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教版五四制第五单元知识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 元素的种类 宏观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质量不变 六个不改变 原子的数目 微观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质量 宏观: 物质的种类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质量 练习: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为此他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小木片上,然后放在托盘天平在左盘,再向右盘加入适量的砝码使两边平衡.点燃蜡烛,不久便观察到天平逐渐失去平衡。小文的实验能否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理由是______.如果让你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会怎么做?______.【解题思路】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态物质,这些气态物质不在称量范围内,因此,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https:?/??/?www.baidu.com?/?s?wd=%E8%B4%A8%E9%87%8F%E5%AE%88%E6%81%92%E5%AE%9A%E5%BE%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把蜡烛的燃烧实验放入密封的集气瓶内进行;【参考答案】不能;天平称的只是剩余蜡烛的质量,不是反应后的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①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塞上软木塞,用天平称其质量(m1);②取下软木塞,点燃集气瓶中的蜡烛,并立即塞上软木塞;③待反应完成后,冷却,待恢复至室温时,再称蜡烛、带软木塞的集气瓶的总质量(m2);④比较m1和m2的大小.反思: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装置必须密闭。4.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三种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读法宏观量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水微观量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数量关系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了2个水分子 宏观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练习:描述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 ↑+O2 ↑的意义 质,量,微观三方面。【答案】⑴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⑵量: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⑶粒子: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5.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两条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非金属单质(木炭、硫磺、红磷、氢气)与氧气反应C+O2CO2;2C+O22COS+O2SO2;4P+5O22P2O52H2+O22H2O金属单质(镁条、铁丝、铝粉)能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3Fe+2O2Fe3O4;4Al+3O2Al2O3铜可以与氧气反应(加热)2Cu+O2 △ 2CuO某些化合物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甲烷、乙炔、C3H8 酒精)CH4+2O2CO2+2H2O;2C2H2+5O24CO2+2H2O;C3H8+5O23CO2+4H2O;C2H6O+3O22CO2+3H2O;葡萄糖也可在体内进行缓慢氧化所以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非常活泼 的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石灰石高温分解成生石灰 CaCO3 高温 CaO+CO2↑ 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2KClO3=2KCl+3O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 MnO2 2H2O+O2↑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6、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根据是 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 等于 相对质量 之比 。解题步骤:设-------------------------写----------------------列-----------------------解---------------------答--------查。计算内容: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已知生成物的量求反应物;含杂质物质的计算练习1、在2A+3B=C+4D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A的化学式量为136,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52 B.336 C.126 D.84【答案】D【解析】由题意,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68g+40g-24g=84g,设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2A + 3B = C + 4D272???? 4x68g???? 84g 解得x=84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故选D。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物质(g) A B C D反应前质量 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 待测 17.4 0 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C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之比为87:36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CD【解析】A、C的质量减小了31.6g,BC的质量都增加增加量比31.6g小所以A的质量也必须增加,因此该反应的表达式是C→B+D+A,分解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故说法正确.B、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C的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D的元素种类,故说法正确.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17.4-8.7):(3.6-0.4)=8.7:3.2=87:32,不是87:36,故说法错误.D、由于反应时A的质量等于31.6g-(17.4-8.7)g-(3.6-0.4)g=19.7g,所以A与C的质量比是19.7:31.6,设两者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a与c,由于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所以有197a:158b=19.7:31.6,a:b=1:5,故说法错误.故选CD。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表中待测值应为5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A、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a和c反应生成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B、因b质量增加11g,c质量减少8g,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质量减少3g,则待测值为8。4.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1)该反应属于 ①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2)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__②__;(3)若该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1,则A. 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③__。 【答案】①分解反应?? ②16g?? ③40:11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的气体.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右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看A和B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2)从微观上看C和D两种物质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______.(3)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答案】(1)都含有氧元素.(2)C中每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中每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2NO+2CO2CO2+N2,15:11;(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析】(1)A和B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https:?/??/?www.baidu.com?/?s?wd=%E4%B8%80%E6%B0%A7%E5%8C%96%E6%B0%AE&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都含有氧元素.故填:都含有氧元素.(2)C和D中的分子中原子个数构成不同.故填:C中每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中每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是一氧化氮 (?https:?/??/?www.baidu.com?/?s?wd=%E4%B8%80%E6%B0%A7%E5%8C%96%E6%B0%AE&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其中一氧化氮 (?https:?/??/?www.baidu.com?/?s?wd=%E4%B8%80%E6%B0%A7%E5%8C%96%E6%B0%AE&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30:2×44=15:11,故填: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2NO+2CO2CO2+N2,15:11;(4)从微观的角度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鲁教版五四制第五单元知识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 宏观 六个不改变 微观 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 两个可能改变 练习: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为此他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小木片上,然后放在托盘天平在左盘,再向右盘加入适量的砝码使两边平衡.点燃蜡烛,不久便观察到天平逐渐失去平衡。小文的实验能否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理由是______.如果让你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会怎么做?______.反思: 装置必须密闭。4.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三种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读法宏观质 微观量 宏观量 5.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两条原则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非金属单质(木炭、硫磺、红磷、氢气)与氧气反应金属单质(镁条、铁丝、铝粉)能在氧气中燃烧铜可以与氧气反应(不能燃烧)某些化合物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甲烷、乙炔、C3H8 酒精)葡萄糖也可在体内进行缓慢氧化所以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石灰石高温分解成生石灰 生石灰与水反应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6、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根据是 等于 之比 。解题步骤:设-------------------------写----------------------列-----------------------解---------------------答--------查。计算内容: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已知生成物的量求反应物;含杂质物质的计算练习1、在2A+3B=C+4D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A的化学式量为136,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52 B.336 C.126 D.84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物质(g) A B C D反应前质量 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 待测 17.4 0 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C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之比为87:36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表中待测值应为5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1)该反应属于 ①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2)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__②__;(3)若该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1,则A. 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③__。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的气体.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右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看A和B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2)从微观上看C和D两种物质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______.(3)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