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七 农业生产【重难点突破】一、农业区位选择? 1.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2.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3)劳动力:数量、素质。?(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我国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 000米的高度。(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3.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4.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例1,古巴的甘蔗——炎热的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江南丘陵的茶树——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例2,农业生产时要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例如,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22°、玻璃温室的农业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等。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分析与借鉴?21世纪教育网1.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与借鉴。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4)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3.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内蒙古牧区与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分析。?(2)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对我国的启示。(3)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率低、效益低等。 (4)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与加工体系的发展。4. 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2)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 (3)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高考题回顾】(2008年山东卷)⒈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是东南亚,阴影区域主要是沿海和河流河谷地区,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第2题: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优质木材产区。答案:1C 2D(2008年山东卷)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表1: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21世纪教育网 19~23 1.20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0N—400N西海岸B.300N—40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第3题:苹果生长的重要条件是主要分布于暖温带,热量条件好,光照强,对比美国某产区的表格资料和苹果生长条件,不难做出结论。第4题:苹果生长于暖温带,冬季温度低于0℃,有利于杀菌和来年的生长。答案:3 A 4 C(2008年全国文综)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5~6题。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解析:第3题:题目中有一条件“当地1月平均气温3℃”→南方地区,图中农作物有油菜,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平原→太湖平原。21世纪教育网第4题: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答案:5.B 6.A(2008年重庆卷)图5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8.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来源:21世纪教育网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解析:第7题:通过读图在2004-2006年三年中除了稻谷有所增加外,其余粮食产量都在减少,而其他选项也都于粮食产量减少没有关系。第8题:埃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河谷地带,国土内绝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扩大耕地面积几乎不可能,而调整饮食结构或鼓励劳务输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网答案:7.A 8.A(2008年北京卷)读图3,回答9-10题。9.该作物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10.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解析:第9题:农作物的种植期、灌浆期、收割期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第10题:从图中看出该农作物的开花期在2月份,此时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正逐步变大,而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中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答案:9.A 10.D21世纪教育网(2008年广东卷)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8和图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图8 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图9 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1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12. 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水土资源丰富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解析:通过对两幅的阅读学生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灌溉用水量在1998年以前呈增加趋势,而1998年呈减少趋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则一直在增加。答案:11.BC 12.CD13. (2006广东地理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共 19 分)资料 1:见图 11资料 2:图 12 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来源:21世纪教育网资料 3:表 2 是图 11 中 A—B 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1)根据资料 1,从 B 至 A反映出 和 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 。(2)根据资料2,当年降水量小于 300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当年降水量在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 450mm之后,森林对水土的 保持作用明显 。(3)根据资料 3,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 区,耕作制度是 。(4)根据上述资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答案:(1)纬(经)向和经(纬)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每空1分,共3分)(2)较低(或弱,或不强)(2分),300至450(2分),增强(2分)(3)半干旱,一年一熟。(每空1分,共2分)(4)存在问题:(任答4点给满分,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①降水量少(或半干旱区),降水季节不均(或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大;②垦殖过渡,土地贫瘠,土壤侵蚀强度大(或水土流失严重);③耕作不合理,土地收益低,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④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减少;⑤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协调措施:(任答4点给满分,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①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②治理水土流失;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力;④调整农业结构;⑤政府支持;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⑦控制放牧;⑧(适当)移民,缓解环境压力。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