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 考生注意:①本科目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②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等内容。③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导演想拍摄一部名为《梦回周朝》的电影,再现的西周历史场景应该包括①以编钟乐舞招待主人公 ②长幼有别、身份有序③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称霸会盟 ④委任商鞅变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2.经过扩张,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这开始于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3.古希腊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贡献的领域包括①哲学 ②科学 ③文献 ④建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4.古代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中最具世界性的一项是A.雕塑 B.法律 C.文字 D.筑路5.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有的四个诸侯国并称为“战国七雄”。这原有的四个诸侯国是指A.秦、楚、燕、齐 B.秦、赵、魏、齐C.韩、楚、燕、齐 D.秦、楚、赵、韩6.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图1)灵感来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7.图2是出土于山西浑源晋墓的战国牛尊。对于牛尊上显示的人类通过控制动物促进农业生产的行为,下列哪一位中国古代思想家是最为反对的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8.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发明了十个数字符号并延用至今的是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9.为了巩固统治,周王将王都周围地区以外的土地先后封赐给自己的子弟和功臣,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民众分赐给卿大夫……周王和诸侯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标准主要依据:A.军功大小 B.爵位高低 C.血缘亲疏 D.距离远近10.杭州马拉松始于1987年,是中国历史第二悠久的马拉松赛事,仅次于1981年创办的北京马拉松,是中国田协和国际马拉松及路跑协会(AIMS)备案的国际级马拉松赛事。这一赛事最早起源于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罗马 D.古代希腊11.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其《阿房宫赋》开篇中说的“六王毕,四海一”指的是A.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秦始皇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皇帝制C.秦始皇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D.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12.美籍华裔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都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13.汉武帝时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政策,改汉初“和亲”为军事打击的原因包括:①经济繁荣,国力增强 ②西汉政权稳固③匈奴地区水草肥美,资源丰富 ④匈奴威胁北疆安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历史书籍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限定。下列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的有①赤壁之战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④焚书坑儒 ⑤蔡伦改进造纸术 ⑥佛教传入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15.唐朝时,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采购皮毛物品,走最便捷的水路(如图3)先后需要经过的江河是A.江南河—长江—邗沟—淮水—通济渠—黄河B.通济渠—长江—邗沟—淮水—江南河—黄河C.浙江—江南河—长江—淮水—黄河—永济渠D.江南河—邗沟—长江—淮水—通济渠—黄河16.下列关于两宋、西夏、辽、金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17.图4所示农具始创于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8.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微传》)这一材料主要说明了A.唐太宗不忘救命之恩 B.唐太宗善于用人C.魏征军功卓著 D.唐太宗虚心纳谏19.诗歌谚语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下列诗歌谚语中,能反映开元盛世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原俱丰实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D.苏湖熟,天下足20.以下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组合的图片(图5),由这组图片可知他们正在探究的历史专题是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21.《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吏治之。”该史料表明A.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行政区B.元中央政府在拉萨设置宣政院管治西藏C.成吉思汗经过南征北战至此征服吐蕃D.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22.文献描述也应该与历史事实相符,否则会误导读者。下列关于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最相符合的是A.西汉大臣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刚经》D.宋代人们使用罗盘针为航海指引方向23.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A.青铜技术 罗马法律 B.皇帝制度 民主制度C.甲骨文 金字塔建造技术 D.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24.元代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除了丝绸,这一时期销往西方的主要商品还有A.瓷器 B.铁农县 C.青铜器 D.印刷机25.下列各项,跟马可·波罗前来中国并居留17年有关的元素包括①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为他从西向东来到中国提供了便利②元代疆域广大与罗马帝国接壤③当时中国科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④元代中国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和开放的对外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8分;28题7分;29题12分;30题13分;共50分)26.(10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的学者发表了各自的主张。请你用线把下列各学派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连接起来。主张 学派 思想家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道家 孟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韩非子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儒家 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法家 老子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兵家 墨子27.(8分)阅读图6和图7,并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6反映的是古代 雅典的 政治制度;图7反映的是 朝的 制度。(4分)(2)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8.(7分)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时缓时急,呈现出或长治久安或分裂割据或并列对峙的局面。请你把下列左侧历史时期或朝代与右侧相对应的阶段特征,用线连接起来。秦朝、隋朝、元朝 由大分裂走向大统一汉朝、宋朝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时期秦汉时期 制度承前启后不断创新,风貌博大开放昂扬进取三国两晋南北朝 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民族融合辽宋夏金时期 三大发明完善应用,经贸兴盛思想活跃隋唐时期 朝代名称不变,政权实际更迭为两个阶段宋元时期 政权并列对峙,格局多元一体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创县制,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1)材料一所述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结合上述历史事件,从土地政策及其影响两个角度说明“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4分)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的江南,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宋朝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朝廷也实仰东南之财赋。(2)材料二中描述江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30.(13分)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中国更是一个有空前统一规模的多民族国家。这时,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还没有形成,在其境内及其周围,存在着许多民族和部落。——《中国通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对“境内及其周围”“许多民族和部落”有效政治控制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6分)材料二:藏北草原流传一首民歌:“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中国古代史常识》(2)这一民歌歌唱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根据民歌内容说明这一事件的意义。(2分)并请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唐朝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4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D B C A C C C D A A B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D C D A B A D D A D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8分;28题7分;29题12分;30题13分;共50分)26.(10分)主张 学派 思想家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道家 孟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韩非子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儒家 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法家 老子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兵家 墨子27.(8分)(1)希腊 民主 秦朝中央集权(答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可)(每空格1分)(2)希腊 民主制度开创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2分)秦朝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分)28.(7分)秦朝、隋朝、元朝 由大分裂走向大统一汉朝、宋朝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时期秦汉时期 制度承前启后不断创新,风貌博大开放昂扬进取三国两晋南北朝 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民族融合辽宋夏金时期 三大发明完善应用,经贸兴盛思想活跃隋唐时期 朝代名称不变,政权实际更迭为两个阶段宋元时期 政权并列对峙,格局多元一体29.(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1分)土地政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谣役。(1点即可,共2分)政策影响:促进秦国经济发展,为灭六圆、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或答“富国强兵”也可(2分)(2)经济重心南移(1分)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等。(写出任意2点即可,共2分)(3)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政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劳动力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技术(或工具)的改进能根本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等。(任意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0.(13分)(1)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有效加强对全国的政治控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促进地区经济的交流:统一车轨和大修驰道,使全国交通畅行无阻;焚书坑儒统一了思想;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加以防御等,使秦朝疆域广大,成为世界大国。(任意3点,每点2分,共6分)(2)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1分)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促进汉藏(蕃)两族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西藏(吐蕃)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任意1点,每点2分,共2分)这一事件也说明了唐朝的民族关系比较融洽,采取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加强了唐朝中央政府与吐蕃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疆域的广大和国家的强盛。(任意1点,意思接近即可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