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细胞(第一课时——理论部分)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本节内容相对较多,共分为三个课时。前几章节已经学习了生物、生物的分类以及生物体的宏观结构,本节内容是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来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接上节课的生物体构造,并为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一节内容做铺垫。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虽听到过细胞,但一般没有实际观察过细胞,对微观的细胞了解甚少。七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生命的奥秘充满了兴趣,有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利用学生的探究热情,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细胞的发现史以及细胞学说的内容。了解细胞形状的多样性,能够知道其形状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了解细胞的大小以及其分裂、生长的能力。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够区分动植物细胞。理解细胞是由生物体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思考、自学、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以及热爱生命、大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对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同时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定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设疑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主导)学生活动(主体)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体的结构,观察课件上的两张图,回忆一下可以将动植物个体分为哪几部分。教师理答并继续提问:如果将一条根无限地切割,最后会是什么东西呢?根是否由某种更细微的物质构成?学生观察图片、回忆并进行回答。学生思考,并带着这个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二、细胞的发现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发现2.细胞学说的建立生活中有些物质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必须借助仪器——显微镜进行细致地观察。早在17世纪前,人们就试图回答植物和动物的组成,但受观察工具的限制,一直无法得出精确的结论,直到1590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但放大倍数只有几十倍直到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制造出能够放大270倍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将之命名为细胞。19世纪4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分别对大量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细胞学说”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学生阅读理解课本90页,感受科学发展的不易。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课本100页的小资料,对细胞学说有进一步的认识。二、细胞的形状教师展示课件上的图片----植物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2分钟。2分钟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进行适当引导。教师讲解:通过观察上诉图片我们可以发现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它的形状跟功能是相适应的。如圆盘状的红细胞,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长纤维状的肌肉细胞有利于收缩与伸张……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细胞的图片,思考讨论其特点,之后尝试回答。三、细胞的大小看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图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细胞的具体大小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讲解: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直径为10~50微米,而细菌细胞直径一般只有1~2微米。再次设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什么细胞吗?理答后再做详细讲解: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蛋黄,直径有75000微米,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直径只有0.1~0.3微米。接着展示相关图片。学生感到疑惑,回忆上诉图片并没有直接展示细胞大小,带着好奇心继续倾听据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回答,答案可能有鸵鸟蛋、鸡蛋等等学生观看图片,对细胞的大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师展示两张清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或者不同的地方。开始思考两分钟。教师理答后开始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植物细胞均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其中细胞核:近似球形的结构,内含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密切相关。细胞膜:是细胞外面一层极薄的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质: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粘稠状物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壁:植物、真菌和细菌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学生看着图片,独立思考。之后试着回答。可能答案:这两个细胞里面都有圆状的核;最外层都有薄薄的膜;两张图片膜的数量不同,第张图有2层膜,另一张图只有一层薄膜。学生阅读课本94~96页,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进一步地体会。五、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知道了细胞的结构之后,我们再看几幅图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个很小的细胞能够长成很大的个体,这说明细胞具有哪些功能呢?教师理答后开始详细讲述细胞的分裂、生长功能,演示课件的相关内容。学生开始思考并尝试回答:说明细胞具有分裂的功能;细胞可能具有生长的能力……学生通过ppt的演示,结合实际,知道了细胞的分裂、生长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特殊的生物(病毒)像上面提到的动植物这些多细胞生物是有多种多样的细胞构成的,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实现多细胞生物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那单细胞生物又是怎么样的呢?它们是否也具有生命的一切基本特征?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下面的课程。教师展示草履虫图片,分析其各个结构功能并得出结论: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也能进行摄食、运动、排出废物以及生长发育。说明单细胞生物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具备了生命的一切基本特征。但是有一类生物比较特殊,那就是病毒(展示图片)它有遗传物质,但没有细胞结构,只能进入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学生在观看草履虫图片的同时倾听教师分析,从而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单位这一定义。小结这节课的内容也告诉我们: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倾听的同时回忆以上内容并进行总结。七、板书设计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2.细胞的形状及其功能间的关系。3.细胞的大小。4.细胞的结构、功能。5.细胞的分裂和生长。6.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