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教材科学实验探究题整理探究一、营养物质的作用1.小辉同学长期以来的早餐搭配:一碗稀饭、一根油条和少量泡菜。回答下列问题。(1)小辉的早餐食谱中缺乏人体需要的 和维生素等营养素,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建议他增加进食 和少量蔬菜、水果等。 (2)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3)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索C,可预防 (填疾病的名称)。 (4)小辉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査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褪色程度越明显。【提出问题】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吗?【作出假设】柑橘比番茄味道酸,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实验步骤】①如图,向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人2ml一定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甲、乙两组;②再同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柑橘榨汁、lml番茄榨汁,振荡摇匀;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现象。【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假设 ;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是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基本相近,说明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分析与评价】本实验中甲组与乙组形成 关系。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科学,可再加丙组实验:向丙组试管中加入2ml相同浓度的 和1ml蒸馏水,振荡摇匀。2.为了研究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小明进行了系统实验:实验一: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①分别称取1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②在试管内加入5毫升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实验中将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烧,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原因是 ;(2)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 。实验二:研究动物体内脂肪是否具有保温功能①将适量且等量的猪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别在猪油中插入相同型号的温度计,封好袋口,一组放入冰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②每隔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3)实验二中步骤①的设计有明显不足,请加以改进: 。3.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的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 。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 。(3)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 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 。(以糖类为代表,用文字式或反应式表示)探究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出处:21教育名师】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是因为 ;(2)B的实验步骤②和③能否对调? ;(3)预计加碘液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的溶液 ,B试管的溶液变蓝。(4)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不显蓝色。他们猜想:可能是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水解淀粉。为此,他们重做实验,只在步骤⑤中用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代替了碘液,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 (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第一次实验时B试管的溶液不显蓝色。5.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溶液的酸碱度(PH值)等。下面的实验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研究某种酶的活性与溶液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具体的实验过程是: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且溶液PH值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都加一块0.5cm3大小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然后将5支试管同时放置在25℃室温条件下处理,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的消失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试管号①②③④⑤酶溶液的PH值1234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分钟)129ll45≥65分析实验结果,可知:(1)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 。(2)在人的消化道内,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 。(3)当溶液的PH>2时,随着PH值的增大,酶的活性 。6.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7.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ABC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钟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 (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8.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实验步骤】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测样品的体积????????????????????????C.?烧杯的大小(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 。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 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9.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猜想与假设: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实验步骤: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判断的理由是 。10.图甲曲线A表示某人进行强度较高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折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图乙为其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请根据图回答:(1)人从运动初期到接下来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2)通过对曲线A和折线B的变化情况的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自于 和体内储存的高能物质的分解等生理过程。 (3)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人在运动中 代谢的情况。 1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试管编号ABCD加入物质淀粉溶液/毫升4444蒸馏水/毫升2000唾液稀释液/毫升0222保存温度/℃37371000保存时间/分10101010加入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 12.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小柯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加入物质A试管B试管C试管①稀淀粉溶液(mL)222[②淀粉酶溶液(mL)111③碘液(滴)111④温度处理(5min)37℃100℃0℃⑤观察现象(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3.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试管号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馏水碘液12mL01mL2滴22mL1mL02滴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 (2)如果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3)如果小柯把改进后的实验试管编号为3号,那么2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对照,还可以研究 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 (4)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 14.某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号2号3号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实验结果不变蓝b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应是 。(3)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它能促进淀粉分解成为 。(4)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的 和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性消化,又能进行 性消化。 15.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具? 体? 操? 作①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②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③结果记录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 2%。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1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过程如下,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吗?(2)建立假设: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3)设计实验方案: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 。(4)进行实验:①取三支试管,编号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唾液淀粉酶。②将6支试管的1、4号,2、5号,3、6号编为A、B、C三组,分别放入0℃、37℃、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③ ,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入 中,水浴5分钟(将该步骤补充完整)。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若A组 、B组 、C组 (填“变蓝”或“不变蓝”)则假设成立。(6)表达与交流:针对本实验的结果,请在下面方框内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探究三、血液的组成和成分1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的实验,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2)如发现所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 (3)图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血细胞是 。 (4)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止血了,这主要与图中[4] 有关。 (5)皮肤外伤感染时,图中[2] 明显增多。 探究四、水盐平衡18.A和B两种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水盐平衡的调节功能。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饲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AB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8180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90168粪便含水量220(1)本实验中,在鼠的选择上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________?。 (2)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 (3)若实验持续进行,最先死亡的是 (填“A”或“B”),原因是 。 19.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人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人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 ?(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 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20.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回答:(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2)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4)酿好的甜酒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泡沫?21.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自养”或“异养”)。(3)查阅资料: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教材科学实验探究题整理参考答案1.(1)蛋白质;鸡蛋、牛奶 (2)小肠(3)坏血病(4)成立;不成立;对照;高锰酸钾溶液 2.[2015温州](1)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2)水的最高温度;(3)应将相同型号的一支温度计放入空塑料袋中,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放入冰箱.3. [2006杭州](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的末温(或测量水的最高温度) 同意;(2).煤油 ;(1)氧化 糖类+氧气 → 二氧化碳+水+能量(或C6H12O6+602===6C02+6H2O+能量) 4.唾液淀粉酶在正常体温(37℃)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2)不能;(3)不变蓝;(4)不能。5.(1)2;(2)氨基酸;(3)减弱(或下降)。6.[2017?丽水](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 7.[2017?衢州](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8.[2016?台州](1)奶茶样品单一;(2)A,B;(3)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4)A,D 。9.[2017?金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1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2号试管快(或“慢”或“基本相等”);乙;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答出酶的活性有最适温度或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一点即可) 10.(1)运动初期血液中的脂肪酸可以被氧化,随着运动的持续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2)有氧呼吸;(3)蛋白质。 11.[2012?金华](1)对照作用;(2)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3)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12.(1)①④②④③⑤(2)温度较高, 使酶失去活性, 未把淀粉消化分解(3)不变 13.(1)将1mL1%稀硫酸改为1mL1%硫酸钠溶液;(2)2号试管先褪色;(3)H+;(4)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加热节约能源,利用手心温度接近37℃即可完成。14.(1)2mL清水;(2)变蓝;(3)唾液淀粉;麦芽糖;(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5)物理;化学。15.[2014·义乌](1)温度过高酶会失去活性;(2)加酶饲料;鱼苗生长速度快,实验现象明显;(3)植酸酶能加快(或“促进”)鲈鱼的生长。16.(3)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 (4)③ 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1%淀粉溶液中(意思相同即可), 原温度的水中或0℃、37℃、70℃水中 。(5)A组 变蓝 、B组 不变蓝 、C组 变蓝 (填“变蓝”或“不变蓝”)(6)17.(1)A;(2)右下;(3)红细胞;(4)血小板;(5)白细胞 18.(1)年龄、大小、性别应相同;(2)A?;A鼠蒸发失水少,保水能力强大,适应干燥地区?(3)B?;B鼠失水速度快。19.(1)④⑤③①②(2)酵母菌(3)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4)二氧化碳;酒精(5)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 ②器皿消毒不严? ③器皿没盖严? ④酒曲含杂菌等。 20.(1)存储一部分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2)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同时也防止杂菌的进入。(3)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4)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21.(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2)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3)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乳酸菌),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25℃--42℃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