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的性质》(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2.熟记浓硫酸的稀释规则;3.知道酸的通性,能正确写出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问题导学:1.酸的性质:(1)浓盐酸和浓硫酸①浓盐酸(HCl溶液):是_无_色有_刺激性_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有_挥发性_,打开瓶口会出现_白雾_,这是因为浓盐酸__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形成小液滴 的缘故,所以浓盐酸应该密封保存。工业盐酸常因为含杂质而略带__黄色 。②浓硫酸(H2SO4溶液):是__无色__、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__挥发_,有强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__清水_冲洗,再涂上3%-5%的_碳酸氢钠溶液_。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也应该__密封_保存。③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浓硫酸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水_里,并不断_用玻璃棒搅拌_,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切不可将_水_倒入_浓硫酸__里。(2)酸的化学性质①酸与指示剂的反应:盐酸使 无 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使 紫 色的石蕊试液 变红 ;酚酞试液遇硫酸 不变色 ,石蕊试液遇硫酸 变红 。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镁与盐酸、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Mg+2HCl=MgCl2+H2↑ ; ___Fe+H2SO4=FeSO4+H2↑ 。③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氧化铁与盐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2O3 +6HCl ==2FeCl3 + 3H2O ;__CuO +H2SO4=CuSO4+ H2O 。④酸与碱反应:写出氢氧化钙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Ca(OH)2+2HCl=CaCl2+2H2O ;__2NaOH+H2SO4=Na2SO4+2H2O 。⑤酸与某些盐反应:写出碳酸钙与盐酸、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2HCl=CaCl2+H2O+CO2↑ ;_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⑥实质:酸溶液中都含有 氢离子 (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三、学情诊断:【诊断1】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瓶口没有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A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因此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故B正确;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C错误;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B.【诊断2】氨水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碱,氨水中挥发出的氨气(NH3)易与酸反应,如NH3+HCl=NH4Cl,试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有一瓶试剂,标签受损,若要判断其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可将瓶塞打开,用蘸有弄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剂瓶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即为浓盐酸,而浓硫酸则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NH3+H2SO4═(NH4)2SO4,NH3+H2SO4═NH4HSO4.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难挥发.【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氨气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结合硫酸的性质可以知道,氨气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NH3+H2SO4═NH4HSO4.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酸雾,而浓硫酸不能.故答案为:2NH3+H2SO4═(NH4)2SO4,NH3+H2SO4═NH4HSO4.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难挥发.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盐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下列物质中,不能够直接证明稀硫酸是酸性溶液的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答案】B2.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 .氢原子(H) B.氢分子(H2) C.氢离子(H+) D.氯离子 (Cl—)【答案】C3.在分别盛有下列固体的四个烧杯中,都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氧化铁 B.锌粒 C.氯化钡 D.氢氧化铜【答案】B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2)用盐酸除铁锈 (3)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业污水_________________ (4)把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 ; (5)病人在做钡餐透视时误将碳酸钡当硫酸钡服用,造成中毒(可溶性的钡盐有毒),中毒的原因是 ,医生让病人服用泻药硫酸镁解毒,原因是 。【答案】(1)2Al(OH)3+6HCl=2AlCl3+3H2O;(2)Fe2O3 +6HCl ==2FeCl3 + 3H2O; (3)Ca(OH)2+H2SO4=CaSO4+2H2O;(4)Fe2O3 +3H2SO4=2Fe2(SO4)3+ 3H2O;Fe+H2SO4=FeSO4+H2↑ (5)BaCO3+2HCl=BaCl2+H2O+CO2↑;BaCl2+MgSO4=MgCl2+BaSO4↓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4. 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涵义,能判断某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5.熟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某反应能否反应;6.熟及相关物质的溶解性;7.学会SO42-和Cl-的检验。二、问题导学:2.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H2O。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 。你如何理解这个复分解反应,请解释说明。(试一试画出它们反应的微观图示) 3.写出SO42-和Cl-的检验方法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以Na2SO4为例:用氯化钡溶液Na2SO4+BaCl2=BaSO4↓+2NaCl(2)以NaCl为例:用硝酸银溶液 NaCl+AgNO3=AgCl↓+NaNO3三、学情诊断:【诊断3】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 Na2SO4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D.H2SO4 NaOH BaCl2 Na2SO4【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各种会反应的物质都生成了硫酸钡,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排除B;碱提供了钡离子可以排除A、D;酸和乙盐反应也生成了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中肯定有钡离子,碱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根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碱中有钡离子,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故选C。 【诊断4】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答案】2NaOH+CO2==Na2CO3+H2O;有气泡产生;NaCl(或氯化钠)【解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从图象可以看出,溶液在AB段质量增加的比BC段要快,所以可以判断AB是中和反应,BC段是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溶液质量增加放缓,两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到达C点时溶液中的反应正好消失,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从化学的视角看食醋,它能与生活中的哪些物质反应(关于食醋的生活小妙招)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是( )HNO3 Na2SO4 BaCl2 B.H2SO4 Na2CO3 BaCl2 C. KNO3 Na2CO3 HCl D. HCl AgNO3 NaCl【答案】B6.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和D都是氧化物,则B和C中不可能再有氧化物B.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都是沉淀D.若A和C都是单质,B和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A、若A和D都是氧化物,则B和C中不可能再有氧化物,说法错误,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如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故C错误;D、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若A和C都是单质,B和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7.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答案】C8.有三瓶溶液,它们分别是石灰水、碳酸钠、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先将其按A、B、C编号,然后做以下实验,实验顺序、内容、现象如下:①A+B→无明显现象②A+C→有沉淀产生③B+C→有气泡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表实验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实验顺序①②③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答案】(1)HCl,Na2CO3,Ca(OH)2;(2)①Ca(OH)2+2HCl═CaCl2+2H2O;②Ca(OH)2+Na2CO3═CaCO3↓+2NaOH.③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和A会生成气体,B和C会生成沉淀,所以B是碳酸钠,A是HCl,C是氢氧化钙;(2)①A与C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②B与C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③A与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9.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氢氧化钠外,是否还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检验一种物质即可)你想检验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现象 结论 【答案】【解析】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一定会含有氢氧化钠,反应存在物质过量的情况,可能是氢氧化钙剩余,可能是碳酸钠剩余,要证明含有碳酸钠,可以使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根据是否生成气体进行判断;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钙,可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是否变浑浊进行判断;故答案为:(以上答案选填一组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八、节评反思: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的性质》(共2课时)第1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2.熟记浓硫酸的稀释规则;3.知道酸的通性,能正确写出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问题导学:1.酸的性质:(1)浓盐酸和浓硫酸①浓盐酸(HCl溶液):是____色有______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有__________,打开瓶口会出现__________,这是因为浓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所以浓盐酸应该密封保存。工业盐酸常因为含杂质而略带__ 。②浓硫酸(H2SO4溶液):是______、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________,有强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__________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_____。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也应该__________保存。③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___里,并不断__________,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切不可将__________倒入__________里。(2)酸的化学性质①酸与指示剂的反应:盐酸使 色酚酞试液 ,使 色的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遇硫酸 ,石蕊试液遇硫酸 。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镁与盐酸、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氧化铁与盐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酸与碱反应:写出氢氧化钙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酸与某些盐反应:写出碳酸钙与盐酸、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质:酸溶液中都含有 (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三、学情诊断:【诊断1】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诊断2】氨水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碱,氨水中挥发出的氨气(NH3)易与酸反应,如NH3+HCl=NH4Cl,试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有一瓶试剂,标签受损,若要判断其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可将瓶塞打开,用蘸有弄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剂瓶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即为浓盐酸,而浓硫酸则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盐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下列物质中,不能够直接证明稀硫酸是酸性溶液的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2.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 .氢原子(H) B.氢分子(H2) C.氢离子(H+) D.氯离子 (Cl—)3.在分别盛有下列固体的四个烧杯中,都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氧化铁 B.锌粒 C.氯化钡 D.氢氧化铜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2)用盐酸除铁锈 (3)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业污水_________________ (4)把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 ; (5)病人在做钡餐透视时误将碳酸钡当硫酸钡服用,造成中毒(可溶性的钡盐有毒),中毒的原因是 ,医生让病人服用泻药硫酸镁解毒,原因是 。第2课时 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4. 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涵义,能判断某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5.熟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某反应能否反应;6.熟及相关物质的溶解性;7.学会SO42-和Cl-的检验。二、问题导学:2.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H2O。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如何理解这个复分解反应,请解释说明。(试一试画出它们反应的微观图示)3.写出SO42-和Cl-的检验方法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以Na2SO4为例:(2)以NaCl为例:三、学情诊断:【诊断3】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 Na2SO4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D.H2SO4 NaOH BaCl2 Na2SO4【诊断4】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第2课时 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从化学的视角看食醋,它能与生活中的哪些物质反应(关于食醋的生活小妙招)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2课时 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5.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是( )HNO3 Na2SO4 BaCl2 B.H2SO4 Na2CO3 BaCl2 C. KNO3 Na2CO3 HCl D. HCl AgNO3 NaCl6.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和D都是氧化物,则B和C中不可能再有氧化物B.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都是沉淀D.若A和C都是单质,B和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7.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8.有三瓶溶液,它们分别是石灰水、碳酸钠、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先将其按A、B、C编号,然后做以下实验,实验顺序、内容、现象如下:①A+B→无明显现象②A+C→有沉淀产生③B+C→有气泡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表实验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实验顺序①②③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9.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氢氧化钠外,是否还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检验一种物质即可)你想检验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现象 结论 八、节评反思: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2-1《酸的性质》导学案(无答案).doc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2-1《酸的性质》导学案(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