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二)过程与方法:?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2、通过组内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简介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棍、铁钉、生锈的铁钉、装有水的玻璃瓶、装有冰的玻璃瓶四组物质;白纸、蜡烛、火柴(装在材料袋中)、小刀、盛燃烧物的器皿、观察记录表、探究记录表。演示材料:锥形瓶、小苏打、白醋、气球、蜡烛、火柴、白纸、课件、视频、实物投影。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你们知道的魔术师有哪些?他们的表演都很精彩,其实呀,在你们身边就有一位很厉害的魔术师,他叫肖健,你们认识吗?(生笑)师:对就是我,怀疑我是吧,下面我就露一手给你们瞧瞧!师:请看,这是什么?(师出示一个气球)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吹、气枪打气,让生现场吹胀气球)师:用嘴吹,那算什么本事!不用嘴巴直接吹气球,就远远的吹气,也能让气球鼓起来,那才叫本事呢!师:(演示“小魔术”,让生先看扁的气球)注意哟,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让生一起向气球吹气)。很神奇是吧,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就要开始第二单元的学习,谁学得又快又好,谁就能越快给魔术揭秘。下面进入到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学习,认识——《我们身边的物质》。(师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物质)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师:(物质是什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物质呢?)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自学教科书第26、27页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生答)2、列举身边的物质。师:同学们收获真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都是关于物质的问题。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说出我们教室里都有哪些物质?(生答:桌子、椅子、窗帘、窗户、黑板、听课的老师……)。【板书:课桌、书……(直接)】师:这是我们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是物质,(奖励回答正确的一个同学吹胀气球)依次展示吹胀的气球实物、课件出示电、火、声音图片,让生想象、感受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这是我们间接观察到的物质。【板书:空气、电……(间接)】师:这些直接、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我们称为物质。【归纳板书:课桌、书……(直接);空气、电……(间接)物质】3、揭示物质含义。师:那什么是物质呢?(停顿、生答)请看大屏(课件出示物质含义,生齐读)三、小组探究、释疑解惑(一)物质在变化1、师: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物质会变化吗?比如:做饭的时候。米变成了饭;写字的时候纸上留下了字迹。(生答)联系生活,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来吗?(生答)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生活,列举了物质的变化,那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观察来研究一下吧。(课件出示四组物质图片)各组由组长负责,边观察桌上的四组物质边填写观察记录表,看哪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物质名称物质有什么变化第一组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第二组水——水结成的冰第三组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棍第四组铁钉——生锈的铁钉2、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根据生答课件出示形态、颜色)4、师:通过观察对比,我们发现,有的物质形态变化,有的物质颜色在变化(板书:物质在变化)。师:以上四种物质的变化,你觉得哪些变化能在课堂实现?哪些变化在课堂上不能实现?(引导:把易拉罐压扁、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能实现,因为他们变化速度快。水结成冰、铁钉生锈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变化速度缓慢。(板书:快、慢)5、那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师生、生生争论,若有学生觉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让他举例,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若学生都回答没有不变的物质师提出质疑“我觉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我们学校的教学楼,2011年8月是那样,2013年9月还是那样,没有变化嘛”(课件出示教学楼对比照片)(生反驳)。师:虽然教学楼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两块岩石它们那么硬,肯定不会发生变化。(课件出示岩石对比照片)(生反驳)引导生深层理解物质都在变化,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二)让物质发生变化1、师:同学们想不想课堂上体验一下物质的变化?老师为每一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个实验袋,里面有什么物质,打开看看。(停顿、生说出物质)师:请看实验探究要求(课件出示实验探究要求,录音朗读)。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碗,请举起来。如果要用燃烧的方法使物质发生变化的,请将燃烧的物质放在小碗里燃烧观察),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2、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完成实验记录表,师巡视指导,配轻音乐。让物质发生变化实验记录表物质名称使用方法产生的变化或现象有无产生新的物质火柴有□ 无□有□ 无□有□ 无□白纸有□ 无□有□ 无□有□ 无□蜡烛有□ 无□有□ 无□有□ 无□3、小组汇报交流。(指名一组同学带上记录表,组长汇报,组员展示实验过程。汇报完一种物质变化后,其余组有不同方法的可补充介绍不同的方法。)4、师:我们这组的同学表现怎么样?掌声送给他们。(师指大屏“有无产生新物质”栏问)请看这一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引导:有的变化“没产生新物质”,师强调:有的变化没产生新物质,只是形态的变化(板书:形态的变化),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5、师:以前我们学习过水的三态变化,那水的三态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吗?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思考。(师简介视频中水三态变化)师:视频看完了,谁能说说水的三态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吗?(指名说)6、师:刚才实验中这些物质的变化是谁让它们发生的?(板书:人为因素)师:除了人的活动造成物质变化外,还有其它因素造成物质变化吗?(停顿、生思考举例答)(课件出示:岩石、房屋、马路对应也在变化的图片。引导:岩石-风化,房屋-变形、裂缝,马路-塌陷、凸起现象,板书“自然因素”)四、点拨提升、总结评价师:六一班的同学真了不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都有很多收获吧?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师指板书,生答)五、当堂检测、巩固拓展1、当堂检测。师:同学们收获这么多,学得怎么样呢?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好样的,请看题。(课件出示练习题)(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2)火焰和声音都是物质。(√)(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5)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6)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7)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8)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9)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10)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些物质变化很快。(√)2、谈话,激发学生带着问题持续探究的兴趣。师:真棒!通过学习,先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停顿)那物质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物质之间相互混合,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下节课接着探讨。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桌、书……(直接)空气、电……(间接) 形态的变化 物质在变化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快、慢) 产生了新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