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十二铜表法 D.民法典2.几位同学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一部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B.?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C.?婆罗门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D.?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3.下图所示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等级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 ②分封对象是周天子的子弟和功臣 ③诸侯及其以下的统治阶层在自己的封土内仍有权继续分封 ④在这种等级制度下,统治阶级包括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了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奖励耕织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5.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城邦”、“《荷马史诗》”等关键信息,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希腊???D.古罗马6.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来看,形成形式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 )A.法兰克 B.意大利 C.英吉利 D.德意志7.如下图所示,图一是中国隋唐时的国家制度,图二是日本历史上进行的一次改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日本仿效了隋唐制度 ②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③图二措施说明日本改革了行政制度 ④图二的措施能削弱世袭贵族的经济实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国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请判断下列帝王与其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且为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③唐太宗——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创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兵权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 A.?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9.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在西汉时期,为丝路的开通和畅通,西汉政府采取过以下哪些重大措施(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赐滇王之印 ③设驿站 ④派张骞出使西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11.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对后世影响巨大。下图作品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它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A.?《齐民要术》?B.?《兰亭序》?C.?《女史箴图》??D.?《洛神赋图》12.“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个中国古代重大工程搭配最合适?( ) A.都江堰???B.秦长城???C.隋运河???D.赵州桥13.读下图,对中国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B.b、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14.电视局《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B.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 C.日本商人在长安市购买丝绸????D.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政局按地理位置示意正确的( ) (?http:?/??/?www.21cnjy.com?/??)16.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 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 ?D.蒙古统治者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重大发明?????B.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8.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9.宋太宗(939—997)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 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内乱频仍,国势衰弱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20.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①黄道婆促进了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2.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瓦肆中的娱乐活动多种多样,有小唱、散乐、舞旋、杂剧、傀儡、影戏表演等,令人流连忘返。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达???B.唐朝经济繁荣,奢靡成风 C.宋代城市生活丰富,文化繁荣???D.元代社会开放,政治清明23.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2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下列对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朝时将新疆纳入了行政版图 B.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C.元朝的疆域仅次于唐朝 D.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25.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 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B. 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和完善C. 汴梁城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D. 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二、材料分析题(4小题,共50分)26.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我们来探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回答相关问题。(11分)(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是如何巩固“西域内属”的?(2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现民族交融现象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何特点?其原因有哪些?(3分)(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融合的历史,除上述材料涉及的例子之外,请再列举一个民族融合的例子。(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什么情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4分) (2)促成材料二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谈谈你在如何发展当地经济方面得到的启示? (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李斯奏道:“……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 (?https:?/??/?www.baidu.com?/?s?wd=%E3%80%8A%E8%AF%97%E3%80%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书》 (?https:?/??/?www.baidu.com?/?s?wd=%E3%80%8A%E4%B9%A6%E3%80%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https:?/??/?www.baidu.com?/?s?wd=%E3%80%8A%E8%AF%97%E3%80%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书》 (?https:?/??/?www.baidu.com?/?s?wd=%E3%80%8A%E4%B9%A6%E3%80%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者弃市。”(秦始皇)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材料二: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http:?/??/?www.21cnjy.com?),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秦汉对待儒家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2)概括指出材料三中这一选官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哪些影响?。(4分)材料四: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的在变......宋代在军事、财政、用人三权都有掣肘,都分割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迫于时代”指的是什么?宋初统治者是如何分割“军事,财政,用人三权”的?任选两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6分)(4)自秦汉至宋元,制度的变化都体现了怎样的总体趋势?(2分)29.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http:?/??/?www.21cnjy.com?)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2分)请写出其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2分)材料二: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 (?http:?/??/?www.21cnjy.com?)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2分)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哪一措施来维护这种民主制度?(2分)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3)材料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2分)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2分)?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2分)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A D D B C C B B D A B C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B C D C A C D C D B C 2、材料分析题(4小题,共50分)26、(1)①北征匈奴;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2分)(2)①战乱使少数民族内迁,迁移使不同民族之间出现频繁的文化交流;②孝文帝改革,推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4分)(3)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1分)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人口的流动;各民族的杂居、通婚。(2分)(4)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等。(2分)27.(1)汉朝和南朝(2分);江南地区得到发展(2分)。(2)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③自然资源优越。(3分)(3)要注意发展科技;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保护环境。(2分)28、(1)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2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2分)(2)科举制。(1分)影响: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2分)(3)迫于时代: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2分)军事:“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军权,编制禁军,轮流驻防京师。财政: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用人:采用“崇文抑武”,选拔文人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许武人掌握地方政治。(军事、财政、用人任选一方面回答即可,2分)(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29. (1)商鞅变法(2分)建立县制;(2分)(2)雅典,(2分)陶片放逐法;(2分)(4)日本大化改新(2分);中国(唐朝);(2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2分)图一图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