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编13:质量守恒定律一、【考点思维导图】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守 六个一定不变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个一定变 定 二个可能变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图题 二、【经典点评】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2018山东德州市】9.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u B. CuO C. Cu(OH)2 D. CuCO3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图表题8.(2分)(2017?枣庄)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y 20 20 A.a一定是反应物 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微观示意图题3、【2019山东烟台】9·2018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三、【3年真题汇编】1、【2019山东泰安一模】3.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2、【2017年山东省滨州】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3、【2019山东滨州】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4、【2019山东潍坊】6.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5、【2018山东青岛市】15.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X 的化学式为 SO2C. 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D.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2019山东东营】11.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7、【2019山东聊城】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8、【2019山东青岛】16.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做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原理为:①SiO2+2CSi+2CO②Si+3HClHSiCl3+H2③HSiCl3+H2Si+3X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三氯硅烷(HSiCl3)的沸点是 3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 HCl B.三氯硅烷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 C.三氯硅烷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9、【2019山东潍坊】1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10、【2019山东菏泽】7·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1、【2018?山东滨州】1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12、【2018山东聊城市】13.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13、【2019山东烟台】1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 1.1g B. 2.2g C.4.4g D. 5g14、【2018山东省潍坊市】9.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15、【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9.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置换反应:2CuO+C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16、【2019山东临沂】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 微观示意图 (1)一个丙分子共有 个原子。(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7、【2019山东泰安】纯净物A是打火机的常用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0.4g 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g C和4.5g D物质。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18、【2018山东青岛市】25.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9、【2019山东枣庄】14、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 g;(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0、【2017年山东省青岛】25.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精编13:质量守恒定律一、【考点思维导图】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守 六个一定不变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个一定变 定 二个可能变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图题 二、【经典点评】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2018山东德州市】9.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u B. CuO C. Cu(OH)2 D. CuCO3【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质量不变判断X的化学式是CuO。故选B。【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图表题8.(2分)(2017?枣庄)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y 20 20 A.a一定是反应物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答案】C【解答】解:A.c的质量增加了10g,d的质量增加了5g,都是生成物,共增加了15g.若b质量也增加,则a一定是反应物,若b质量减少,则最多减少5g,因此a也一定是反应物,总之a一定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30+5+10+15)﹣20﹣20=20;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且x+y=20,则0≤x≤20;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0﹣10)g:(20﹣15)g=15:10=2:1;故说法正确.故选:C.【方法技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微观示意图题3、【2019山东烟台】9·2018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生成了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H2OCH4+2O2;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丁物质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故C错误;D、CO2、H2O属于无机物,CH4属于有机物,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方法技巧】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3年真题汇编】1、【2019山东泰安一模】3.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2、【2017年山东省滨州】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A、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说法正确;B、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故说法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6﹣1)g:(32﹣12)g=5:4,故说法正确.D、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故说法正确.故选:B.3、【2019山东滨州】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丙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4、【2019山东潍坊】6.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故选:A。5、【2018山东青岛市】15.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X 的化学式为 SO2C. 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D.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D【解析】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6H2O+2X,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正确;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12:3:16,正确;D、乙硫醇中碳、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2:(1×6)=12:16:3,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D。6、【2019山东东营】11.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答案】D【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7、【2019山东聊城】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N2+2CO2。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3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分析不正确;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生成物有一种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B分析不正确;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分析不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故D分析正确。故选:D。8、【2019山东青岛】16.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做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原理为:①SiO2+2CSi+2CO②Si+3HClHSiCl3+H2③HSiCl3+H2Si+3X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三氯硅烷(HSiCl3)的沸点是 3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 HCl B.三氯硅烷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 C.三氯硅烷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答案】C【解答】A、③HSiCl3+H2Si+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 HCl.正确;B、三氯硅烷(HSiCl3)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正确;C、三氯硅烷(HSiCl3)中 1:3是硅、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非质量比。错误;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正确;故选:C。9、【2019山东潍坊】1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答案】A【解答】解:A、根据题意有:(26﹣b):(27﹣18)=(26﹣10):(30﹣18),b=14,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但是不能判断各种物质的种类,即不能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因此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d=24+26+18+32﹣17.2﹣10﹣30=42.8,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6﹣10):(42.8﹣32)=40: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0g﹣18g=1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0、【2019山东菏泽】7·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答案】C【解析】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丙物质的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宏观上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生成物丙的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正确;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错误。故选:C。11、【2018?山东滨州】1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不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12、【2018山东聊城市】13.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D【解析】A、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氢元素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改变,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不是原子,错误;C、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4+4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2:6=1:3,正确。故选D。点睛: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019山东烟台】1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 1.1g B. 2.2g C.4.4g D. 5g【答案】B【解析】碳酸钙质量为:8.8g×50%÷=11g,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11g-8.8g=2.2g,故选:B。14、【2018山东省潍坊市】9.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答案】B【解答】解:A、该矿石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含有CaCO3,故A错;B、该矿石中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故可能含SiO2,故B正确;C、该矿石中不含铝元素,不可能含有Al2O3,故C错误;D、该矿石中不含有铁元素、铜元素,不可能含有CuFeS2,故D错误;故选:B。15、【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9.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置换反应:2CuO+C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答案】④⑤;⑦【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分子生成,则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物质生成,则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填:④⑤;⑦.16、【2019山东临沂】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 微观示意图 (1)一个丙分子共有 个原子。(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1)9;(2)2CO2+6H2C2H5OH+3H2O,1:3。【解答】(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2)由题意可知,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乙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5OH+3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17、【2019山东泰安】纯净物A是打火机的常用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0.4g 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g C和4.5g D物质。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C4H10【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8.8g+4.5g-10.4g=2.9g;由图知,C是二氧化碳,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D是水,4.5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5g××100%=0.5g;2.4g+0.5g=2.9g,因此A中不含有氧元素。A中碳、氢元素的原子分数比是::=2:5,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是58,则A的化学式为:C4H10。故答案为:C4H10。18、【2018山东青岛市】25.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答案】(1). H2O; (2). 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 (3). CD【解析】(1)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解答。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或3H2+COCH3OH+H2O);(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错误;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正确。故选D。19、【2019山东枣庄】14、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 g;(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3.6g(2)32【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质量为:3.2g+4.8g-4.4g=3.6g.(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A + 3B = 2C + 4D2x 4X183.2g 3.6g2x : (4X18)= 3.2g : 3.6g解得x=3220、【2017年山东省青岛】25.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答案】(1)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2)不变.(3)密封.(4)①③⑥.【解答】(1)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故填:向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前后指针不发生偏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填:不变.(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封装置中进行.故填:密封.(4)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③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一定改变,不同的分子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⑥原反应前后子质量一定不变.故填:①③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编13: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doc 精编13: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