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共2课时)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分组体验原子结构的发现史,总结原子的特征、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氢原子除外)构成的;增强对科学家研究的认同感,激发探究的热情,培养质疑、反思的精神;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学会动手制作一些“简易”作品,初步展示科学探究成果;3.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推证“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重点)4.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初步认识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5.通过对分子、原子、离子关系的梳理,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加深对原子“基本性”的认识,逐渐形成微粒观。二、问题导学:1.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在200多年前,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 英国-道尔顿 提出“原子不可再分”。1897年, 英国汤姆森 发现了电子,从此,人们认识到原子可以再分。1911年, 卢瑟福 通过 α粒子轰击金箔 实验,提出了现在原子的结构。(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大多数的α粒子 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方向 ;一小部分的α粒子 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极少数的α粒子 被反弹回来 。(3)结构: 质子 (带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 电) 中子 ( 不带电 ) 原子 核外电子 (带 负 电荷)(4)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2.原子中的联系(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 (核电荷数)(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核外电子数 (5)(6)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分组体验(1)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各小组分工协作,交流预习和微课学习情况,将内容简要记录在下表中!)组别 科学家姓名及其研究内容 学习内容(简要)第 组 (2)展示成果:(各个小组横向合作,相互展示探究过程、创意作品等,共享学习的成果!)(3)敢于向科学家质疑(每个小组梳理原子结构发现史的学习疑问,并小组内研讨后,在课堂上提出。) 原子能不能再分? 、 比原子更小的粒子是什么? 2.讨论交流(1)小组混合学习:(课后相互交换学习单,各小组收集原子结构发现史5张学习单后,小组集体学习,分别讨论小组在课堂上提出的本节学习问题)(2)要点辨析用微粒观看待这些问题:(重点是卢瑟福的实验过程及其现象描述、解释)分子有哪些性质,原子也有这样的性质吗?(学法指导:建议每个小组分工负责,绘制一张原子特征“思维图”及其生活中的实例,课后张贴在班内。)你能描述一下汤姆森的猜测—“葡萄干布丁”模型吗?他发现了各种原子中共有的粒子: 电子 ;因为原子呈电中性,所以推测: 原子中存在更小的粒子,原子就是可分的。 在卢瑟福实验中,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生了哪三种情况?如何解释? 1大多数的α粒子 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方向 ;原子不是实心体,内部有空隙,原子间有空隙,α粒子直接从空隙穿过。2一小部分的α粒子 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因为原子核带正电。3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你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O(氧原子)吗? 各部分表示什么含义?氧原子是8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质子和中子、电子的质量一样大吗?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什么上?不一样大,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学情诊断:1.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自己的“原子结构发现史”吗?【参考如下】2.查看课本p52“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得出那些结论?【信息】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名称,符号,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结论】在原子中: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阅读课本p55“原子的稳定结构”,判断 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这三种元素为氧,氯,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7,1;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分别是容易得到2个,1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4.理解课本p56卡通图片,请你讲述或者表演、体验:氯离子和钠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过程! 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分子、原子、离子三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逐步形成微粒观: 分子 原子 离子不同 相同 联系 【分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https:?/??/?www.baidu.com?/?s?wd=%E5%8C%96%E5%AD%A6%E6%80%A7%E8%B4%A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 原子与离子的联系: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变成原子,阳离子得电子变成原子。【小结】分子、原子,离子的共同点,都是微粒分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很多单原子分子,原子=分子,例如惰性气体,金属等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中性,单个原子或者多个原子组成分子,多个分子再形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离子,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之分,均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是原子的游离状态,比较活泼的元素,可形成离子,如第1,2,6,7主族的元素等等。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自选检测类型:【A型】、【B型】、【AB型】(均限时5分钟)【A组】(基础性检测)要求所有组员都参加完成。 【B组】(灵活性检测)不建议各组的所有组员都选做! 【A组】1.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 道尔顿B. 玻尔C. 汤姆森D. 卢瑟福【答案】C【解析】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故A错误.B、玻尔提出了玻尔原子理论,故B错误; C、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确认电子是组成原子的成分,故C正确;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故选C.2.在原子中不一定含有的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答案】B【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的原子中无中子,如氢的一种同位素氕,它只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故选B.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除外)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答案】B【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由于电子质量是原子核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B。 4.右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C【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 由题目中的 “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根据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了解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等问题. 【解答】 A 、根据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故 A 正确; B 、由题目中的 “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2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 B 正确; C 、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 ,而非 2 ,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失去,故 C 错误; D 、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为镁原子与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其化学性质不同,故 D 正确. 故选 C . 【点评】 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B组】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答案】D【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核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6%A0%B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所带的正电荷 (?https:?/??/?www.baidu.com?/?s?wd=%E6%AD%A3%E7%94%B5%E8%8D%B7&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 (?https:?/??/?www.baidu.com?/?s?wd=%E8%B4%9F%E7%94%B5%E8%8D%B7&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数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B正确;C、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 (?https:?/??/?www.baidu.com?/?s?wd=%E8%B4%A8%E9%87%8F%E6%AF%94&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电子的质量大得多,故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故C正确;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离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也能变成原子,故D错误;故选D.6.右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填编号)。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 ③中子数 ④电子层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答案】11,③【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所以质子数也为11个.而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7%BB%93%E6%9E%84%E7%A4%BA%E6%84%8F%E5%9B%BE&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得不出中子数,所以不能得出相对原子质量.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和 个电子。【答案】3;22;22.【解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共 (?https:?/??/?www.baidu.com?/?s?wd=%E4%B8%AD%E5%85%B1&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有3个原子,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6%A0%B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所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核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6%A0%B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一个氧原子 (?https:?/??/?www.baidu.com?/?s?wd=%E6%B0%A7%E5%8E%9F%E5%AD%9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质子数 (?https:?/??/?www.baidu.com?/?s?wd=%E8%B4%A8%E5%AD%90%E6%95%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为8,两个氧原子 (?https:?/??/?www.baidu.com?/?s?wd=%E6%B0%A7%E5%8E%9F%E5%AD%9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就为16个,一个碳原子 (?https:?/??/?www.baidu.com?/?s?wd=%E7%A2%B3%E5%8E%9F%E5%AD%9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有6个质子,所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共 (?https:?/??/?www.baidu.com?/?s?wd=%E4%B8%AD%E5%85%B1&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有22个质子,在一个分子中有多少个质子就有多少个电子,因为整个分子不显电性.故答案为:3;22;22.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6.认识一种表示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7.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8.初步认识科学计量的方法。二、问题导学: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EQ \f(某原子的质量, 碳-12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三、学情诊断:【诊断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这表示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g B.镁原子的质量是碳原子的24倍C.镁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的24倍 D.镁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答案】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8%B4%A8%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8%B4%A8%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的的比值,可知选项A说法不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 (?https:?/??/?www.baidu.com?/?s?wd=%E5%8E%9F%E5%AD%90%E8%B4%A8%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的24倍,可知选项B说法不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的24倍,故选项C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不能反应其质子数为24,可知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C. 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们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钙原子的质量是6.64×10-26kg,则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A.6.64×10-26kg B.3.33 C.40g D.40【答案】D2.许多同学在认识了分子、原子以及原子的构成后,对微观的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金属,金属又是由金属原子直接构成的,铁和铜就是常见的两种金属。①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哪一个质量大一些?有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铜块,谁含有的原子多一些?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出来?【答案】铜原子;铁块含有的原子多一些。【解析】(1)比较铁和铜相对原子质量大小 大的质量大(2)铁 因为相同原子个数的铁和铜质量是铜大于铁(64>56)②如果需要铁原子的实际质量,而你现在只能查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C—12原子质量的1/12是1.667×10-27 kg。请你通过计算求解。【答案】9.296×10-26kg【解析】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碳12原子质量的是1.66×10-27 kg,设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56,x=9.296×10-26kg.答: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9.296×10-26kg.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 1 0 1 1碳原子 6 6 6 12氧原子 8 8 8 16钠原子 11 12 11 23铁原子 26 30 26 56⑴ ;⑵ ;⑶ ;⑷ 。【答案】(1)原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3)数值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4)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示例和本表中的数据,观察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故答案为:原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数值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e失e失e得e2 8 1+11+826287+17+X 2 8 1PAGE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共2课时)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分组体验原子结构的发现史,总结原子的特征、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氢原子除外)构成的;增强对科学家研究的认同感,激发探究的热情,培养质疑、反思的精神;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学会动手制作一些“简易”作品,初步展示科学探究成果;3.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推证“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重点)4.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初步认识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5.通过对分子、原子、离子关系的梳理,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加深对原子“基本性”的认识,逐渐形成微粒观。二、问题导学:1.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在200多年前,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 提出“原子不可再分”。1897年, 发现了电子,从此,人们认识到原子可以再分。1911年, 通过 实验,提出了现在原子的结构。(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大多数的α粒子 ;一小部分的α粒子 ;极少数的α粒子 。(3)结构: (带正电荷) 原子核(带 电) 中子 ( ) 原子 (带 电荷)(4)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2.原子中的联系(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核电荷数)(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5)(6)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分组体验(1)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各小组分工协作,交流预习和微课学习情况,将内容简要记录在下表中!)组别 科学家姓名及其研究内容 学习内容(简要)第 组 (2)展示成果:(各个小组横向合作,相互展示探究过程、创意作品等,共享学习的成果!)(3)敢于向科学家质疑(每个小组梳理原子结构发现史的学习疑问,并小组内研讨后,在课堂上提出。) 、 2.讨论交流(1)小组混合学习:(课后相互交换学习单,各小组收集原子结构发现史5张学习单后,小组集体学习,分别讨论小组在课堂上提出的本节学习问题)(2)要点辨析用微粒观看待这些问题:(重点是卢瑟福的实验过程及其现象描述、解释)分子有哪些性质,原子也有这样的性质吗?(学法指导:建议每个小组分工负责,绘制一张原子特征“思维图”及其生活中的实例,课后张贴在班内。)你能描述一下汤姆森的猜测—“葡萄干布丁”模型吗?他发现了各种原子中共有的粒子: ;因为原子呈电中性,所以推测: 在卢瑟福实验中,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生了哪三种情况?如何解释? 你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O(氧原子)吗? 各部分表示什么含义?质子和中子、电子的质量一样大吗?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什么上?学情诊断:1.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自己的“原子结构发现史”吗?2.查看课本p52“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得出那些结论?3.阅读课本p55“原子的稳定结构”,判断 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4.理解课本p56卡通图片,请你讲述或者表演、体验:氯离子和钠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过程!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分子、原子、离子三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逐步形成微粒观: 分子 原子 离子不同 相同 联系 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自选检测类型:【A型】、【B型】、【AB型】(均限时5分钟)【A组】(基础性检测)要求所有组员都参加完成。 【B组】(灵活性检测)不建议各组的所有组员都选做! 【A组】1.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 道尔顿B. 玻尔C. 汤姆生D. 卢瑟福2.在原子中不一定含有的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除外)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4.右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组】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6.右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填编号)。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 ③中子数 ④电子层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和 个电子。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6.认识一种表示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7.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8.初步认识科学计量的方法。二、问题导学: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EQ \f(某原子的质量, 碳-12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三、学情诊断:【诊断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这表示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g B.镁原子的质量是碳原子的24倍C.镁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的24倍 D.镁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们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钙原子的质量是6.64×10-26kg,则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A.6.64×10-26kg B.3.33 C.40g D.402.许多同学在认识了分子、原子以及原子的构成后,对微观的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金属,金属又是由金属原子直接构成的,铁和铜就是常见的两种金属。①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哪一个质量大一些?有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铜块,谁含有的原子多一些?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出来?②如果需要铁原子的实际质量,而你现在只能查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C—12原子质量的1/12是1.667×10-27 kg。请你通过计算求解。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 1 0 1 1碳原子 6 6 6 12氧原子 8 8 8 16钠原子 11 12 11 23铁原子 26 30 26 56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⑴ ;⑵ ;⑶ ;⑷ 。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e失e失e得e2 8 1+11+826287+17+X 2 8 1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3-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3-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