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学会提出问题,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二、问题导学:1.阅读课本9-10页想想,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学好化学:一、从问题开始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1.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2.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3.学会质疑,对现成的结论不能轻信;4.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5.对任何事物都要认真思考其现象,提出本质的问题。……2.阅读课本11-12页,思考:科学探究的环节主要包括哪些? 3.设计实验的时候应考虑哪些问题?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实验所需成本,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三、学情诊断:【诊断1】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答案】C【诊断2】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答案】A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答案】B2.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答案】C3.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答案】C4. 当你走在一条小河边,看到河水变黑、发出刺鼻的臭喂时,你可以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参考】为什么会变黑,使它变黑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变臭,使它变臭的物质是什么? 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初步学习“活动反思”的方法,学会反思实验方案及其过程学会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二、问题导学:4.我们为什么应该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常言道“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同样重要,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通常可从以下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5.阅读课本12页的实验报告,看看应该怎样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反思总结三、学情诊断:【诊断3】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答案】D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答案】B6.一元的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答案】A7.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做出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水蒸气 C.可能是对身体无害的气体 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答案】D8.蜡烛刚熄灭时,烛芯会冒白气,根据你的经验推测,白气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石蜡蒸汽 D.碳黑固体【答案】C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 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3. 学会提出问题,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二、问题导学:1.阅读课本9-10页想想,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2.阅读课本11-12页,思考:科学探究的环节主要包括哪些?3.设计实验的时候应考虑哪些问题?三、学情诊断:【诊断1】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诊断2】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2.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3.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4. 当你走在一条小河边,看到河水变黑、发出刺鼻的臭喂时,你可以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4. 初步学习“活动反思”的方法,学会反思实验方案及其过程5. 学会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二、问题导学:4.我们为什么应该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5.阅读课本12页的实验报告,看看应该怎样写实验报告。三、学情诊断:【诊断3】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6.一元的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7.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做出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水蒸气 C.可能是对身体无害的气体 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8.蜡烛刚熄灭时,烛芯会冒白气,根据你的经验推测,白气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石蜡蒸汽 D.碳黑固体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