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学习目标1、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3、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二、重点难点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难点: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三、知识链接1、酚酞试剂与浓氨水混合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2、酒精和水在常温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四、学法指导 同学们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同学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五、情境引入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水有关的一段动画,引发同学们对此节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水的性质、变化、用途等的思考。六、自学导航与合作探究(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成功!)自学课本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阅读课本P28第一自然段)答:水是由 构成的。2、请你描述或形容一下水分子的大小?(阅读课本P28第一自然段) 答: 3、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什么? 哪些是不变的?(阅读课本P28)答: 4、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水分子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对比课本P29顶端图示)答: 5、请你总结一下水分子所具有的特征。答:①水分子很 。②水分子间有 。状态不同间隔不同,间隔最大的是 。③水分子在不停的 。 [预习心得和疑问]:(交流共享)七、达标检测(相信自我,一定能行)1、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2)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3)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八、能力提升训练(热爱学习,功到自然成!)1、(2010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2、(2010年襄樊市)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微粒之间有间隔,下列现象不能用上述两点知识解释是 ( )A.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B.樟脑丸放在衣箱中逐渐变小C.大豆和芝麻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的体积之和D、热变成碘蒸气,遇冷后又变成固体碘3、(南京市2010)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易挥发是由于构成酒精的微粒易发生变化的缘故B、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体积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C、坐在教室里嗅到从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气,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D、食盐溶于水后,水变成了咸的原因是食盐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有咸味的物质4、(2010年烟台市)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5、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1)蔗糖放到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水变甜了;(2)冬天,铁路工人在铺铁轨时,经常在各段铁轨之间留一小段空隙,这是因为?(3)为什么气体易被压缩,固体不易被压缩?(4)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九、(教)学后反思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附录:实验探究一【探究实验的名称】铁树开花【探究实验的目的】探究微粒的特征【实验仪器、药品】铁树(铁丝+棉花团)、酚酞试剂、浓氨水、大烧杯、胶头滴管【实验步骤和分析】①向铁树上的棉花团滴加酚酞试剂,直至棉花团全部润湿。将此铁树单独罩在大烧杯内,观察铁树的颜色是否改变?实验现象: ②将滴满酚酞试剂的铁树与打开瓶盖的浓氨水一起罩在大烧杯内,观察铁树颜色的变化。实验现象: 。分析:这种变化是因为酚酞试剂和浓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产了一种新的物质。在这个过称中,酚酞试剂和浓氨水并没有接触到一起,只是被罩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却发生了化学变化,这说明了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 。【提示:酚酞试剂与浓氨水混合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实验探究二【探究实验的名称】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再分【探究实验的目的】探究微粒的大小【实验仪器、药品】高锰酸钾颗粒、水、研钵、钥匙、玻璃棒、烧杯【实验步骤和分析】试剂瓶内的高锰酸钾小颗粒是否可再分?请你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再分它,并进行操作。方法:________ 已呈粉末状的细小的高锰酸钾是否可再分?请你利用现有的仪器想办法再分它。方法:_______________ 用钥匙取米粒大小的量的高锰酸钾粉末于盛有水的烧杯内,用玻璃棒搅 拌,观察水的变化情况。实验现象:烧杯中无色的水变成了 。思考:高锰酸钾固体消失了吗? 。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它了?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 。实验探究三【探究实验的名称】水与酒精的等体积混合【探究实验的目的】探究微粒的特征【实验仪器、药品】酒精、水、玻璃管、胶头滴管、废液杯【实验步骤和分析】①取一只洁净的玻璃管,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一头,用胶头滴管向玻璃管内注入水(为方便同学们观察,已在水中滴入少量红墨水)。注入水的体积约占玻璃管体积的1/2。②再向这只玻璃管内注入酒精,直至注满这只玻璃管。观察此时玻璃管内液体的体积。③用手指将玻璃管的两头堵住,并且反复颠倒震荡试管,使水和酒精混合均匀。观察玻璃管内液体体积的变化。实验现象: 。思考:我们都知道同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如水与水混合或酒精与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液体体积等于混合前的液体体积之和。但为什么酒精和水混合后液体体积不等于混合前液体体积之和呢?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 。【提示:酒精和水在常温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