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火 把 节——选自《云南音诗》第四乐章交响组曲欣赏请同学们想一想: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地理位置名称来历 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彝族代表研究讨论,在会议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蛮夷,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饮食 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女子服饰特点: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子服饰特点: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头前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型结。外出时身披察尔瓦。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能歌善舞的彝族 民间曲调: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彝族歌曲: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有喜酒歌、叫魂歌 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 舞蹈:左脚舞、锅庄舞、跳歌等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乐器彝族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主要节日:火把节、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他们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所以火把节 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 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饶精神的象征。作品介绍 《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风俗性交响套曲。第一乐章“茶林春雨”。第二乐章“山寨路上”。第三乐章“夜歌”。第四乐章“火把节”。《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唱一唱,注意音准。第二主题欣赏《火把节》跳一跳艺术来源于生活感悟: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