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制:苏红丽审核:学案编号:2-12.1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内容自我评价满意一般了解不足1.会利用水分子的运动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并总结出分子的特征;能运用已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现象;3.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重难点】重点:用水分子的运动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总结分子的特征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使用方法】1.认真阅读课本P26--P29,找出重难点,并在课本标注;2.自主完成预习案,并填写我的疑惑。预习案【回顾旧知】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如水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2个和1个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构成。2、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说明原因。一、预习填空1、水受热时,水分子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水分子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水又由气态变成液态。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特征主要有:分子的和都很小,相互之间有,存在着,自身有,总在不断地。二、预习自测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走进花园时,远远的闻到花香,是因为( ) A、具有花香味的花的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B、具有花香味的花的微粒质量很小 C、具有花香味的花的微粒之间有间隙D、具有花香味的花的微粒获得了能量三、预习存疑预习疑惑探究案合作探究--水的三态变化1.把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少量水煮沸,注射器内会发生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作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2.阅读课本26页内容,描述在三种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和运动方式。排列方式运动方式固态液态气态结论: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和_________不变化,变化的只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3.请思考:为什么加热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呢?(试着从分子运动和能量的角度作出解释)4.请尝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以下现象:(1)为什么烧开水,揭开锅盖会有水珠滴下?(2)(3)为什么夏天的衣服比冬天的衣服干得快?跟踪训练:水变成水蒸气是( ) 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合作探究二分子的特征通过以下资料及小组实验,总结出分子的特征。实验现象分子的特征一滴水中含有1021个水分子——取两支10mL量筒,一只加入10mL水,另一只加入10mL酒精;然后将这两种液体倒入50mL量筒中,静置,读取液体体积液体体积为mL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一只加入20mL热水,另一只中加入20mL冷水,然后分别滴加2滴品红溶液,静置,观察烧杯内液体的颜色变化两只烧杯中的液体均变,且盛有水的烧杯内先变色跟踪训练: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气体被压缩——分子间存在间隔 C、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训练案】1、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铁生锈C、牛奶变酸 D、红磷燃烧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C、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我的收获】你在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请自主构建出你的知识网络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