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 辅导讲义 第9讲:电路基础(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上 辅导讲义 第9讲:电路基础(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 9 讲 电路基础
一、 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相互作用
摩擦起电
概念: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
实质:物体之间的摩擦使物体上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举例: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 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解释:玻璃棒与丝绸摩擦使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
特别提醒: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因为通常情况 下两者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如上右图所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 电流与电路
电流
定义: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路
特别提醒:
①电流可以是正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也可以是负电荷(例如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正、 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也可以形成电流。
②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路及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作电路。一个完整 的电路应该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电路中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接入电路中,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 续不断的电流,它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工作的作用。
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运动的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开关闭合电路中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作通路。这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 工作。
开路:断开的电路叫作开路,即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闭合开关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中间没有用电器,这样的电路叫作电 源短路。
特别提醒:
常见造成开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开关没有闭合;②导线与其他电路元件连接处线头脱落 或接触不良;③导线断了;④用电器损坏,比如灯泡灯丝断了。
不管电路中有几条“电流通道”,只要有一条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连接了电源的正、负极,就形成了电源短路。电源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 会损坏电源,严重时引起火灾。
三、 电路图
电路元件符号
电路图
概念: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
画图注意事项:
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使用统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选符号。
②所画符号要与实物对应,开关的状态也应与实物一致。
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具有对称性,特别要注意元件 的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 比例适中。
电路图连实物图方法
①分支路连接法:找电源,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先接其中一条支路,直到电源负极; 找准分支点,再将另一条支路连到两分支点之间。
②齐头并进法:找电源,从电源正极开始,遇分支点就将几条路并列连上,分别经过各自的 用电器后再汇集,直到电源的负极。
串联电路
(1)定义:如果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人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作串联电路(如下图所 示)。
特点:
①电流路径只有一条。
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作用与位置无关。
③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并联电路
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作并联电路。
特点:
①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作并联电路;
②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的通断。
③各支路用电器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做干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条电路叫做支路。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方法:
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 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串联 并联


题型一: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作用
【例 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
【答案】A
【解析】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中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所以毛皮因失去电 子而带正电荷,而橡胶棒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即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
【变式训练】
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纸屑的现象说明异种电荷可以相互吸引B.同种物质摩擦,一定可以使它们分别带上异种电荷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答案】D
【解析】A、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纸屑的现象不能说明异种电荷可以相互吸引;B、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所以同种物质摩擦,不可以使它们分别带上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是转移;D、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在编织某种地毯时,需在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
A.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 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
D.释放静电,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答案】D
【解析】当人在地毯上走过时,脚与地毯之间相互摩擦会使地毯带上电荷,带电体会吸收灰尘等轻小物体,如果加一些不锈钢丝可以将由于摩擦而使地毯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使地毯不易沾上 灰尘。
【例 2】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再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 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 D 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A、B 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 A 带正电 B.小球 B 带正电
C.小球 B 可能不带电 D.小球 A 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 C 带负电,当靠近 A 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 A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C 靠近 B 时,发现排斥,即说明 B 一定带负电,故将 AB 靠近时,AB 吸引,B 一定是带电的,故 A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 D。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 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虽然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但两个排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的角度相等,故 C 符合题意。
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 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 相互排斥的现象,故 A 能完成;
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 B 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
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 B 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 B 不能完成,符合题意;
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 互排斥的现象,故 C 能完成;
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 象,故 D 能完成。
题型二:电流
【例 3】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不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答案】D
【解析】A、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运动包括定向移动和无规则运动,电荷做无 规则运动,则不会形成电流;B、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电荷,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C、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单独定向 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D、不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 流。
【变式训练】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乙,甲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甲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乙,乙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甲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乙,乙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甲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甲流向乙,乙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答案】D
【解析】甲带正电是由于缺少电子,而乙不带电,此时乙中的自由电子会经过金属棒从乙移到甲;由 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且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金属 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甲流向乙,甲金属箔的张角减小,乙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 a 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b 时, 金属球 b 也带上负电,则( )
A.a 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 b 上,瞬时电流方向 a→b
B.b 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 a 上,瞬时电流方向 b→a
C.a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 b 上,瞬时电流方向 a→b
D.a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 b 上,瞬时电流方向 b→a
【答案】D
【解析】带负电的物体有多余电子,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 a 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b 时,物体 a 上的一部分多余电子转移到 b 上。因为电流方向与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 瞬时电流方向 b→a。
题型三:电路的画法
【例 4】请按照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变式训练】
1. 请按照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例 5】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变式训练】
请按照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与图所示的电路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图甲所示的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B.
C. D.
【答案】C
【例 6】画出等效电路图,并标上对应各元件符号。
【答案】
画出等效电路图,并标上对应各元件符号。
画出等效电路图,并标上对应各元件符号。
【解析】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过开关 S 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下过 L4 回到负极,一支向上又分成两支,一支过 L1 到电源负极,另一支再分成两支分别 L2、L3 回到负极,所以电流从电源正极分成四支,开关在干路上,如图所示
【例 7】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①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②三盏灯并联;③开关 S1 控制电灯 L1 和 L2;④开关 S2 控制电灯 L1、L2 和 L3。
把下面实物图连成 S 为总开关,S1 控制 L1、S2 控制 L2 的并联电路
请根据下表中给出的信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图补充连接成完整电路。
【答案】
【解析】(1)由“闭合 S,断开 S1、S2”L1、L2 均不发光,可确定开关 S 在干路上;
(2)由“闭合 S、Sl,断开 S2”L1 发光、L2 不发光;“闭合 S、S2,断开 S1”L1 不发光、L2 发光,可确定 S1 控制支路中的 L1,S2 控制 L2,如图所示。
下图中 S 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刀扳到右边时 A、b 两接线柱连通,刀扳到左边时,A、c 两个接线柱
连通。图中标有 M 的是电动机的符号。请把图中的这些符号连成电路图,使开关扳到左右两边时电动机各用一个电源供电,而且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相反从而使其转动方向相反。

下列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实物图中两灯泡串联,而电路图中两灯泡并联。故 A 错误;B、实物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下面的灯泡,而电路图中,闭合开关,一只灯泡被短路,与实物图不符,故 B 错误; C、实物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 S1 控制干路,S2 控制 L2 所在支路,而电路图中,开关 S2 控制干路,S1 控制 L2 所在支路,与实物图不符,故 C 错误;D、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路图与实物图符合,故 D 正确。故选:D。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 S 后,
灯 L1 和 L2 都能发光,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2 的电流。并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
【解析】把灯 L2 的左接线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即可;画电路图时从正极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 L1; 另一支经电流表和灯 L2,再都经过开关回到负极,如图:

题型四:电路判断
【例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 L1 和 L2 都能发光,且并联连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闭合 S2,断开 S1、S3 B.闭合 S1、S3,断开 S2
C.闭合 S1、S2,断开 S3 D.闭合 S2、S3,断开 S1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要使灯 L1 和 L2 组成并联电路,电流应分别流入灯 L1 和 L2,首首相接,尾尾相接,需要闭合 S1、S3,断开 S2。故选:B。
【变式训练】
如图中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 是串联 B.L1、L3 是串联 C.L1、L2、L3 是串联 D.L1、L2、L3 是并联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后分成三条支路,分别流过三个灯泡,然后全部 流入电源负极,电流在电路中有三条路径,因此三个灯泡是并联。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是( )
A. B.


【答案】C
【解析】A、三盏灯依次连接,为串联;故 A 不符合题意;B、L2、L3 串联后与 L1 并联,为混联电路, 故 B 不符合题意;C、三盏灯并列连接,为并联;故 C 符合题意;D、L2、L3 并联后与 L1 串联;为混联电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 L1 和 L2 两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是( )
A.S1、S2 断开,S3 闭合 B.S1、S3 闭合,S2 断开
C.S1、S2、S3 都闭合 D.S1、S2 闭合,S3 断开
【答案】B
【解析】要使两个电灯并联,就应使每个电灯并列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故 S1、S3 闭合,S2 断开。故选:B。
关于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1、K2、K3 都闭合,L1、L2、L3 都发光B.K1、K2 闭合,K3 断开,只有 L2 不发光C.K3 闭合,K1、K2 断开,只有 L3 发光D.K2、K3 闭合,K1 断开,L1、L2 不发光
【答案】B
【解析】A、K1、K2、K3 都闭合时,电路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电灯 L2 和 L1 被短路,只有 L3 发光,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K1、K2 闭合,K3 断开时,电灯 L2 被短路,L3 和 L1 串联发光,只有 L2 不发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K3 闭合,K1、K2 断开时,电灯 L1 断路,L3
和 L2 串联发光,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K2、K3 闭合,K1 断开时,电灯 L1 短路,L3 和 L2
串联发光,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小明把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甲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 S1 和一个指示灯 L1(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台灯开关和灯泡用 S2、L2 表示。当只闭合 S2 时,台灯不发光,当闭合 S1 时,指示灯发光, 再闭合 S2 时,台灯发光;如果指示灯损坏,S1 和 S2 都闭合,台灯也能发光。下列设计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B. C. D.
【答案】C
【解析】A、当闭合开关 Sl、断开 S2 时,灯泡 L1 不亮;B、当闭合开关 S2、断开 S1 时,灯泡 L2
亮;C、当闭合开关 Sl、断开 S2 时,灯泡 L1 亮,当闭合开关 S2、断开 S1 时,灯泡 L2 不亮, 当 Sl、S2 都闭合时,两灯都亮,与表格完全一致;D、当闭合开关 S2、断开 S1 时,两灯泡都亮;故选:C。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 )
B.
C. D.
【答案】D
【解析】A、两灯串联,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但两灯的发光互相影响,故 A 不合题意;B、两灯并联,发光时互不影响,但开关在支路,只能控制其中一盏灯,故 B 不合题意;C、两灯串联, 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但两灯的发光互相影响,故 C 不合题意;D、两灯并联,发光时互不影响,开关在干路,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
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丁四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 电铃和开关中的一种,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则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 )
A.甲处可能接电铃 B.乙处可能接开关
C.丙处一定接开关 D.丁处一定接电源
【答案】B
【解析】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丙、丁处不可能接电源,只可能接用电器,否则会出现电流朝向同一方 向。而甲、乙处一定有一个是电源,再根据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可知,甲、乙处应该是电源和开 关。综上所述,甲、乙应该是电源和开关,而丙、丁应该是电灯和电铃。故选:B。
图甲为三根纹在一起的电线,小册设计了图乙所示的“检测仪”把它们区分开。小册将 a、b 连在一起时, 把“检测仪”接在 x、z 两端,灯泡发光;小册将 a、c 连在一起时,把“检测仪”接在 y、z 两端,灯泡不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和 x 是同一根电线,c 和 z 是同一根电线
B.b 和 z 是同一根电线,c 和 y 是同一根电线
C.a 和 y 是同一根电线,b 和 x 是同一根电线
和 y 是同一根电线,a 和 z 是同一根电线
【答案】B
【解析】(1)小册将 a、b 连在一起时,把“检测仪”接在 x、z 两端,灯泡发光,左面只剩下 c 端,右面只剩下的是 y 端,则说明 c 和 y 是同一根电线;(2)小册将 a、c 连在一起时,把“检测仪” 接在 y、z 两端,灯泡不亮;左面只剩下 b 端,下面只剩下的是 x 端,则说明 b 和 x 不是同一根电线,则 b 和 z 是同一根电线;综上分析,c 和 y 是同一根电线,b 和 z 是同一根电线,则剩下的 a 和 x 是同一根电线,故 B 正确。故选:B。
题型五:简单电路故障判断
【例 9】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 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 ab,bc,cd 和 ac 两点,灯 L1,L2 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 bd 两点时,灯L1 发光,L2 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是( )
A.灯 L1 与开关 S 均开路 B.灯 L2 与开关 S 均开路
灯 L1 与开关 S 均短路 D.灯 L2 与开关 S 均短路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L1 与 L2 是串联电路,在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则灯泡都不能工作。导线分别连接到 ab,bc,cd 和 ac 两点,灯 L1,L2 均不发光,说明电路都为断路;当导线并联在 ac 两点间时,灯 L1,L2 均不发光,说明 cd 间有断路,即灯 L2 开路;当导线并联在 cd 两点间时,灯 L1,L2 均不发光,说明灯 L1 开路或开关开路;当导线并联在 bd 两点间时,灯泡L1 发光,说明灯 L1 正常,bd 间发生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 L2 与开关 S 均开路。故选: B。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灯泡 L1、L2 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
A.a 和 b B.c 和 d C.e 和 f D.g 和 h
【答案】D
【解析】A 导线连接 a、b 两接线柱,灯泡 L2 被短路,只有灯泡 L1 工作;B 导线连接 c、d 两接线柱, 灯泡 L1 被短路,只有灯泡 L2 工作;C、导线连接 e、f 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D 导线连接 g、h 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选:D。
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 S1、S2 , 则( ) A.L1 不能发光,L2 能发光 B.L1 能发光,L2 不能发光C.L1、L2 都不能发光 D.L1、L2 都能发光
【答案】B
【解析】闭合开关 S1、S2 ,电路为 L1 的基本电路,L2 被短路,故 L1 能发光,L2 不能发光。故选:B。


将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说来,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
起电顺序(正→负)
有机玻璃
玻璃
毛皮
丝绸

金属
硬胶棒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答案】C
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 a、b、c、d,已知 d 带正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 带正电,b 带负电,c 带负电
B.a 带负电,b 带正电,c 带正电
C.a 带正电,b 带正电,c 带负电
a、b、c 均带正电
【答案】D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变化情况及电荷运动、电流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减小,乙增大,正电荷从甲到乙方向运动B.甲、乙都减小,负电荷从乙到甲方向运动C.甲、乙都不变,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
D.甲减小,乙增大,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
【答案】D
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沿细丝向下捋几下,然后将这样做成的两个相同的塑料丝如图的甲、乙情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带异种电荷 B.甲和乙都必带正电荷C.甲和乙中只有一个带电 D.甲和乙必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
【答案】C
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小灯泡 L1、L2 并联的是( )
B.
C. D.
【答案】A
把两节干电池、两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电动机连成下图所示的电路,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 )
B.
C. D.
【答案】A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物连接电路图能满足以下要求:“当只闭合开关 S1 时小灯泡发光,其他用电器不工作;当只闭合 S2 时,蜂鸣器发声,同时小电风扇转动,小灯泡不发光”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检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 接错的是( )
A.导线 1 B.导线 2 C.导线 3 D.导线 4
【答案】 C
小明和父母想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假期是否外出旅游,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人同意,同时小明也要去, 则他们就决定去旅游。投票时,每人控制一个开关,闭合开关表示同意旅游,表决后灯亮则旅游就能成行。下列几个表决器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去香港旅行的小明同学在过马路的时候,红绿灯亮时出现“嘎嘎”的声音来。绿灯亮时声音比较急促, 红灯亮时声音较缓慢,其实这些声音系统是为视力障碍者设置的,提示他们过马路,也就是所谓的无障碍设施。回家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带有铃声的交通信号灯电路图,要求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绿灯亮的同时电铃 1 响,红灯亮的同时电铃 2 响,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答案】D
在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接线柱时现象正确的是( )
连接 A、C,L1 灯亮,L2、L3 灯不亮
连接 B、C,L1 灯亮,L2、L3 灯不亮
连接 A、B,L1、L3 灯亮,L2 灯亮,且 L1、L3 两灯并联
连接 C、D,L1、L2 灯亮,L3 灯不亮,且 L1、L2 两灯串联
【答案】B
家用电吹风主要有带扇叶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吹风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下面 4 个电路中,根据要求填写图号。
已造成短路的有 图,闭合开关 S 后会出现短路的有 图。
组成串联电路的有 图,组成并联电路的有 图。
【答案】(1)d、a;(2)c、b。
是为实现接在同一电路中的两灯既可串联又可并联,小明和小芳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甲图中,只闭合开关 时,两灯串联;乙图中,当开关 S1 打到 且 S2 时,两灯可并联。对比甲、乙两图的结构可知,小芳的设计比小明的设计更高明之处是 。

【答案】S2;b;闭合;甲电路图存在电源短路的可能,而乙电路图不存在这种可能。
如图所示电路中:
①只闭合开关 S3,而开关 S1、S2 断开时,L1、L2 是 联;
②只闭合开关 S1、S2,而开关 S3 断开时,L1、L2 是 联;
③只闭合开关 S1,而开关 S2、S3 断开时,L1 是 路,L2 路。
④当开关 S1 断开,而开关 S2、S3 闭合时,L1 是 路,L2 路。
⑤当开关 S1、S2、S3 均闭合时,电路中发生 现象。
【答案】①串;②并;③通;断;④短;通;⑤短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当开关 S1、S2 闭合,S3、S4 断开时, 灯泡发光;
当 S2、S4 闭合,S1、S3 断开时, 灯泡发光;
当 S3、S4 闭合,S1、S2 断开时, 灯泡发光;
当 S1、S2、S3 闭合,S4 断开时, 灯泡发光
【答案】(1)L1;(2)L2;(3)L3;(4)L1。
根据下表情况连接实物图和画出电路图
开关状态
S1、S2 都闭合
S1 闭合、S2 断开
S1 断开、S2 闭合
L1

不亮
不亮
L2


不亮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