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主要特点;培养野外观察和实验的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能够说出不同河段的地貌类型,并简单分析其形成过程,以及该地貌的形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能够辨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1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3区域认知4地理实践力素养目标【学情反馈】7主要疑惑点:凹岸、凸岸的判读及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的理解; 河流的侵蚀作用的理解;【预习交流】8要求:看教材和导学案,同桌相互交流,互查主干知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9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概况【夯实基础】高原山地平原【夯实基础】10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几种地貌宽浅的河谷源头(青藏高原面上)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几种地貌【夯实基础】“V”形河谷落差大,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上游山区【夯实基础】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几种地貌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处,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扇形的堆积地貌。河流流出山口处教材74页活动:判别冲积扇不同方向坡度的差异ABDC坡度降低中部高,两侧低观察: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有何变化?由粗到细泥沙沉积的规律:颗粒大的先沉积冲积扇冲积扇的景观特征:平面形态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变小,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162.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几种地貌曲流和牛轭湖【夯实基础】河流中游17牛轭湖名称的由来: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与犁铧配套使用。182.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几种地貌【夯实基础】河流中下游湄公河平原和三角洲实验过程中思考:1.实验中的小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河流的侵蚀作用共有几种表现形式?3.你能根据实验和下图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吗?【互动探究一】【互动探究一】【互动探究一】1.实验中的小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理解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释疑解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释疑解惑】BA凹岸、凸岸的判读【释疑解惑】凹岸、凸岸的判读【学情反馈】25主要疑惑点:1.凹岸、凸岸的判读及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的理解; 2.河流的侵蚀作用的理解;河流侵蚀的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1.溯源侵蚀: 容易发生在河流源头段,侵蚀方向不断向河流源头进行,从而使河谷延长。2.下切侵蚀(下蚀): 是指河谷底部长期受水流侵蚀,使河谷加深。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3.侧向侵蚀(侧蚀):是指流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侧蚀使河谷加宽。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精讲点拨】【互动探究一】2.你能根据实验和下图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吗?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对应下图中的( )(2).图中甲、乙处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3).图中甲、乙处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1)答案:B【跟踪训练】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图中甲、乙处哪一处的堤坝要 特殊加固??(3).图中甲、乙处哪一处适合淘金? 简述原因。??甲处需加固。因为甲处为凹岸易被侵蚀。乙处适合淘金。因为乙处为凸岸,泥沙易沉积,可能有含金矿砂堆积。【跟踪训练】港口?房屋?黄河宁夏境内的河漫滩【互动探究二】?1.说明为什么湄公河在越南被称为九龙江? 结合图示,从三角洲的形状、地势特征、河网密度等角度描述湄公河三角洲的景观特点?2.水库既能蓄水也能拦沙,思考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给湄公河三角洲带来的影响?3.根据教材的叙述,说明湄公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湄公河三角洲【互动探究二】?结合图示,从三角洲的形状、地势特征、河网密度等角度描述湄公河三角洲的景观特点.?1.说明为什么湄公河在越南被称为九龙江?因为河流分汊多,有九条入海水道,故称为九龙江湄公河三角洲的景观特点:大致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流分汊多,多沙洲、沙岛。【互动探究二】??2.水库既能蓄水也能拦沙,思考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给湄公河三角洲带来的影响?上中游修建水库,使河流向下游输送泥沙数量减少,会使三角洲发育减缓;甚至会因海浪侵蚀而后退;也会造成土壤中盐分增加、土壤肥力下降等。【互动探究二】3.根据教材的叙述,说明湄公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7湄公河三角洲和平原:东南亚的鱼米之乡湄公河三角洲和平原:人口、城市密集区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国际视野】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冲积扇 流水沉积三角洲 流水沉积 曲流和牛轭湖 侧蚀【归纳总结】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主要地貌类型及成因下切侵蚀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下图)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在这里,一年之内就能看到海陆的变迁。沿河道向海边走,土地越来越年轻,人类活动的痕迹越来越少。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有无数的河湾和水塘。每年,数百万只候鸟把这里作为迁徒的“中继站”。 思考: 1.据材料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说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的原因?2.人类对黄河三角洲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应注意什么问题?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应用篇——核心价值 人地协调】参考答案: 1.原因:黄河含沙量大,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不断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增加,使海岸线不断的向海洋推进。2.湿地旅游;水产养殖;湿地科研。注意: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加强环境污染的监测,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应用篇——核心价值 人地协调】【课堂小结】归纳整理,完善体系 (上游)(下游)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当堂达标】ACDC5.(1)右 a (2)A???? B 河流流入海洋时,水流平缓,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质疑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的怎样?还有哪些疑问? 请同学们提出来或相互交流解决。45还有疑问吗?【预习提示】1.课前预留15-20分钟预习下一节。2.先浏览学案“目标导航”和“预习提示”的内容,后研读教材。3.预习时填写自主预习的空白部分,并做完预习自测的内容。4.记录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点,通过课代表反馈给老师。5.课代表随机抽取每组的2份学案送交老师,以便检查掌握预习情况。46谢谢!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主要特点;【素能目标】区域认知:能够识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维:能够说出不同河段的地貌类型,并简单分析其形成过程,以及该地貌的形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培养野外观察和实验的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 基础篇 ——必备知识 铺垫夯实一、澜沧江源头的宽浅河谷1.澜沧江—湄公河概况:发源于青海省_______山, 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在我国境内称为_______,流出国境后,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南等国,最后注入___海。长度为______千米,是亚洲第三长河。2.澜沧江源头的河谷特点是:_______的河谷;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地形_______,河流_______侵蚀作用弱。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1.地貌特征:河谷呈_______形峡谷。2.形成原因:流经横断山、_______以及中南半岛北部高地,河流_______大、水流急,河流_______侵蚀作用强。知识铺垫:1.河谷的形成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经历了由沟谷到“V”型河谷、再到槽型河谷的过程。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形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2.河谷的演变过程?初期______和_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___形中期_____侵蚀减弱,_____侵蚀加强,形成凹岸和凸岸河谷展宽成熟期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___形V下蚀 溯源下蚀 侧蚀 槽侧蚀?三、冲积扇1.分布位置:在澜沧江支流_______的地方。2.形成原因:河流流出_______,河流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________形成扇形堆积地貌。3.对人类影响:冲积扇_______,土壤肥沃,多被开垦为农田。四、曲流与牛轭湖1.分布位置:云南景洪至老挝万象之间的丘陵盆地区域。2.曲流成因:地形坡度较缓,河流_______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_______侵蚀为主,使得河流弯曲,河流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曲流,曲流的凹岸_______,凸岸_______。3.牛轭湖的成因:曲流达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_______形成牛轭湖。五、湄公河平原和三角洲1.湄公河平原的成因:澜沧江—湄公河流出北部山区,地势变得_______,河流从中上游带来的泥沙大量_______,形成湄公河平原。2.湄公河三角洲的成因: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_______,所携带的泥沙在_______沉积,形成三角洲。3.对人类的作用: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成为东南亚的_______。探究篇——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互动探究一】 曲流和牛轭湖的形成与变化据实验思考:1.实验中的小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河流的侵蚀作用共有几种表现形式?3.你能根据实验和下图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吗?【跟踪训练】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对应下图中的( )(2).图中甲、乙处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3).图中甲、乙处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互动探究二】 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的景观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说明为什么湄公河在越南被称为九龙江? 结合图示,从三角洲的形状、地势特征、河网密度等角度描述湄公河三角洲的景观特点?2.水库既能蓄水也能拦沙,思考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给湄公河三角洲带来的影响?3.根据教材的叙述,说明湄公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用篇——核心价值 人地协调“年轻”的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下图)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在这里,一年之内就能看到海陆的变迁。沿河道向海边走,土地越来越年轻,人类活动的痕迹越来越少。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有无数的河湾和水塘。每年,数百万只候鸟把这里作为迁徒的“中继站”。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思考:1.据材料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说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的原因?有哪些地理意义?2.人类对黄河三角洲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应注意什么问题?【课堂小结】归纳整理,完善体系 思维导图:【当堂达标】读某扇形地貌示意图,回答1-2问题。1.图中扇形地貌为A.河流堆积地貌 B.海水侵蚀地貌 C.河流侵蚀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2.下列有关M处到N处地理事物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势越来越低 B.地势越来越平坦C.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D.河水流速越来越慢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下图是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风沙堆积 D.流水侵蚀4.下列诗句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5.图1中a、b、c代表不同河段的河流的河谷剖面图,图2中A、B表示两种河流地貌。解读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图1中的直线L表示河流,则河流流向为向????????(填“左”或“右”)。 长江三峡与图1中的????????????相吻合(2)图2中的A、B地貌形状类似,其中????????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试分析B处地貌的成因。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x 和芳、张宁-同饮一江水.mp3 河流地貌导学案.doc 河湾实验.mp4 澜沧江3.mp4 越南.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