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课题思想政治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年级高一执教者总体思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确各种投资的特点;通过让学生亲身探究、体验,模拟投资,设计理财方案,进一步把握投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负责组织和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纠正,放手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留给学生自由的思维和主动探索的空间。解读课标与教材内容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该框题分为三个目,分别是“股票”、“债券”和“保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政治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股票和债券既是企业的融资方式,也为公民提供了多样的投资理财方式;明白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同时意识到,公民个人理财也需考虑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精神通过对股票、债券、保险等理财方式的学习,在把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解释、判断和选择。法治意识投资理财是为了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但是其基本前提是“收入合法、途径合法”,同时也知道辨别非法的融资或理财骗局,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公共参与培养公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通过对课堂参与意识培养,逐步促进公共参与意识的提高。教学重点比较股票、债券、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异同。教学难点比较股票、债券、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异同;综合不同条件,把握投资的风险性,学会理性投资。解读学生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认识了“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但对如何投资理财,实现“钱”生“钱”的道理比较不理解。本课主要介绍投资理财的几种方式,学生对股票、债券和基金比较陌生,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总体上对各种投资方式的理解不够明确。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学生们对投资理财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本课教学内容具有浓厚兴趣。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潮等一系列因素对青少年的财富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发挥教育对高中生财富观的引导和塑造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幻想通过炒股一夜暴富”、拜金主义等思想,对青年学生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因此,本堂课在破解知识难点的同时,需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解读方法教学准备教师的教学准备:分析教材,查找资料,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网络资源、课堂生成资源。教学方法教师:探究式教学法、比较法。学生: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学习【2分钟】上次课我们学习的是储蓄存款这种投资理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理财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次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学生打开课本翻到第50页,做好学习准备。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引入本框课题,营造良好的课堂开端。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理财知识介绍——知识深化【12分钟】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通过导学案自学一部分知识,接下来展示同学们的预习成果。下面有请股票推介组、债券推介组、保险推介组的代表依次发言推销本组的理财产品,准备时间3分钟,发言时间3分钟。(提示:可从本理财产品的含义、收益来源、投资特点、意义等方面阐述,介绍本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较后的优势、介绍产品适宜的客户群。思考“客户”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有哪些需求以及如何解答等。)(预设)股票推介组、债券推介组、保险推介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推销本组理财产品。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通过灵活开放的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理财方案设计——知识运用【13分钟】下面由投资参谋组讨论形成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投资金额是10万元。讨论时间5分钟,代表发言2分钟。教师利用板书记录投资参谋组代表发言的关键词,肯定其闪光点。四个投资参谋组的代表依次展示本组讨论形成的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在方案设计和展示过程中贯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理财知识归纳——原则及建议【4分钟】师:对拉到投资最多的业务员及小组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分析投资理财组设计的方案得出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归纳投资理财的原则。明白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原则。课堂总结构建框架,巩固新课。【5分钟】展示学生在课前做的两份思维导图,展示教师所做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点,明白本节课学习要点。课堂练习巩固练习,教学相长。【4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同步练习,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拨。学生就导学案上的习题提出疑问。巩固内化。板书设计股票、债券和保险 教学效果预测在这节课上,教师只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始终保持着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保证学生的思维和整个活动过程不偏离主题,放手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纠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课堂效果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