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新课,并板题。同学们,这是什么?(保温杯)大家都见过或者用过各种各样的保温杯,但是,你知道保温杯为什么能保温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投影)出示导学案,利用导学案进行逐条讲解。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保温杯,增加学生的知识。布置课外作业,保藏冰块比赛。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附:《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导学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学习过程】自学教材43页内容 1.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 )( )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 )理由( ) 3. 实验:在上述3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用手捂在不同材料做的杯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什么原因引起的?( ) 4.测量:3个杯中的水现在的温度是1.不锈钢( )摄氏度2.陶瓷( )摄氏度3.塑料( )摄氏度。,3分钟后的温度是1.不锈钢( )摄氏度2.陶瓷( )摄氏度3.塑料( )摄氏度。那一杯水凉的快些?( ),为什么?(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5.。(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6.交流实验结果。三、学生实验, 做一个保温杯(注意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 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3.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做好记录。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开始的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降温多少 (℃)无盖的杯子加盖的杯子包毛巾的杯子加盖并包毛巾的杯子嵌入塑料泡沫的杯子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5.你们有办法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6.小组讨论。7.全班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8.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四、观看课件,了解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保温杯。四、保藏冰块比赛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