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有关计算。(重点)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二、问题导学:1.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比,计算方法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的比值。2.解题思路 阅读课本P111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注意事项: (1)解题步骤:简记为“解、设、方、关、比、式、答”; (2)解题格式要规范:①已知量和未知量一定要找正确,不能张冠李戴;②“设”时不要带单位,例如:“设需××的质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 g”;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单位一定要对应,要带单位列比例式;④解出的答案要带单位,有效数字要正确(一定要按题目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或无要求时与题目所给有效数字相同);【例题】计算18kg水完全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 三、学情诊断:【诊断1】8.4g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Fe3O4?同时消耗多少克O2?【答案】生成11.6g克Fe3O4,消耗3.2g氧气【解析】设可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3Fe+2O2点燃Fe3O4168 64 2328.4g y x168/232=64/y=8.4g/x解得x=11.6g,y=3.2g答:生成11.6g克Fe3O4,消耗3.2g氧气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4g氢气和34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水的质量为( )A.38g B.36g C.34g D.240g【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时质量比=(2×2):32=1:8,因此4g氢气完全燃烧只能消耗32g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https:?/??/?www.baidu.com?/?s?wd=%E8%B4%A8%E9%87%8F%E5%AE%88%E6%81%92%E5%AE%9A%E5%BE%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4g+32g=36g故选B.2.在两份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后发现金属剩余且质量是铁大于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是( )A、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多 B、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多 C、两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发现锌铁都有剩余,说明硫酸完全反应;又因为硫酸质量相同,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故选:C. 【点评】此题是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利用相关的规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3.用19.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已知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答案】0.6克【解析】设可以生成X克氢气,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65 219.5g X65/19.5g=2/X,X=2×19.5g/65=0.6g答:可以生成0.6克氢气.4.锌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与多少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已知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答案】3.2克【解析】Zn + 2HCl ===ZnCl2 + H2↑2H2 + O2 点燃 2H2O2Zn--2H2--O2130 3213g x130/32=13g/xx=3.2g答:能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3.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格式,提高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重点)4.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二、问题导学: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注意:(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2)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尤其是配平,否则会使计算步骤完全错误。(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4)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5)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则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体积×密度(6)最后要注意,步骤的展开要简洁、条理、清晰三、学情诊断:【诊断2】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现有200t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炼铁,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多少吨?(提示:反应方程式Fe2O3+3CO 2Fe + 3CO2)(1)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若有,只要求说明依据并列出算式。若没有,可不回答此问。【答案】117.9t.【解析】(1)设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x吨,则3CO+Fe2O32Fe+3CO2?????? 160?????? 112?? 200t×80%?? ??x×95% = ,解得x=117.9t,答: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117.9t.(2)由于矿石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后全部以单质铁存在,设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xt,则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200t×80%××100% (?https:?/??/?www.baidu.com?/?s?wd=10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x×95%. 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关于化学计算题的一题两解(比如诊断2第二问)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在2A+B= C+2D反应中,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答案】58.5【解析】质量守恒定律,103×2+71=160+2D,很显然,D相对分子量为58.5.6.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点燃后恢复到室温,经测定还剩下氢气1g,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_________g,氧气_________g。【答案】2,8.【解析】设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的质量为x,2H2+O2点燃2H2O??? 32????? ? 36? ???x????? ??9g∴32:36=x:9g,解之得:x=8g;∴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为:10g-8g=2g.故答案为:2,8. 7.把锌粒投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A.一定增加 B.一定减少 C.一定不变 D.以上都错了【答案】A【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ttps:?/??/?www.baidu.com?/?s?wd=%E5%8C%96%E5%AD%A6%E6%96%B9%E7%A8%8B%E5%BC%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Zn+H2SO4=ZnSO4+H2↑可知,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逸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小于反应掉的锌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增加.故选A.8.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和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若有15gA发生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0g B.25g C.30g D.35g【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https:?/??/?www.baidu.com?/?s?wd=%E8%B4%A8%E9%87%8F%E5%AE%88%E6%81%92%E5%AE%9A%E5%BE%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可以知道,10gA和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10g+24g-14g=20g.设第二次生成D的质量为x,则?A+B═C+D10g??? 20g15g???? x?x=30g.故选C.9.将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12克加入到49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gH2,滤出不溶物,将其洗净、干燥,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也为12g。(提示:铜不反应)(1)求参加反应镁的质量;(已知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2)求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答案】(1)6g;(2)50%【解析】(1)设参加反应镁的质量为x,则Mg+H2SO4==MgSO4+H2↑x 0.5g24 2x/24=0.5g/2解得x=6g(2)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6/12=50%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高温PAGE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有关计算。(重点)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二、问题导学:1.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比,计算方法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的比值。2.解题思路 阅读课本P111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注意事项: (1)解题步骤:简记为“解、设、方、关、比、式、答”; (2)解题格式要规范:①已知量和未知量一定要找正确,不能张冠李戴;②“设”时不要带单位,例如:“设需××的质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 g”;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单位一定要对应,要带单位列比例式;④解出的答案要带单位,有效数字要正确(一定要按题目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或无要求时与题目所给有效数字相同);【例题】计算18kg水完全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三、学情诊断:【诊断1】8.4g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Fe3O4?同时消耗多少克O2?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4g氢气和34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水的质量为( )A.38g B.36g C.34g D.240g2.在两份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后发现金属剩余且质量是铁大于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是( )A、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多 B、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多 C、两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D、无法确定3.用19.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已知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4.锌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与多少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已知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3.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格式,提高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重点)4.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二、问题导学: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注意:(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2)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尤其是配平,否则会使计算步骤完全错误。(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4)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5)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则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体积×密度(6)最后要注意,步骤的展开要简洁、条理、清晰三、学情诊断:【诊断2】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现有200t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炼铁,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多少吨?(提示:反应方程式Fe2O3+3CO 2Fe + 3CO2)(1)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若有,只要求说明依据并列出算式。若没有,可不回答此问。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关于化学计算题的一题两解(比如诊断2第二问)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在2A+B= C+2D反应中,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6.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点燃后恢复到室温,经测定还剩下氢气1g,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_________g,氧气_________g。7.把锌粒投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A.一定增加 B.一定减少 C.一定不变 D.以上都错了8.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和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若有15gA发生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0g B.25g C.30g D.35g9.将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12克加入到49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gH2,滤出不溶物,将其洗净、干燥,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也为12g。(提示:铜不反应)(1)求参加反应镁的质量;(已知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2)求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高温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