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和演练:专题4__水环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和演练:专题4__水环境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和演练:专题四 水环境
知识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21世纪教育网 示意图 主要环节 意义
海陆间大循环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21世纪教育网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各种水体;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陆地内循环 ①蒸发;②植物蒸腾;③降水
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②降水
特别说明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循环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1)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及主要特点
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主导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补给 我国河流雨水补给主要是夏秋两季 水量变化大;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 21世纪教育网 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化较稳定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化稳定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化最多 西北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对径流起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由湖泊的蓄水能力和水位决定 长江中下游的湖泊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地下水补给 全年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河流最稳定可靠的补给 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 西南的喀斯特地区、济南小清河
注:①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②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
(2)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周。
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如上图所示:
①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②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③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④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⑤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⑥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3)河流特征分析
①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②河谷特征
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形,多峡谷、急流与瀑布等。
下游河谷: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
③河流的水文特征
径流量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21世纪教育网
流速主要与地形坡度(落差)有关。
水位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21世纪教育网
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
(4)等潜水位线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为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知识点二 洋流
1.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1世纪教育网
(1)中低纬副热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暖流(如日本暖流、巴西暖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寒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等)。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寒流(如千岛寒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暖流 (如北大西洋暖流)。
(3)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环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在南半球40°~60°之间的海域,形成了全球性西风漂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和增湿的作用。如地处高纬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就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和减湿的作用。如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就与沿岸的寒流密切相关。
(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搅动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这里往往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
(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
(4)对海洋航运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胁。
方法技巧
洋流辨别
(1)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如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西风的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洋流流向: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今后在试题中只要见到两者不一致的图就可以判断该图是错误的。
(3)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
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暖流。
(4)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