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3-5节)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3-5节)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第二章3-5节复习
【知识建构】





知识点1:气体制取装置
例1:(1)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2)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
例2:若用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端进2.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可以 是_________
变式训练:
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氢气.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之一).
(4)若将装置A中的金属锌改为大理石,此气体发生装置用来制取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气体的检验与去除
例1:小科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试验(操作规范)来测定水的组成。(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装置中的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会影响实验结果
该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实验中,通过测定C、D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测定水的组成的目的
例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
变式训练: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材料
例1:下列物质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
A.铁制文具盒 B.铅笔芯 C.钢制直尺 D.橡皮
例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材料(填“有机合成”、“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皮埃尔·索维奇。他们做出了只有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分子机器。他们成功地将分子连在一起,共同设计了包括微型电梯、微型电机还有微缩肌肉结构在内的所有分子机器
请回答:塑料玩具机器人很受青少年欢迎,那么塑料是由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选填字母)。
A.无机材料????????B.有机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知识点4:金属生锈的条件
例:护眼灯是现在学生学习时常用的照明工具。
如图所示的护眼灯的结构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____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左高右低
C.左右试管对比说明铁锈蚀与水、空气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知识点5:有机物元素判断
例:将2.3g某种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4.4g二氧化碳、2.7g水.
(1)该有机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有机物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变式训练:
如下图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A中的反应为:2H2O22H2O+O2↑)
回答下列问题:
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若去掉B装置会对??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填: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并写出判断过程:



【巩固练习】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2.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3.关于氢气、一氧化碳、碳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材料 B.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4.小金做了一个实验,如图: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
C.①②??????D.①②③
5.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CO CO2 Na2CO3溶液
B.CuCu(NO3)2溶液Cu(OH)2
C.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6.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 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反应前后 反应前 反应后
C装置中的试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a c
D装置的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 b d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一定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3)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 。
(4)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式是 (用字母a、b、c、d表示)

7.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 质量。21cnkxtj2008
(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第二章3-5节复习
【知识建构】






知识点1:气体制取装置
例1:(1)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B???
(2)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A????
例2:若用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a___端进2.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可以是____H2_____
变式训练:
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氢气.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2HCl+Zn=ZnCl2+H2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ACB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吸收氯化氢气体_______
(3)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向上排空气法_______(填: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之一).
(4)若将装置A中的金属锌改为大理石,此气体发生装置用来制取___CO2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气体的检验与去除
例1:小科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试验(操作规范)来测定水的组成。(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装置中的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会影响实验结果
该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实验中,通过测定C、D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测定水的组成的目的
例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浓硫酸 ;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EF互换位置 .理由是 水蒸气的吸收应该放在前面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起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的CO2与H2O对实验的影响 。
变式训练: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验证有无SO2,并排除对CO2气体验证的干扰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B不褪色,C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CO2与SO2气体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可以,通过E中氧化铜固体变成红色可以证明有CO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材料
例1:下列物质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D?)
A.铁制文具盒 B.铅笔芯 C.钢制直尺 D.橡皮
例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金属_____材料(填“有机合成”、“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Ni+CuSO4=NiSO4+Cu____
变式训练: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皮埃尔·索维奇。他们做出了只有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分子机器。他们成功地将分子连在一起,共同设计了包括微型电梯、微型电机还有微缩肌肉结构在内的所有分子机器
请回答:塑料玩具机器人很受青少年欢迎,那么塑料是由________C________制成的(选填字母)。
A.无机材料????????B.有机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知识点4:金属生锈的条件
例:护眼灯是现在学生学习时常用的照明工具。
如图所示的护眼灯的结构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124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延展___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C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左高右低
C.左右试管对比说明铁锈蚀与水、空气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知识点5:有机物元素判断
例:将2.3g某种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4.4g二氧化碳、2.7g水.
(1)该有机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有机物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C:H:0=12:3:8
(2)C:H:0=2:6:1

变式训练:
如下图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A中的反应为:2H2O22H2O+O2↑)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圆底烧瓶____________
(2)若去掉B装置会对?H?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会使测量结果_____偏大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____2__________(填: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____C H__________,并写出判断过程:
H:1.44*2/18=0.16g
C:3.52*12/44=0.96g
0.16g+0.96g=1.12g
【巩固练习】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C??)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2.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3.关于氢气、一氧化碳、碳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材料 B.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4.小金做了一个实验,如图: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C?)
①浓硫酸 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
C.①②??????D.①②③
5.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D??)
A.C?CO CO2 Na2CO3溶液
B.CuCu(NO3)2溶液Cu(OH)2
C.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6.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 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反应前后 反应前 反应后
C装置中的试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a c
D装置的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 b d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Ba(OH)2═BaCO3↓+H2O. 。
(2)一定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 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 。
(4)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式是 (a-c)>8(d?b)/9. (用字母a、b、c、d表示)



7.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 CO2 质量。21cnkxtj2008
(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_二氧化碳逸出时带出部分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