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重点)2.了解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物的差别、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二、问题导学:1. 灭火的原理(1)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物质具有可燃性__ ②_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_ ③_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_ 着火点是可燃物维持燃烧所需的_最低_ 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既不能通过降低或升高着火点来灭火。(2)燃烧的定义:是指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 氧化 反应。燃烧的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反应。注意: 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3)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①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例:常用方法 应用举例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用嘴吹灭蜡烛移走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森林着火,要在火场周围伐木形成隔离带2. 促进燃烧的方法(1) __增大氧气的浓度__ (2) __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三、学情诊断:【诊断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眼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原由喷射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答案】A【诊断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置于80℃水中 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如氧气C.白磷置于80℃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10℃的室内【答案】C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灭火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 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C. 只要是可燃物 D. 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答案】D2.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 )A. 缓慢氧化反应 B.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 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D. 剧烈的分解反应【答案】B3.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的方法是( )A.把油倒掉 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C.迅速关闭火源 D.盖严锅盖【答案】D4.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答案】C5.下列图示中的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答案】C6.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室内通风不良,因空气不足,碳会不完全燃烧,产生______,就会发生_______中毒。【答案】一氧化碳,煤气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5.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重点)6.了解预防爆炸的措施及安全处理办法7.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的概念以及与燃烧、爆炸的区别和联系(补充)二、问题导学:3.由燃烧引起爆炸的条件:(1)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2)急速燃烧发生在_有限_的空间。但要区分有限空间里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生成新物质是_物理_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1)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2)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积累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自燃。自然界的缓慢氧化很普遍如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都属于缓慢氧化。5.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_混合_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_浓度_范围。6.家庭内出现火灾可做以下相应措施(1)打火警119。(2)不要惊慌,如火势不大,应利用家中灭火器材控制和扑救火灾。(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应关闭燃气阀门,直接盖锅盖令火熄灭。(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捂盖,并迅速关闭阀门。(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三、学情诊断:【诊断3】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 )A.都发光放热 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C.都需要点火才引发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答案】D【诊断4】下列变化不存在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A. 点燃的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B. 运动员在进行百米冲刺C. 蔬菜市场上青菜发出腐臭味D. 镁带在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答案】A【解析】A、点燃的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B、运动员在进行百米冲刺中的呼吸,属于缓慢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蔬菜市场上青菜发出腐臭味,是青菜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镁带在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属于缓慢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氢气的燃烧和爆炸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7.熄灭蜡烛火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火焰的规范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降低温度;熄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隔绝空气8.下列几种物质:浓硫酸.白磷.汽油.酒精.丁烷气(打火机燃料).烧碱都是禁止旅客随身带上汽车.火车.飞机等的物品。其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A.浓硫酸 白磷 汽油 酒精 B.白磷 汽油 酒精 丁烷气C.浓硫酸 酒精 烧碱 丁烷气 D.白磷 汽油 酒精 烧碱【答案】B9.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有剧烈氧化的变化是( ) A. 食物腐败 B. 棉花自燃 C. 铁生锈 D. 汽油遇火燃烧【答案】B【解析】A、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B、棉花自燃的过程是首先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棉花燃烧起来,所以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有剧烈氧化.C、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D、汽油遇火燃烧属于剧烈氧化反应.故选B.10.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变化本质不同,它是( )A.蒸发 B.氧化 C.燃烧 D.火药爆炸【答案】A11.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在车间内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答案】D【解析】A、存放易燃物的仓库封闭,空间有限,遇火易发生爆炸,故错误;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工人在车间吸烟不安全,故错误;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表示某可燃物最易着火的点是( )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b、d两点的氧气浓度为零,即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c点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燃烧;a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能够燃烧.故选:A.1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森林着火,可在火区周围伐木开辟隔离带B.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灭火C.精密仪器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电器短路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D【解析】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撤走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此方法恰当;B、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洒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方法恰当.C、实验室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如果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用水浇灭,必定会破坏贵重物品和精密仪器,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既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又能保护仪器,方法恰当.D、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泡沫中含有水分,容易在电器短路灭火时导致触电及损坏电器,所以此方式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采用干粉灭火器等设备完成,故该方法不恰当.故选D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重点)2.了解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物的差别、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二、问题导学:1. 灭火的原理(1)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着火点是可燃物维持燃烧所需的________ 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既不能通过降低或升高着火点来灭火。(2)燃烧的定义:是指可燃物与 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 反应。燃烧的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反应。注意: 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3)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①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例:常用方法 应用举例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森林着火,要在火场周围伐木形成隔离带2. 促进燃烧的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情诊断:【诊断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眼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原由喷射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诊断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置于80℃水中 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如氧气C.白磷置于80℃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10℃的室内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灭火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 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C. 只要是可燃物 D. 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2.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 )A. 缓慢氧化反应 B.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 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D. 剧烈的分解反应3.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的方法是( )A.把油倒掉 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C.迅速关闭火源 D.盖严锅盖4.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5.下列图示中的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6.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室内通风不良,因空气不足,碳会不完全燃烧,产生______,就会发生_______中毒。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5.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重点)6.了解预防爆炸的措施及安全处理办法7.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的概念以及与燃烧、爆炸的区别和联系(补充)二、问题导学:3.由燃烧引起爆炸的条件:(1)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2)急速燃烧发生在_____的空间。但要区分有限空间里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生成新物质是_____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1)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2)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积累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自燃。自然界的缓慢氧化很普遍如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都属于缓慢氧化。5.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_____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______范围。6.家庭内出现火灾可做以下相应措施(1)打火警119。(2)不要惊慌,如火势不大,应利用家中灭火器材控制和扑救火灾。(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应关闭燃气阀门,直接盖锅盖令火熄灭。(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捂盖,并迅速关闭阀门。(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三、学情诊断:【诊断3】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 )A.都发光放热 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C.都需要点火才引发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诊断4】下列变化不存在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A. 点燃的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B. 运动员在进行百米冲刺C. 蔬菜市场上青菜发出腐臭味D. 镁带在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氢气的燃烧和爆炸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7.熄灭蜡烛火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火焰的规范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几种物质:浓硫酸.白磷.汽油.酒精.丁烷气(打火机燃料).烧碱都是禁止旅客随身带上汽车.火车.飞机等的物品。其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A.浓硫酸 白磷 汽油 酒精 B.白磷 汽油 酒精 丁烷气C.浓硫酸 酒精 烧碱 丁烷气 D.白磷 汽油 酒精 烧碱9.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有剧烈氧化的变化是( ) A. 食物腐败 B. 棉花自燃 C. 铁生锈 D. 汽油遇火燃烧10.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变化本质不同,它是( )A.蒸发 B.氧化 C.燃烧 D.火药爆炸11.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在车间内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12.如图所示表示某可燃物最易着火的点是( ) A.a B.b C.c D.d1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森林着火,可在火区周围伐木开辟隔离带B.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灭火C.精密仪器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电器短路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6-1《燃烧与灭火》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6-1《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