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九年级社会法治试卷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25小题。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中国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是因为A.主张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朝统治B.首次提出“创立民国”思想C.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D.此后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 )2.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开展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①交战的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②战争深层次的原因是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③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1941年6月22日3时30分,德军在东线从黑海至波罗的海的整个正面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长的告德国人民书中力图向德国人民和全世界解释这一新冲突的必要性。“这一新冲突”是指A.突破马奇诺防线B.德国空袭不列颠C.太平洋战争爆发D.苏德战争的爆发()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7.今年是北京大学办学120周年。下表中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1912年北京大学北平1937年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长沙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A.专制瓦解B.外来侵略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8.历史谱写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②“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④“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9.某《宣言》指出,全中国的民众对于国民党的统治,再不能有丝毫的幻想了,“对日宣战”在国民党统治下,是不可能的。《宣言》号召全中国民众必须坚决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工农民众自己的政权,创造出工农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日本帝国主义举行民族的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和统一。这份《宣言》最可能是A.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C.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宣传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10.1948年底,蒋介石在某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11.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这“信心”来源于①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坚定意志②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③人民军队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支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党的十九大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从2020年到2035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业强国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国应该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坚持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④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防止学生欺凌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但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为此①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政府要强化工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履行职能③学习要加强教育和监管,做到严格执法④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5.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实事产生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网上公开票选。这生动诠释了①民主监督与时俱进②民主决策科学有序③民主选举公开公正④民主意识日益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示我们,厉行法治要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法治精神②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④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近年来,浙江大力开展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在全国率先启动涉及全省范围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172个重点村、868个一般村量身定制了保护利用项目。这是因为①古村落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②古村落蕴藏着深厚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古村落等中华文化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④古村落等中华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1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体现了①共同富裕的要求②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的木卡姆艺术濒于灭绝。如今,得益于国家的扶助,它不仅在新疆全区广泛传唱,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事实说明我国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坚持民族互助的原则()20.建国7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对这条“正确道路”概括最准确的是A.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B.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C.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九年级社会法治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次12345678910答案题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材料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首先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1)材料一青年学生首先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史实印证“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一观点。(6分)(3)材料一学生们身上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动容,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和平建设的今天,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应当如何继承这种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1漫画①单打独斗漫画②狼狈为奸(1)漫画反映时代状况。请分别说明漫画①②当时世界面临着怎样的状况。(4分)材料2图一图二注:图一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二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2)根据图一和图二,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8分)材料3对于战争来说,新式的先进武器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新式的先进武器是万万不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战壕和机枪群为基础的防守证明优于进攻,因此一战主要以阵地僵持战为主,一战期间,防守的武器优于进攻武器,新发明的冲锋枪、火炮、毒气、战列舰的成熟,主导了战局。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情况就逆转过来了,新式的坦克、飞机、航母、潜舰为主的陆海空新式武器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主导了战局,这一时局被证明是进攻强于防守。(3)根据材料3,你认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什么?为什么?(4分)23.(10分)先进人物承载历史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陈独秀梁启超)(1)组图中的人物为探索近代中国出路做出了不懈努力。在20世纪20年代前,他们的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按照他们学习西方的大致轨迹,图中空白处放谁的照片最为合适,简要说明理由。(4分)材料二: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日子里,抛弃了国外的一切,毅然回到祖国;始终坚守教师本分,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从2009年到2017年,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的技术空白。(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黄大年最让你感动的优秀品质是什么?为什么?(6分)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外商投资法草案启动修法研究,2015年后草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协会和企业的意见。2019年3月由全国人大投票通过。材料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一代代壮乡几女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奋进,从保障温饱到消除绝对贫困,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南疆翻天覆地的巨变。60年来,广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区GDP总量达20396亿元,是1958年的832倍;财政总收入由1958年的4.6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604.32亿元,年均増长11.3%(1)材料一中外商投资法的制订过程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4分)25.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们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历经战争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完成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习近平(1)写出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标志性事件,分析该事件对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的意义。(3分)材料二:材料三:以下某高铁试运行后,乘客们在某微博上的反馈。(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说明实现中国梦前景光明。请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9分)(要求:逻辑严谨,论证严密。)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独立作业试卷答案一、选择题题次12345678910答案DCDDDCBABC题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DCBBABD二、材料题21.(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分)(2)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体现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2分)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体现它以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2分)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体现它以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2分)(3)爱国主义(1分)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任选3点,给3分)22.(1)漫画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分)漫画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缔结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轴心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1分)法西斯国家为进一步扩大战争做好了准备。(1分)(2)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2分)中国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1945年苏军开赴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2分)(3)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1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任选2点,2分)加快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分)23.(1)孙中山。(1分)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创办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后任总理,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任选3点,给3分)(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爱国”、“敬业”、“奉献”、“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主题来谈,言之有理均可给分。本题采意给分,标准如下。第一层次,0分,说不出优秀品质,或者说出的优秀品质与材料无关;第二层次,1-2分,能说出优秀品质,但无法说明理由或理由与品质不匹配;第三层次,3-4分,能说出优秀品质,结合课本知识分析理由但不能结合材料;第四层次,5-6分,能说出优秀品质,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展开分析,语言流畅,逻辑严谨。24.(10分)(1)全国人大拥有立法权、我国坚持民主立法、体现了我国协商民主的特色、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分,任答两点即可)(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各族人民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任选2点,给4分)25.(1)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意义: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从这一刻起,中华民族朝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若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保障”)。(2分)(2)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就任选2点,给2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扶贫工作依然艰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问题任选2点,给2分)所以,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梦仍然任重道远。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