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年级七科目历史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11.4课题第15课 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知道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教学目标1、识记造纸术的发明及其伟大意义。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3、知道司马迁和《史记》。4、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AG明确学习任务2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AE引发思考5下载小结归纳概括图表AI升华感情2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据说,西汉的东方朔,有一次向汉武帝上一奏折,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2人抬动,汉武帝看了两个月。这种情况如何才能改变呢?学生回答。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科技与文化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识记造纸术的发明及其伟大意义。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3、知道司马迁和《史记》。4、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三、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73-77页内容,填写下表)领域时代人物成就造纸医学历史学宗教四、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五、新课学习:(一)、造纸术的发明(自主探究)1,纸出现之前的书写的材料是什么?2,竹简、丝帛同纸相比的缺点?3、我国发明纸的时间 ?4、谁改进了造纸术?造纸的原料有哪些?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特点?5、造纸术发明的历史意义? (二)、张仲景和华佗1、医圣---张仲景:生活时代:______末年成就:著有《___________》,称为“医圣”。意义:发展了_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 2、神医---华佗: 生活时代:_____末年 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发明全身麻醉药剂_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称为神医。创造一套医疗体操______,以强健身体。(三)、道教和佛教 。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东汉明帝时兴建起佛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六、小结提升中国早期拥有世界最早的造纸技术,在文化上奠基了基础。七、作业设计优化设计:1—12必做,13题1—2小题必做,3—5小题选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归纳知识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