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点材料】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热点讲解】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原因:从事种植业的农户仍然是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小农户生产规模小、发展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为什么要培养农村市场主体)①是市场灵敏度更高。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收集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灵活组织生产,避免因盲目生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销售困难等问题。②市场竞争力更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优势。③化解市场风险的手段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应对市场经营等方面的风险。如何培养市场主体①依据各地情况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使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成为主力军。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③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共同发展。④将小农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帮助小农户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品牌原因:很多乡村并不缺少优质农产品,但往往有品质无品牌或产品的品牌价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获得有限的生产环节收益。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①抓好产业选择和培育。坚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形成产业竞争力。②抓好质量管控。质量管控是乡村产业品牌的生命线。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③抓好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特别是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措施①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②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形成农业产业链。③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品基地④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⑤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⑥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⑦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热点联系经济生活考点】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集体经济作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企业责任: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企业经验成功的因素有: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产业链,附加值)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公司能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6、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1)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7、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8、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9、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1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