H.________油田
G.________油田,C.________河,D.________山脉
B.________盆地,盛产_______(水果)
(2)写出国家或省名
①__________(国家),②__________(国家),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色农产品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⑥_________线,是第二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⑦_________山口。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是“______________”工程示意图。
(2)此工程起点___________(省区),向东终点在__________市。
(3)新疆地区,尤其是_____________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