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 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能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点】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难点】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方法】个人自学结合小组研讨【教学用具】多媒体【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巩固所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抢答。1、什么是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有哪些行为?(取食行为、育雏行为、繁殖行为、贮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二、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小狗生下来就会这些么?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2、出示学习目标三、合作研讨 学习新知自学指导一自读文本,理清概念,勾画重点内容,明确: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2、什么是学习行为? 3、在课本84-85页资料分析中,那些属于先天性行为?那些属于学习行为?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判断以下常见的动物行为属于哪一类。 公鸡报晓 猫捉老鼠 孔雀开屏 老马识途 大雁南飞 蜘蛛结网 鹦鹉学舌 蜜蜂采蜜 自学指导二看视频资料,小组合作研讨,完成以下问题。1、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意义有什么不同? 2、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那些局限性? 3、分析资料2、4、5,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四、课堂小结?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时间?生来就具有的?不是生来就具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决定因素?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在生活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稳定性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适应性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存在意义?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五、课堂达标测评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雁南飞 B黄牛耕地 C狗辩主客 D老马识途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3、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4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A ① ③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④5、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母狼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C先天性行为中的繁殖行为D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学习行为6、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食物 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 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7、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幼蜂巢室盖子,然后把死蜂取走。这种行为是一种 行为,是由它体内的 决定的8、完成连线 ①母鸡哺育小鸡雏先天性行为 ② 蚯蚓走迷宫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鹦鹉学舌学习行为 ⑤黑猩猩取蚂蚁 ⑥蜜蜂采蜜 ⑦小狗算算术 ⑧海豚钻火圈 ⑨ 蜘蛛结网六、课后作业读下列资料,完成问题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1、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2、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