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教学重点、难点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面粉、石子、玻璃球、钢珠、注射器、勺子、水槽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了解地球外的宇宙空间吗?(课件1)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是哪一个?(预设:学生:月球)2、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它又被称为地球的卫星。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近距离观看月球表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课件2)视频播放:月球二、引疑探究,突出主题1、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环形山)(课件3)(引导:指着一个,这里凹着,周围突起像一座山脉,犹如碗状,伽利略取名为环形山,又称月坑。)板书:环形山观察图片:我们再来看几张环形山的图片。(课件4)提问:根据我们的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哪些特征呢?生1:分布杂乱;生2: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生3: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生4:千疮百孔;生5:···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特征。板书:(近似圆形,环中有环,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有深有浅)三、大胆推测,激活思维1、认识到月球表面环形山的诸多特征,谁能猜一猜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板书:陨石撞击,火山喷发猜想一:火山喷发猜想二:陨石或流星体撞击猜想三:外星人制造猜想四:宇宙环境……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了解到环形山的特征,也猜想了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的猜想模拟造一造环形山呢?(板书:我们来造)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想一想,我们该怎么造环形山?各小组讨论一下,把操作步骤用文字或画图表示出来。(课件5)2、那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学生:···)有陨石组、火山组、外星人组三种。为了较真实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大家觉得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预设:(学生:统一意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及时登记,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述结果。)3、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温馨提示,谁愿意朗读一遍。请各小组材料员根据组内猜想领取材料,造一造环形山,并进行分析推测。(课件6)4、请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放到讲台上来。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们造环形山过程和感受?(学生:怎么做的)五、交流探讨,总结梳理1、提出假说:想一想,我们造的环形山与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相似吗?现在,你觉得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你的依据又是什么?2、其实,大多数科学家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课件7)六、拓展延伸,展望未来1、如果你作为科学家到月球上去考察,你认为有哪些证据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的?(学生:岩石成分,环境条件,生命迹象等)(课件8)2、其实,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在进行。我国就相继进行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工程,同学们可以课后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课件9)板书设计: 我们来造“环形山” 陨石撞击模拟实验其它原因大小不一近似圆形火山喷发猜想数量众多有深有浅特征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