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2篇课文。这2篇课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的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海上日出 2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4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记金华的双龙洞 2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习作例文 1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 2 1.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16海上日出?教学目标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 “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重点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和会写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教学时强调“刹、紫、范”的读音,指导“镶、紫”的书写顺序,“镶”不要多笔少画。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品读感悟、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品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3.表达运用。仿照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去描写日落的景象。?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 “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引入课题,简介背景1.游戏导入。(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灿烂 目不转睛(2)师引导:同学们,看到这2个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些画面?(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示例1:看到“灿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夜空中绽放的美丽的烟花。 示例2:看到“目不转睛”,我就想起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魔术表演,生怕错过了哪个细节的样子。2.导入课题。(1)(板书:日出)师:看到日出,你又会想到哪些画面?(2)示例:我想到了绚丽的朝霞,还有从地平线上慢慢升起的太阳。3.出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1)师完整出示课题。(板书:海上日出)(2)生齐读。(3)师述: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虽不能亲眼看到画面,但我们可以透过语言文字,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领略海上日出的美丽与神奇。(4)背景简介。(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借助词语想象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简要介绍创作背景,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兴趣。板块二 识记字词,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师出示自读要求。(1)读一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2)画一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2.检查自读情况。(1)师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①师指名读生字、词语,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努、刹、镶、紫、荷”五个字的读音。其中,“荷”在课文中读“hè”,可组词“负荷”,它还有一个读音是“hé”,可组词“荷花”。②全班齐读。③师指导识记字形,重点指导书写“范、镶”。 a.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范”字,提醒生:“范”字上下结构,草字头。“范”组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b.“镶”字笔画比较多,师重点指导右边“襄”的书写。(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理解字义。(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阳的光芒)替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用其他字替换句中的带点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嵌、贴)?用带点字说一句话。(示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④理解“一刹那”。师:它的近义词有哪些?(预设: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一瞬间)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把这些生字词语送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2)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海上日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美丽、漂亮、神奇、壮观、壮丽)(3)师: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预设:第2~5自然段)(4)课件出示几种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课件出示: 一般天气情况下的日出。?特殊天气情况下的日出。?多云时的日出。4.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不但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还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轻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朗读。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画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对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要传授识记方法,教学多音字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区分。第2课时1.引导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入新课,明确中心1.导入新课。(1)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非常会朗读,读出了许多的感受,那么巴金先生在欣赏完海上日出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在那苍茫的大海上,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看着这样的景象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海上日出》。(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找中心句。(1)生听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在文中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语句并画下来。(2)生交流。(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①指导朗读。a.师:作者欣赏完海上日出后,情不自禁地说——b.生齐读: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c.板书:伟大的奇观。②理解句意。a.师:“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罕见的、特殊的)b.师:“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是什么意思?(师指名回答)(预设:罕见的景象)c.明确写法。师: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反问)师:你能换一种说法吗?(预设: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d.“这”指的又是什么?(预设:海上日出)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即作者的感受,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板块二 品读课文,感悟“奇观”1.品读课文。(1)师: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细细地品读课文。(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请在课文中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请在书中的空白处简单记下你的感受,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你画出的句子。?可以和同伴交流你的感受。(3)生自学课文。2.交流第2自然段,感受日出是伟大的奇观。(1)师: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预设:“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天空中颜色和光线的变化让我感到这是伟大的奇观。(2)课件出示句子。①师指名读句子。②师:与原文对照,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少了“转眼间”和“慢慢地”)(3)课件出示句子。①师:少了这两个词行不行?为什么?(生自由交流)示例:“转眼间”写出了日出前天空颜色变化的速度快,“慢慢地”是指红霞扩散的速度慢。②师指导朗读:既然颜色的变化有快有慢,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速度也应该是有变化的。(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评价)③想象画面。师:透过文字,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生合作交流)示例:那浅蓝的天空和慢慢扩大的红霞,让我感到这时的天空就好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④师小结写法: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作者抓住了天空颜色和光线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板书:颜色 光亮 变化)⑤师生合作朗读,体会心情。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以及那越来越亮的光,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师:通过“不转眼”你能体会到什么?生:作者期待、盼望的心情, 生怕错过日出的任何一个时刻。师:是啊,此时,我们和作者的心情是一样的。3.交流第3自然段,感受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1)师引导: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能从哪里读出太阳上升时艰难吃力的样子?(生自由读)①生回答。预设1:从“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可以看出太阳上升得很艰难、很吃力。预设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上升得很不容易。让我感到太阳就像一个背着重重的背包在爬山的人,虽然很吃力,但仍坚持不懈地往上爬。②师小结写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语言更优美,而且更生动地描绘出太阳冲破重重阻力,坚持不懈,艰难上升的情景。(2)师: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①预设:从“冲破了、跳出了”我感受到太阳刚出来时缓慢上升的情景,也读出了作者见到日出时那种喜悦的心情。②指导朗读。师:你们能透过文字去体会作者的心情,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一起读出自己的体会吧!(3)师:再想一想,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日出时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①生交流:露出小半边脸的太阳虽然很红,却没有亮光。跳出海面的太阳变成了深红色,而且发出夺目的亮光。太阳的颜色和光的变化让我感受到日出时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②师小结写法:作者在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时,同样抓住了颜色和光的变化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③生观看日出视频,边欣赏边听师配音朗读第3自然段。④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全班齐读。4.交流第5自然段,感受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1)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师:谁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2)生交流。(课件出示课文描写的画面)示例1:“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这句话让我感受到黑云虽然遮住了太阳,却遮不住太阳的光芒。示例2:“染成”让我觉得阳光就像画家,把天空描绘得绚丽多彩,这种比喻很生动。5.交流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段落)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预设:我从“直射到”一词感受到太阳光的无穷威力,它能穿透云层,形成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这种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只有在欣赏海上日出时才会领略到呢!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6.刚刚我们和巴金先生一起欣赏了海上日出,此刻你想说什么?(1)示例: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2)师小结:是啊,无论是晴天时的日出,还是有云时的日出,都是那样的美丽神奇,那样的伟大壮观,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3)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这是很伟大的奇观”?预设:因为反问的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句话。【设计意图】从课文出发,紧紧扣住重点词句,挖掘学生的潜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把内在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板块三 配乐朗读,总结写法师过渡: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请一名同学伴随着美妙的乐曲声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海上日出那一幅幅美丽而神奇的画面。1.师配乐,指名朗读课文。2.总结写法。(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2)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引导:文章写得这样生动,其实是有秘诀的。你找到秘诀了吗?预设:“常常早起”说明作者长时间观察海面上的景象。(3)师:作者在描写日出经过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预设: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4)师小结:要想写好景物,就要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真情实感。【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想象思维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给学生写好景物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晰。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环节。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重点是体会作者在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的日出景象。文章语句优美,是学生朗读、体会、积累的好资料。学习课文时,教师安排学生自学体会、朗读语句,以读为主,在读中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一学习活动的安排,类文链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品词、品句的能力。语文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运用语言。学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出本课语言的妙处。这样进行教学与新课标的精神是相符的。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自学、交流,畅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灿烂目不转睛 看到这两个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些画面?日出看到“日出”,你又会想到哪些画面?16 海上日出 课文选自中国作家巴金的《海行》。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法国邮船“昂热号”去法国巴黎留学,他把沿途的见闻都记录了下来,本文写的是船行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读一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画一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扩大 范围 努力 一刹那 灿烂 交替 镶边 紫色 不仅 负荷kuò fàn nǔ chà làn tì xiānɡ zǐ jǐn hè字词学习结构:部首:组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fàn范上下艹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结构:部首:xiānɡ镶左右钅太阳的光芒替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用其他字替换句中的带点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嵌、贴)用带点的字说一句话。 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一刹那它的近义词有哪些?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一瞬间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说一说:海上日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美丽、漂亮、神奇、壮观、壮丽第2~5自然段一般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晴朗的特殊天气情况下的日出多云时的日出第2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许多的感受,那么巴金先生在欣赏完海上日出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在那苍茫的大海上,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看着这样的景象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海上日出 听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在文中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语句并画下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奇”是什么意思?罕见的、特殊的。 “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是什么意思?罕见的景象。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你能换一种说法吗?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这”指的又是什么?海上日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请在课文中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请在书中的空白处简单记下你的感受,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你画出的句子。可以和同伴交流你的感受。 朗读课文,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与原文对照,你有什么发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少了这两个词行不行?为什么? “转眼间”写出了日出前天空颜色变化的速度快,“慢慢地”是指红霞扩散的速度慢。透过这段文字,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那浅蓝的天空和慢慢扩大的红霞,让我感到这时的天空就好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小结写法 作者抓住了天空颜色和光线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颜色 光亮 变化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通过“不转眼”你能体会到什么? 作者期待、盼望的心情。生怕错过日出的任何一个时刻。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你能从哪里读出太阳上升时艰难吃力的样子?小结写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语言更优美,而且更生动地描绘出太阳冲破重重阻力,坚持不懈,艰难上升的情景。 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再想一想,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日出时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小结写法 作者在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时,同样抓住了颜色和光的变化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欣赏日出视频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谈谈你的感受。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小结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因为反问的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配乐朗读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一名同学伴随着美妙的乐曲声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海上日出那一幅幅美丽而神奇的画面。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常常早起”说明作者长时间观察海面上的景象。 作者在描写日出经过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时间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小结 要想写好景物,就要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真情实感。海上日出总述:时间、地点分述晴天时的日出过程有云时的日出景色总结:伟大奇观热爱自然奋发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海上日出【教案匹配版】推荐?.ppt 16海上日出教案.doc 《海上日出》视频.mp4 海上日出·配乐朗读.mp3 范.wmv 镶.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