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共1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常见的新型玻璃,通过化学方法可将用途小的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3.通过对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二、问题导学:1.硅酸盐材料:玻璃(1)原料: 石英砂 、 纯碱 、 石灰石 。(2)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O3 + SiO2 高温 CaSiO3 + CO2↑;Na2CO3+ SiO2 高温 Na2SiO3 + CO2↑2.有机高分子材料 不同的塑料就是由不同的 小分子 聚合成 大分子 而形成的。被誉为“塑料王”的 聚四氟乙烯 、“ 特氟隆 ”耐腐蚀和摩擦系数非常小,常用来制造容器、管道、阀门等。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性质 的材料按一定方式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 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如玻璃钢是在 塑料 中加入 玻璃纤维 制成的。三、学情诊断:【诊断1】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答案】A【诊断2】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了解可降解塑料和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纸类 C.金属 D.玻璃【答案】A2. 原来,制作透明板的材料是特殊的 ( )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天然橡胶【答案】C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存在错误的是( )A.空气、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 B.塑料、包装泡沫、棉布都属于合成材料C.蚕丝、羊毛、麻都属于天然材料 D.甲烷、乙醇、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答案】B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石油、生铁都是混合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塑料、包装泡沫都属于合成材料,棉布属于天然材料 (?https:?/??/?www.baidu.com?/?s?wd=%E5%A4%A9%E7%84%B6%E6%9D%90%E6%96%9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原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蚕丝、羊毛、麻都是天然存在的,都属于天然材料 (?https:?/??/?www.baidu.com?/?s?wd=%E5%A4%A9%E7%84%B6%E6%9D%90%E6%96%9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甲烷、乙醇、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板 ⑤羊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答案】B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 尼龙衣料比纯棉衣料透气性好C. 合成橡胶可用于制作汽车轮胎 D.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答案】B6.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答案】C7.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如图5)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碳索纤维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_ _。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3)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图6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 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_ 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答案】(1)合成材料;(2)ABC;(3)C2H6O+3O2点燃2CO2+3H2O;(4)吸附,物理变化八、节评反思: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共1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常见的新型玻璃,通过化学方法可将用途小的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3.通过对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二、问题导学:1.硅酸盐材料(1)原料: 、 、 。(2)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有机高分子材料 不同的塑料就是由不同的 聚合成 而形成的。被誉为“塑料王”的 、“ ”耐腐蚀和摩擦系数非常小,常用来制造容器、管道、阀门等。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材料按一定方式 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如玻璃钢是在 中加入 制成的。三、学情诊断:【诊断1】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诊断2】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了解可降解塑料和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纸类 C.金属 D.玻璃2. 原来,制作透明板的材料是特殊的 ( )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天然橡胶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存在错误的是( )A.空气、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 B.塑料、包装泡沫、棉布都属于合成材料C.蚕丝、羊毛、羽绒都属于天然材料 D.甲烷、乙醇、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板 ⑤羊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 尼龙衣料比纯棉衣料透气性好C. 合成橡胶可用于制作汽车轮胎 D.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6.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7.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如图5)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碳索纤维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_ _。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3)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图6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 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_ 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八、节评反思: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6-2《化学与材料研制》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6-2《化学与材料研制》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