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学期实验1、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馒头片4片 水 烤箱实验过程:1将馒头片分别编号①②③④。2、将①②号馒头滴上几滴水。③④片馒头烤干。四片馒头都套上塑料袋。3、将①③号馒头放在阳台上,②④号馒头放在冰箱里。过几天观察现象。实验现象:①号馒头最容易发霉,其余的没有大的变化。实验结果: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2、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选择其中一个,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一包干燥剂实验步骤:1.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1号试管放干燥剂,2号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的一部分。实验现象:几天后,2号试管的铁钉生锈最多。结论:铁生锈需要水。3、惯性试验材料:棋子、尺子过程:把5个棋子摞起来,然后用尺子迅速击打下部的棋子,观察上面棋子的运动。实验现象: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去,而是竖直落回原地。结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就是惯性4、昼夜变化的原因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实验过程: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5、探究四季的成因材料:三球仪过程:1、转动三球仪,地球绕太阳公转。 2、观察:①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 ②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 程度有什么变化?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更替。6、月相变化模拟实验材料:电灯、皮球过程:1、电灯当做太阳,学生当做地球,皮球当做月球。 2、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结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戴着月球绕太阳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7、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材料:电灯、圆形小镜子过程:1、电灯当做太阳、小镜子当做月亮,你的眼睛视线与“太阳”和“月亮”大体在同一直线上。 2、面对太阳,当“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你在原地逆时针转动,当你的头部(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时,便发生了“月食”。 4、重复做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实验现象:“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结论: 略(分别答上日食的成因和月食的成因)。8、蜡烛的燃烧实验材料:火柴、蜡烛、硬纸片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把硬纸片放在火焰上方,距离火焰五厘米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火焰下面的固体蜡烛融化成液态。火焰上面的硬纸片,有黑色的烟灰。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9、静止和运动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墨水瓶、课本、橡皮、铅笔实验过程:1、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拉动课本并思考,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呢?实验结论: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10、葱叶结构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白纸、葱叶、钩码、支架实验过程:1、把葱叶放在支架上,在葱叶上放钩码,观察能放几个钩码把白纸放在支架上,在白纸上放钩码,观察能放几个钩码 把白纸卷成筒形放在支架上,在筒形纸上放钩码观察能放几个 实验现象:葱叶能放4个钩码,白纸能放1个钩码,筒形纸能放5个实验结论:筒形物体称重能力强11、植物的根向地性实验实验材料:4粒玉米种子,纸、培养皿、粘土实验过程:1、把玉米种子放到培养皿中,使玉米的尖朝向中心2、将湿纸巾盖住种子,封闭好培养皿 3、把培养皿立起来,用粘土固定好,放在温暖环境中 4、观察种子的生长方向实验现象:种子的根向地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12、牛奶变化实验实验材料:牛奶、四个玻璃杯,啤酒、醋、柠檬汁、盐实验过程:1、牛奶均分四份,倒入四个玻璃杯李2把啤酒、粗、柠檬汁、盐倒入牛奶中,搅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醋的有凝集物,加啤酒的成絮状,加盐的没有变化,加柠檬汁的有沉淀物实验结论:牛奶不能与醋、柠檬汁、啤酒混合,可以与盐混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