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整体思路】
以课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围绕课标整合知识、组织练习题,以达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巩固提升的效果。
【复习目标】
1.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
2.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重难点】
重点: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
难点: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以宪法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材料,组织练习题。
学生:要求对本单元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复习方法】
以学生讨论探究为主
【复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以习近平总书记向宪法宣誓导入本课。
二、讲述复习课:
环节一:展示本节课复习目标,学生齐读(1分钟)
环节二: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3+2分钟)
以学生复述本单元知识点,教师提问学生“是否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展示课件,得出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认识混乱”在此基础上教师课件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图(抠图)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对完成的小组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
学生活动:分小组完成。?
构建”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归纳本课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背诵熟悉。(3分钟)
环节三:链接中考,练习提高。
?? ( 一)单选题(每小题1+2分钟,共9+2分钟)
1.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 ? ? ?( C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③要依据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 ?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③ ④?? ???D ① ③ ④
解题思路:组合型选择题首选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选项逐步缩小范围,直至选出正确答案。
2.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 ? ? ? ? (? D?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③要依据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 ?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 ① ②????? B? ③④?????? C ①② ③????? D ② ③ ④
解题思路:先用排除法去掉含有①的选项,再采用缩句法,按时间顺序题干可缩为:先修改《宪法》增加“监察委员会”,再通过《监察法》,最后监察委员会成立。由此得出②正确,所以选D。
3.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 D? )? ? ? ? ? ? ? ? ? ? ? ? ?
A.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B.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C.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解题思路:先缩句,按时间顺序题干可缩为:先是人大修改《宪法》增加“监察委员会”,再通过《监察法》,最后监察委员会成立。
总结:非选择题解题思路,先读题干找关键词或者句子,不好找关键词的就对题干进行缩句处理,再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的或者与题干无关的选项,逐步缩小选择范围直至选出正确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3分钟,共15+3分钟)
1.据事说法:
阳阳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在她正式就职时,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1)阳阳想知道表姐就职时必须向宪法宣誓的理由,请你告诉他。(6分)
分析:“理由即原因,本题是原因类为什么”。国家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传达的是宪法是非常重要的,宪法的重要性可从宪法的地位、内容、最高行为准则等方面体现。
参考答案:答案: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④有利于激励国家公职人员恪守宪法原则;⑤有利于维护宪法尊严,树立宪法权威;⑥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形成尊法守法的社会氛围;⑦有利于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3.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回答:(根据时间灵活运用)
材料:阳阳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在她正式就职时,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例如:阳阳表姐向宪法宣誓,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示?(6分)
提示: “本题为个人类怎么做”。这是一个有关个人怎么做的问题,考察的是“公民增强宪法意识”我们可以按照“学习-认同-践行宪法”作答;也可以按照“意识+行动”的模式来回答,可从增强维权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应用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 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参加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崇拜,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换为自觉地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以宪法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师:非选择题解题思路,(1)先看问题,找出关键词,结合关键词理解透彻问题问的是什么;(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材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和句子;(3)以问题为目标,以材料中的词语和句子为线索,联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点,围绕问题有所取舍和总结性的回答。
教师:由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相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生成不同的问题,反之不同的材料从相同的角度也可以提出相同的问题,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只要我们夯实了基础知识,掌握了解题方法,那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复习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通过做题锻炼了对知识的运用,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让我们每个人都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努力。
最后,在毛主席和习主席对宪法的讲话中结束这节课。(3分钟)
导学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复习目标:
1.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
2.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重难点:
重点: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
难点: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以宪法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目标导学:
分小组完成:
构建”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网络
为什么:
1.为什么说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答: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纪检监察。③宪法规定的职责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④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 宪法是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的
答: ①宪法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④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
4.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答: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5.为什么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答: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只是国家是中的一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宪法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怎么做:
6. 国家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①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执政。②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7. 宪法是怎样组织国家机构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个国家机关都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③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8. 规范权力运行的必要性
答:①权力是把双刃剑。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9.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答: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参加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崇拜,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换为自觉地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以宪法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说课稿
《坚持宪法至上》
我说课的内容是《坚持宪法至上》,我从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课标
这一单元内容在课标中位于板块“法律与秩序”3.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所以,这一单元内容非常重要,根据课标涉及到的考点来组织本课的复习内容以及确定教学目标。
二、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宪法和人权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宪法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从而使宪法至上的理念和行为落到了实处。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结合考试说明,归纳出两个教学目标:
(1)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重点)
(2)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3.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宪法比较陌生,但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分析、概况和比较能力,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说教学思路
环节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围绕一个中心:以课标为中心。两个目标:①梳理、整合知识的能力;②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加合适的解题方法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环节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习主席向宪法宣誓”导入,让学生感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由此进入复习课题。
进入正课之后,首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使学生对这一课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课后检验自己的收获。
接着进入第二部分“知识网络”,由于初二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了抠图知识网络,让学生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完成,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网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紧接着我把本单元必须掌握的内容按照政治上常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分类,给出时间让学生背诵,这样就把“知识网络”中的问题落到了实处。
夯实了基础知识,还要如何面对在复杂多变的实事材料中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找到问题和课本知识的联系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很重要。为此,我以历年中考题为基础,加入自己对教材理解进行了变式处理,通过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练习分别总结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探究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环节三:总结
在总结中除了对知识的总结也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感觉比较平实,设计的一些环节虽然也落到了实处,但是觉得落实的不够透彻。需要在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中有进一步的提升。才能给学生更加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实现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