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材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教学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主要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这个单元着重探究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化学变化这一概念后,开始系统学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铁生锈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等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三年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上来看,学生对未知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而本课的难点是鉴别食物中的淀粉,相对来说食物孩子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又降低了科学认知的难度。但要想让学生用较专业的科学术语来总结自己的实践发现还是比较困难的,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科学素养。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内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检验是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 程与方法用细心体会,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以及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教 学准 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食物若干、抹布、小刀、盘子、镊子、PPT教 学环 节学 生 活 动教 师 导 学备注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来表演一个魔术。(出示一张白纸)看好哟,这是一张白纸,现在我用特制的溶液往这张纸上喷一喷,请看,奇迹出现了,把你所看到的大声读出来。(米饭)2.米饭,同学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对米饭的味道也是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同学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1.变魔术。(板书:米饭)2.谈话。二、品味米饭为了鼓励大家能精力十足地投入到探究中去,我先请大家吃点米饭,(分发米饭)但要带着要求吃(ppt出示要求:1、品尝一口米饭,说说米饭是什么味道的?2、再咀嚼一会儿,有什么感觉?当出现甜味时,咽下米饭。)。大家看明白了,就四人一小组用餐吧!问:我想采访一下同学,请你说说米饭的味道。问:刚才,我们通过咀嚼,发现了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学生可能会说:淀粉)是呀,同学们猜想的,跟科学家研究的结果一样,请打开课文第30页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其实,这种物质就是淀粉。1.分发米饭,明白要求。 2.提示按要求用餐。3.采访学生。4.解开疑惑.板书:淀粉三、认识淀粉过渡:同学们,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厨房的一种烹调用品,你看到过或使用过淀粉吗?(看到过,妈妈烧菜的时候用过。教师评价: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面我们将通过手、眼、鼻等器官近距离地来认识一下淀粉。说说淀粉有哪些特征?(1) 用你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2) 用你灵巧的双手摸摸。(3) 用你灵敏的鼻子闻闻。问:想一想你还知道淀粉的哪些小知识?(ppt出示有关淀粉小知识的资料)1.出示淀粉。2.认识淀粉。3.了解有关淀粉的小知识。四、淀粉+碘酒=?过渡:我们知道“淀粉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中”,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方便地来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鉴别淀粉有一样秘密武器——碘酒。出示碘酒,仔细看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下面我们就像科学家那样来实验一下,当淀粉遇到碘酒时会有怎样的变化?实践一:我们一起来实验实验,先滴一滴碘酒在淀粉上(强调滴管不能直接接触淀粉,滴的时候要和淀粉离一点距离),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淀粉的颜色变成了蓝色,产生蓝色的物质)问题一:这新产生的蓝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淀粉吗?(不是)问题二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板书:淀粉+碘酒 →蓝色实践二:大胆地猜想一下,碘酒滴在米饭上也会产生蓝色的物质吗?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还发现了什么?(颜色有深浅,与淀粉的含量多少有关。淀粉含量高颜色就深,反之就浅。)1.板书:和碘酒的变化2.出示碘酒并观察。实践一: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践二:米饭和碘酒的变化五、寻找含有淀粉的食物过渡:平时,我们生活中的物质还有很多,想不想再去验证一下,出示事先准备的常见物质。我们分三步来完成实验:第一步:认一认。第二步:猜一猜。(猜测哪些食物中会含有淀粉并填写好记录单。)第三步:检验(ppt出示要求:1.每切一种食物都须用抹布把小刀擦干净;2.用镊子切取食物;3.滴管和食物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两者不可接触;4.仔细观察,做好记录)、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新物质颜色的深浅与和有关?(与淀粉的含量有关)1.出示事先准备的常见物质。2.实践。第一步:认一认。第二步:猜一猜。(出示表格,提出要求。)第三步:检验(出示实验要求)、汇报.小结。四、淀粉妙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能揭开我课前做的魔术的面纱吗?(即总结)这是一封用米汤写成的信。解放前中共地下党员之间就曾用这种方式互通情报,起到了很好的保密作用。今天老师就给布置大家一个课外活动,回家后,利用家中的材料制作一封无字信件,我们下节课交流。总结作业1.《综合素质基础训练》中本课的练习。2.利用家中的材料制作一封无字信件,板书设计:3.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化学变化淀粉+碘酒————→蓝紫色(新物质)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学生是否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科学素养是否在提高,须具有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需求。设计特色简述:让学生经历“品尝质疑——解惑认识——猜测实践——实践寻找——生活妙用”科学学习的过程。在“寻找”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做出有根据的推测。猜测、实践操作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附实验记录单:寻找食物中的淀粉实验记录表第 小组 年 月 日情 况名 称是否含有淀粉新发现猜 测检 验土 豆红 薯豆 腐胡 萝 卜青 椒馒 头香 菇西 红 柿芹 菜洋 葱面 包火 腿 肠鸡 肉苹 果杏注:在含有淀粉的食物后面打对号。?小组成员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