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4 全球气候变化编制人:杨丽红 赵延涛 审核人:鞠玉明 审批人:【使用说明】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2.能够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掌握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内容及要求:自主预习课本P46—50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10分钟)1.明确气候变化的表现及地质历史时期、近代时期的时间尺度(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并记住)2.全球气温升高,那么地球上每一时间段每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吗?举例说明3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4.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后果及表现 成因海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没 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地增温,冰川融化农业变化 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 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高纬度国家农作物有可能增加 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发生径流减少 蒸发加强二.合作探究 (10分钟)(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1.完成课本P46及P47的读图思考(写在课本上)2.我国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提示:可从地区、季节等方面分析)3.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①改变能源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植树种草,减少植被破坏,防止森林火灾.④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①植树造林 ②采用固碳技术(是指把燃料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3)适应气候变化①培育新品种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建防护堤坝三.当堂检测(5分钟)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B 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 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 从季节来看,我国夏季增温最明显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下图2-5-9“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2~4题。2.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3.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A 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 黄赤交角的变化C 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D 人类不断破坏森林4.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雪线上升 B 暖冬频繁 C 海平面下降 D 河流水灾5.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山地0°C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B 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 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 海平面将上升10~95cm6.下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D 全球大量消减工业生产规模知识拓展1.热岛效应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大量地消耗能源,除了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量,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C~3°C,甚至更多。这使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原因:由于城市中心和郊区存在温差,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便向中心区辐合补充。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到达一定高度便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2.雨岛效应城市的烟尘远远多于郊区,城市大气中能凝结成雨滴的凝结核远比郊区多,使城市更容易成云致雨。“热岛效应”加剧了空气的对流运动,使城市上空容易形成阵雨,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物,阻碍移动的空气前进,产生和加剧空气的上升运动,增加城市雨量,高大的建筑物甚至能使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静止锋等停顿下来,延长下雨时间。城市的雨量不仅比郊区多,而且暴雨也多于郊区,称为“雨岛效应”。3.阳伞效应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称为“阳伞效应”。原因:由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结核,使云量、降水量、雾的频率增多,对地表亦起冷却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宛如阳伞遮挡太阳辐射而使地面温度降低,因此而得名。问题研究答案资料分析11.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是由市中心向郊区气温逐渐降低。资料分析21.(1)城区人工建筑物较多,改变了城市的自然下垫面,绿地、水体等自然下垫面相应减少,造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升高,吸收率降低;(2)城市大气污染相对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效应的影响;(3)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人工热源的影响。2.可从城市下垫面的改造和人为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等方面考虑。资料分析32.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风一般由郊区吹向市中心,这样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另外在城市中心区,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空气中又有较多的粉尘等凝结核,因此云量比郊区多,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较多,就有可能通过成雨过程成为酸雨降落。3.主要是采取措施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如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水体面积、通过建筑物的规划和布局来增加空气的流通性等。学案11答案1~5 B B A D C6.(1)北 (2)低压 气旋(3)冷锋 暖锋 (4)甲 丁学 案 装 订 线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