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一、教材分析二、教法设计三、学法指导四、教学过程五、教学评价2.教学的目的要求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材简介 多普勒效应是是波的重要现象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波的反射和折射及波的衍射和干涉后而编排的,是波动过程共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多普勒效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对它的研究为以后深入学习电磁波和光的本性奠定了基础。多普勒效应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航空以及天文学、宇宙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节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材简介教材简介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使用简练概括的数学语言,而是用定性的文字语言来叙述和分析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 特点之二是,充分利用了物理模型和图示分析解决问题,再次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熏陶。教学的目的要求【知识目标】教学的目的要求 通过多普勒效应的解释,提高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一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感知探索法。【能力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启迪引导阶段:演示、计算机模拟研究探索阶段:讲授、讨论总结整理阶段:分析、归纳巩固发展阶段:类比引导、自学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大,而且音调升高;当火车离你远去时,汽笛声不仅越来越小,而且音调降低。 提出问题:为什么汽笛声音调发生了改变?它的实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现象。(启迪引导阶段,约5分钟)指导思想: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飞机摩托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你站在铁路边,鸣笛的火车驶过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怎样变化?1.多普勒效应(研究探索阶段,约3分钟)启发学生思考: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决定声波的音调。上述声音音调发生改变,说明我们听到的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若波源或观察者或它们两者均相对介质运动,则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和波源的真实频率一般并不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研究探索阶段,约3分钟)多普勒效应成因(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2.多普勒效应成因⑴相对于介质波源和观察者都静止演示课件:声波的波面图如图:当波源S和观察者A都不动,若波源频率为30Hz,则波源每秒发出30个完全波,这30个完全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为1s,即观察者每秒接收30个完全波,因此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没有改变,听到的是“原声原调”。S A(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2.多普勒效应成因⑵相对于介质波源静止,而观察者运动演示课件: 波源相对于介质不动,观察者朝着波源运动的情况如图:波源不动,观察者向波源由A点经1秒钟运动到B点,虽然波源每秒仍发出30个完全波,但观察者每秒接收到31个完全波,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S B A(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 类比引导学生分析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设波速v=100m/s,波源频率 f =100Hz,则周期T=0.01s,λ= vT = 1m 频率运动情况 观察者感受到的 波的个数 波源1秒内发出100个完全波 比较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向波源运动 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远离波源运动 设波速v=100m/s,波源频率 f =100Hz,则周期T=0.01s,λ= vT = 1m f ’ = 110 Hzf=100Hz f ’ = 90 Hzf=100Hz 频率运动情况 观察者感受到的 波的个数 波源1秒内发出100个完全波 比较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向波源运动 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远离波源运动 设波速v=100m/s,波源频率 f =100Hz,则周期T=0.01s,λ= vT = 1m f ’ = 110 Hzf=100Hz f ’ = 90 Hzf=100Hz 频率运动情况 观察者感受到的 波的个数 波源1秒内发出100个完全波 比较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向波源运动 波源不动,观察者以V人=10m/s的速度远离波源运动 如果你以声波的速度随同某一个波峰一起远离波源,会是什么情景?若你以大于波速的运动远离波源,你感觉到波源的位置有无变化?(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2.多普勒效应成因⑶相对于介质观察者静止,而波源运动演示课件: 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一辆救护车从观察者身边驶过如图:当观察者在 波源右方时,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的频率增大。同时 ,当观察者在波源左方时接收到的频率减少。S1 S2 此种情况可引导学生根据前两种情况自行总结讨论,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抓住本质的东西,因此按照相向和背离两种过程讨论,每一步讨论有根有据,学生将刚学过的知识顺利迁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深化。(研究探索阶段,约20分钟)2.多普勒效应成因⑷相对于介质波源和观察者同时运动(总结整理阶段,约5分钟)3、结论 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的频率是不改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巩固发展阶段,约5分钟)4.应用 战士可以从炮弹飞行时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测量流体流速; 交通警察通过发射电磁波可监控是否有车辆超速行驶; 医学成像诊断; 根据天体发射的各种电磁波我们可以知道天体的运行速度和高度。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特设置如下练习:(巩固发展阶段,约3分钟)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该变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 动而产生的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让学生判断不同的相对运动,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如何变化:(总结整理阶段,约3分钟) 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可听到的声调:A、越来越高 B、不高 C、越来越低沉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1、仔细阅读课文;2、讨论思考题:⑴学生交流、讨论可能的应用; ⑵观察者和波源都静止,但正在刮风,有无多普勒效应? 3、预习“次声波和超声波”。(巩固发展阶段,约2分钟) §10——8 多 普 勒 效 应师生信息交流、反馈示意图教 师学 生发现、探索规律培养、发展能力观察实验、感知探索、迁移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多普勒效应.ppt 摩托疾驰而过音调变化.swf 飞机从头顶飞过音调变化.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