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10、周围的生物课 型新授课年 级四执 教学习目标1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能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3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与生物相关的资料。4能说出3条以上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5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观察、记录、发表观察结果。6在观察中始终不伤害生物,保持对生物的珍爱态度。学习重难点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总结和归纳生物的主要特征。学法指导制定观察计划,先自己制定,再交流修改,最后完善计划。预习提示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导入·知识准备(3)独学·自主预习(6)1阅读科学在线,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找出生物的基本特征:① ② ③ ④2检查观察过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是不是正确。3判断38页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生物:非生物:4小组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引导展示互学·合作探究(6)1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1)制定观察计划。(2)汇报观察计划。(3)完成小组观察计划,准备寻找的材料和工具。(4)说说寻找中应该注意的事项。(5)分组寻找(室外活动)。(6)小结:我们的活动感受。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提出观察要求;群学·展示交流(20)1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2小组在全班汇报观察记录情况,汇报共发现了多少种生物。3统计小组和全班的记录数据。4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发现的种类多,有的小组发现的少?5交流观察到的生物,选择两种生物向全班同学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6讨论:我们怎样判断研究对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呢?也就是说,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征呢?互相评价,组内讨论,组间交流,适时纠错。巩固·达标测评(5)1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 )多万种。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 ),如:( )等;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 ),如:动物、植物、细菌等。3生命生物的主要特征有:能( )、能( )、能( )、能( )。4下列哪个不是生物( )A桔子B高智能机器人C仙人掌D鸡蛋 5下面的变化是生命类的变化( )。A天变热了B花开了C火山喷发D果实成熟6不是生物的一项( ) A细菌B病毒C一动不动的树D电脑7用手指碰含羞草的花会缩到一起,说明了生物的 特征A生物能生长发育B能繁殖后代C能获取营养D能对周围的刺激做出反应 独立完成,组内交流,适时纠错。归纳·知识盘点10周围的生物 生物 特征:1 2 3 4 自然界 非生物寻找到的生物:凤仙花、竹子、青蛙、小鱼、蜻蜓、蝴蝶、毛毛虫、小鸟……统计:小组共找到 种生物,全班共找到 种生物,其中有 种生物是不同的作业·巩固预习拓展活动:认识更多的生物。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小组合作,适时指导。反思·学习收获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几大类?并各举几个例子。归纳整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