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移山 《 列子》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积累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阅读下列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寓言。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纪昌学射》。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注意正确读音)。 2.自读课文(放声朗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译读课文 再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识记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有不理解的词句与小组同学商量,都不理解的做上记号集体解答。当堂训练及课后作业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整理以下知识点: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通假字指通豫南 指: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返 (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 (聪明)一厝朔东 厝:措 (放置、安放)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他”: 惧其不已也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且”的用法1.副词,“将”:年且 九十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古今异义1.方七百里。2.聚室而谋。3.何苦而不平。4.达于汉阴。 河阳之北。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6.投诸渤海之尾。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虽我之死。 惧其不已。特殊句式甚矣,汝之不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何苦而不平?帝感其诚。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你太不聪明了!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愁什么挖不平呢?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品读,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理解寓意,感悟愚公精神,体会神话结尾的作用。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梳理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两山规模原因目的地点行动 愚公移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1. 朗读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其妻献疑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献:提出,不反对笑:讥笑君:是尊称残年:极端鄙视损:减少山之土“毁”“一毛”:拔根小草的力量也没有“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妻子的态度:关心智叟的态度:嘲讽对比 智叟自作聪明地指责愚公移山,愚公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 2. 朗读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智叟: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 坚持不懈对比写作手法:对比和衬托二山高峻衬托对比遗男热情帮助智叟顽固不化对比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衬托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移山艰巨智叟: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愚公: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理解寓意 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① 敢于迎接挑战;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③志当存高远;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⑤团结就是力量;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愚公精神的赞美。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所有的神话和寓言,在“科学”的手术刀下,都经不起解剖。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去香港某大学座谈时,直言自己的文学、世界观与神话是分不开的,然而一位女生咄咄逼人地提问:“来自东北的女作家,你讲得太夸张了吧,狐狸怎么能开口说话呢?再说了,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这些神话都是糊弄人的,有什么意义呢?” 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这样的寓言故事吗?拓展延伸 也许,故事不足为信,但我们要传承故事中所包含的精神。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富强。 1.完成课后小练笔。。 2.《练习册》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愚公移山1.ppt 江涛-愚公移山.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