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至3复习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物选修1至3复习建议

资源简介

课件64张PPT。普通高中生物新教材
2008年高考复习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
选修模块解读
课标解读:

选修模块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选修部分的学习需要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作为基础。
所以,目标有二:
1、旨在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引导他们关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选修3)
——促进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选修1)
2、旨在更个性地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生物科技进展,为他们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选修1、3)1
选修一课标与考纲分析课标解读: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
本模块是实验课,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甚至主要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包括土壤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食品加工和现代生物技术四部分。
课程标准选修1核心知识关系图选修模块内容标准的分析选修1内容标准的分析苏教版与人教版选修1实验比较一览 考纲解读: 考纲解读
考核目标与要求
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注:选红处为07考纲与06考纲变化之处。
考纲明确提出了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这意味着将考纲基础实验的掌握要求作出了提升,仅仅是记住基础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基础实验所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迁移与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考纲对基础实验的考查要求。——新背景下的实验设计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生物学的知识往往都是与相关的实验相结合的。依据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相关知识,分析预期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依据实验的结果分析其原因或得出结论等,是本条能力要求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或说明的问题,是常见的实验题型之一。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其知识的落脚点一般是在教材上的,学生是已知的。但如果是要求从实验结果推演所能说明的问题,则结论可以是学生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甚至可以是与学生的已知相悖的。所要说明的问题可能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修正和补充。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对高考命题要求中对考查考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落实。与修订前的考纲相比,本条要求将探究能力考查的更具体化了,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包含了探究的各个方面。这本条目的要求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除字面直接表达的要求外,还隐含着一些要求:如根据所给材料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的数据,运用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方法处理实验的数据等等。4. 1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要点
在酒精灯附近操作;
带菌部分不能触及管壁或通过火焰;
划S形曲线不要划破表面;接种与培养大肠杆菌相关原理概念
最适pH(细菌6.5-7.5;放线菌7.5-8.5;真菌5.0-6.0)
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接种定义;接种工具;接种方法;无菌操作是关键
大肠杆菌的益与害;
实验要点
土壤悬液的制备与稀释;从最低浓度开始吸取;每个浓度3个重复;分离和培养土壤微生物相关原理概念
土壤微生物;菌落;
平板分离法——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涂抹平板法与稀释平板法;实验要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细菌基础培养基;
琼脂——凝固剂;
实验步骤:配制培养液——调节pH(7.0-7.2)——分装(不超过1/5)细菌培养基的配制相关原理概念
培养基定义;
培养基分类(天然、合成、半合成);实验要点
包扎——灭菌(121度-100千帕-20分钟)——搁置斜面(不超过1/2);细菌培养基的配制相关原理概念
灭菌与消毒;
常用灭菌方法——高温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原理;使用方法;设备);巴氏消毒法常用于酒、奶等食品的消毒,就是加热到50℃—60℃、保持30min,能杀死一般杂菌和病原菌。这与灭菌的要求相比,消毒 (A)
A、不能杀灭芽孢等耐高温的细胞
B、能杀灭芽孢等休眠状态细胞
C、只能杀灭各种细菌,包括芽孢
D、能杀灭各种真菌,包括孢子配置培养基时搁置斜面的目的是 ( C )
A、不利于杂菌生长
B、使培养基容易凝固
C、扩大接种面积
D、不搁置斜面的培养基容易被污染
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要点
选择培养基(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相关原理概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价值;种类;
实验要点
最适温度;糖浓度测定;
用乙酸菌由酒制醋实验原理;供氧;果汁发酵制作果酒和果醋相关原理概念
发酵定义;发酵的四个发展阶段;果酒的制作原理;
用毛霉发酵制作腐乳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豆制品的发酵加工——制作腐乳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爱吃的一种食品,则关于豆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豆腐是生产豆腐乳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切块、消毒等处理
②选择如毛霉等适当的微生物作为发酵菌种
③菌种要接种到处理好的原材料上
④在发酵过程,无需如设置温度等任何条件 ⑤豆腐乳所特有的风味完全由人工调制出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②③⑤

考点:对豆腐乳生产的知识和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考查。
制作泡菜用乳酸细菌发酵制作泡菜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4. 2 酶的应用
制备果胶酶并观察其作用相关原理概念
酶的特点 ;酶活力的定义、单位(1kat=6×107IU);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
实验要点
10%NaCl——激活剂;冰醋酸——调pH;
离心注意事项(对称平衡);
探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在洗涤中的作用相关原理概念
加在洗衣粉中的酶均为碱性蛋白质;
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可溶性的多肽(血渍、奶渍);
脂肪酶
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等;
实验要点
最适洗涤条件;
酵母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相关原理概念
固定化酶及其特点;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固定化酶的应用;固定化细胞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实验要点
原理(包埋法——海藻酸钠);酵母菌细胞的活化;4. 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实验要点
旋转薄膜蒸发器的使用;冷却水的走向(下进上出);最适温度;出油率提取芳香油相关原理概念
提取芳香油的原理(P62);
提取芳香油的方法——蒸馏、萃取;下图是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橘子皮中提取芳香油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①温度控制在水沸点以下,芳香油沸点以上 ②b为进水口 ③c为出水口 ④d处上层为芳香油、下层为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在理解提取的原理基础上,掌握比较简单的提取装置,及简单的操作等。
泡菜中是否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要点
实验原理:比色法;
实验步骤:配制相关试剂——配制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样品处理——样品测定——计算相关原理概念
亚硝酸盐特点;亚硝酸盐来源及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中毒剂量300-500mg、致死剂量3g);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4. 4 生物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相关原理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
脱分化与再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 实验要点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MS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彻底是关键;
愈伤组织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根分化培养基三者的转接;炼苗;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实验要点
根据P60-62实验熟悉关键步骤(如点样)及其目的;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相关原理概念
细胞破碎方法;蛋白质抽提方法;
蛋白质纯化方法——透析法;离心沉降法;电泳法(原理,分类);
目的DNA片段的体外扩增
相关原理概念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复制机制;(与必修内容结合)
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的原理——DNA体外扩增与DNA体内复制的异同点;
实验要点
根据P68图4-13掌握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的基本过程(加入的物质及其作用;设备;反应步骤;)
根据P69-70实验了解可调式加样器、台式离心机、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使用;两次染色的作用;
不同实验的串联与延续
探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在洗涤中的作用(酶活力的定量测定);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不同的酶);
实际应用——人参组织培养生产人参皂苷
培养基的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测定生物体内某物质含量;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该成分;2
选修三课标与考纲分析选修模块内容标准的分析选修3内容标准的分析选修3内容标准的分析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阐述 )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新增!)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新增!)。
3.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理解能力是生物高考规定考查的最基本能力,它既是高考的直接考查目标,也是高考所要求考查的其他能力,如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信息获取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1)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这就包含了对所学知识的再认或回忆,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识别和再认这些知识。
(2)理解能力的要求还体现在对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而且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有做到“知其所以然”的要求,才能达到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要求。
(3)对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典型的表现方式就是构建概念图。
(4)对知识的理解还表现在能运用生物学观点去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如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观点。 200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与课标的比较 注: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旧人教版已有知识(参06考纲)
2.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5)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 4.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5.遗传与变异
(2)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5-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
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科学实验(铺垫实验;标志实验;里程碑实验);
基因工程定义;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Ⅱ
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黏性末端;载体;
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
(3)基因工程的应用——Ⅱ
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4)蛋白质工程——Ⅰ
蛋白质工程定义;原理;分类(大改,中改,小改);核心技术;
蛋白质工程应用;
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5-2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Ⅱ
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定义及一般过程;
人工种子;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细胞核移植与动物体细胞克隆;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06上海卷 考概念、理论步骤与方法、与必修内容整合
39.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_______( )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____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__。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________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________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________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_______ (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________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答案:A.(1)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Ti质粒(2)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A
(3)DNA连接酶(4)感染 全能 筛选(选择)(5)C(6)抗病性状5-3 胚胎工程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Ⅰ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Ⅰ
干细胞定义;分类;研究进展;应用;
(3)胚胎工程的应用——Ⅱ
胚胎工程定义;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
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动物性别控制技术;5-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Ⅰ
转基因生物;优点;应用(基因诊断);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Ⅰ
常见的生物武器及其对人类的威胁;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Ⅰ
胚胎干细胞面临的难题(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
07选修三考点与题型预测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诞生:考查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与必修相关内容整合;“技术”注意理论步骤与方法
(3)基因工程的应用:提示出现新题境(理论在必修),应密切关注社会 热点
(4)蛋白质工程:新考点!“小改”——定点诱变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注意与必修整合(细胞及其代谢;植物激素;其他生物工程等)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注意原理、步骤、方法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注意与必修整合(前者:细胞、遗传等;后者:细胞、免疫等);注意技术步骤胚胎工程(新考点!)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脊椎动物(特别是人类)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囊胚期与2整合);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落实各类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生殖细胞:体外受精,性别控制等;受精卵或早期胚胎:胚胎移植、分割、冷冻等)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与“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整合出题:1的理论2的技术步骤3的情感态度
(3)胚胎工程的应用:提示出现新题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极可能放在基因工程或生态大题中考一点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新考点!注意致病微生物的类型与必修整合(细胞、代谢、遗传等)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与“胚胎干细胞的移植”结合在大题中考一点课外式:背景材料+设计实验
42.06深圳二模(11分)请你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写出相关实验原理、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做出结论。
背景资料 自由基是未配对的原子或原子团(如02-、OH、ROO ),过量的自由基可导致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膜脂分子的氧化和破坏而促进细胞衰老。这一理论受到科学家的重视。自由基还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组分大量外漏,以致死亡。因此,合理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延缓细胞的衰老非常有益。
研究发现,植物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促系统。酶系统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其中SOD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清除自由基的酶类,它能够催化分子氧化的第一个中间产物0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02和H202。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其它抗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护肤品中。
实验目的 验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延缓人体细胞衰老的效果。
实验材料 人体胚胎细胞悬浮液,显微镜,恒温箱,载波片,盖波片,试管,锥形瓶,滴管,吸水纸,量筒,一定浓度的(SOD)溶液和02-溶液,蒸馏水,0.02g/mL龙胆紫溶液,动物血清等其它所需要的实验材料。
(1)实验的原理:
(2)实验步骤:
(3)实验预测和结论: 延伸式:必修+选修
31.06全国卷(22分)
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答案:(5)运载体(1分);限制性内切酶(1分);标记基因(1分);植物组织培养(2分)。流程式:实验流程图考操作要点或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①A是 酶。B是 。C是 性状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 (试剂)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答案:①纤维素酶和果胶;融合的原生质体;耐盐 35.06江苏(9分)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__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 (2)选择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灭活的病毒 (5)在体外大量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6)骨髓 造血干 (7)主动运输(主动吸收)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