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1.3.3水的浮力-3-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鸡蛋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的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从力的角度看物体的浮沉条件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考点、重点、难点、】重点: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难点: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的应用;常见现象的解释考点: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的应用;常见现象的解释【学习探究】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往里面加盐又会浮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探索新知:【实验】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观察现象。分析:1、当F浮>G时,物体将 。当部份体积露出液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最后F浮=G,物体处于 状态。2、当F浮=G,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将处于 状态,此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任何位置。3、当F浮<G时,物体将 ,最后与容器底接触,物体受浮力、重力和支持力三个力作用。A、从力的角度看物体浮沉条件当F浮 > G物时, 上浮至 F浮 = G物当F浮= G物时, 悬浮 当F浮 特别说明:1)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水面,在水面上漂浮。2)悬浮的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 。3)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到容器底处于静止状态猜一猜:木头、泡沫、石块、金属块在水中是漂浮,是下沉还是悬浮?平时常见到 在水中会上浮; 在水中会下沉。这是因为不同物质 不同。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可能跟 有关。到底物体的浮沉和密度有什么关系呢?B、从密度的角度看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条件:被研究的物体是实心的,而且密度均匀.当ρ物 < ρ液 时, 至 ;当ρ物 = ρ液 时, ;当ρ物 > ρ液 时, 。如果物体是空心的,也有浮沉现象,可是我们如何利用密度来判断空心物体的浮沉呢?(若被研究的物体是空心的,物体取平均密度)平均密度就是用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与平均速度的概念差不多.空心物体空心部分越大,总质量越小,所以平均密度就越小. 小结:(1)当F浮 G,ρ液 > ρ物时,物体状态:上浮→漂浮。(2)当F浮 = G, ρ液 ρ物时,物体状态:悬浮。(3)当F浮 G,ρ液 < ρ物时,物体状态:下沉→沉底。【目标检测 直击考点】1、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水中,将物体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入水中,则( )A、大块下沉,小块悬浮 B、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2.? 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3.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4. 一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用手按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30牛,则放开手后物体将( )A. 上浮 B. 悬浮 C. 下沉 D. 无法判断5. 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5N B. 7N C.12N D.14N 6. 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 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B. 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C. 小瓷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D. 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7. 如图,把一块橡皮泥捏成碗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橡皮泥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 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C. 橡皮泥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D. 橡皮泥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8. 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 )A. 仍能静止 B. 向下运动 C. 向上运动 D. 上下晃动9. 如图所示是我国引进改造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6.4×104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取g=10N/kg);假如“瓦良格”号航母从海上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 ,“瓦良格”号航母在长江中 一些(填“上浮” 或“下沉”);停在甲板上的飞机飞离航母时,航母所受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厘米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求:(1)空心铜球的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答案:探索新知:1.上浮 漂浮 2.悬浮 3.下沉 漂浮 下沉特别说明:任何位置 猜一猜:木头、泡沫 石块、金属块 密度 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B 上浮、漂浮 悬浮 下沉小结: > = <【目标检测 直击考点】1.D 2.B 3.A 4.A 5.C 6.D 7.B 8.C9. 6.4×108 不变 下沉 减小10. (1)G=F浮=ρ液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7.8×10-6米3=0.178牛 (2)铜球实心部分的体积:V实=G/(ρg)=0.178牛/(8.9×103千克/米3×10牛/千克)=2×10-6米3=2厘米3 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实=17.8厘米3-2厘米3=15.8厘米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