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数学2015-2019考情分析山西2015-2019中考每小题考查点汇总 题型特点 近五年对比分析总结2015 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选择题试题结构稳定,均为10道,每小题均为3分 选择题总结下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1题考查实数的运算(加减或乘除)或相关概念(2016求相反数,2019求绝对值)或比较大小(2018年); 2.除2015年外每年均会考查科学记数法,均以实际问题为背景,19年与运算结合考查;18与单位换算结合考查;16-17单位万;14小数,单位微米;13年与重力做功结合。 3.整式的运算每年均有考查,考查方式均为选择运算错误或正确的项,一般涉及幂的运算、根式等。 4.最后一道选择题一般均为几何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5.三视图一般在选择题中考查。 6.统计问题的小题一般也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方差的应用、特征量的计算、频率概率关系。 试题特点 分值 试题特点 分值 试题特点 分值 试题特点 分值 试题特点 分值 1.有理数的加法 3 1.求相反数 3 1.实数加减运算 3 1.比较实数的大小 3 1.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 2.分式乘除法;绝对值、0指数幂;合并同类项 3 2.解不等式组 3 2.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3 2.数学文化:选不是中国的著作 3 2.整式的运算 3 3.轴心对称、中心对称的判断 3 3.普查和抽样 3 3.数据分析(稳定性:方差) 3 3.实数运算:幂的乘、除法 3 3.正方体展开与折叠 3 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 4.三视图:由俯视图找左视图 3 4.解不等式组;数轴表示解集 3 4.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根 3 4.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 3 5.数学思想(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 5.科学计数法(实际背景):较大,带单位 3 5.幂的运算 3 5.根据表格求中位数 3 5.平行+三角形内外角关系 3 6.平行线的性质 3 6.幂(乘方和除法)、根式运算 3 6.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3 6.科学计数法(大数)+单位换算+单位换算 3 6.解不等式组 3 7.分式化简 3 7.根据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 3 7.分式化简 3 7.概率求解:两个量 3 7.科学记数法+运算 3 8.数学常识:《九章算术》 3 8.求抛物线平移后的表达式 3 8.科学计数法(带单位):实际问题背景 3 8.旋转+直角△+全等 3 8.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3 9.概率计算(一个变量) 3 9.求弧长;切线的性质 3 9.数学方法(证明方法):无理数的证明 3 9.一元二次函数配方 3 9.抛物线型问题:求解析式 3 10.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切的概念 3 10.新定义(黄金矩形的判断) 3 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面积计算;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3 10.求阴影部分面积:圆+正方形+扇形 3 10.与圆有关的阴影面积计算 3 1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11.求格点坐标:点的坐标的确定 3 11.根式运算 3 11.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3 11.分式化简 3 填空题的试题结构有所调整, 15年为6道题,16-19年均为5道题,分值均为每小题3分 特殊题型: 1.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考查频率较高. 2.注重与实际结合考查,项目性学习理念逐步渗透;跨学科整合。多道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一般需建立实际模型求解。 3.几何问题考查较深,难度较大。 4.最后两道解答题:综合与实践;综合与探究12.找规律(图形变化类) 3 12.结合反比例函数比较大小(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3 12.列代数式 3 12.多边形外角和:给出图求角的和 3 12.统计图的选择 3 13.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多边形性质;弦与弧关系 3 13.找规律(图形归纳问题) 3 13.图形的平移、旋转;格点问题 3 13.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3 1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面积问题 3 14.概率计算(两个变量) 3 14.求概率(两个元素) 3 1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3 14.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直角△(含60°角)+求线段长 3 14.反比例函数+菱形,求k值 3 15.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 15.求线段的长(勾股定理;相似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 3 15.求线段的长( 中位线;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 3 15.直角△相似+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3 15.旋转三角形,求长度 3 16.折叠问题(求线段的长):全等、相似的判定与性质 3 16.实数运算(幂,根式);分式化简求值 10 16.实数运算(幂、三角函数);分解因式 10 16.实数运算(幂+绝对值);分式化简 10 16.实数的运算+解方程组 10 17.实数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解分式方程 10 17.解一元二次方程 7 17.证明线段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 17.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求解析式+数形结合解不等式 8 17.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 解答题的试题结构也比较稳定,五年下来,解答题均是8道,总的分值从2016年开始都是75分,但每小题的分值每年略有调整 解答题总结下来有下面几个特点: 1.第一道一般是实数运算+分式化简(解分式方程)或分解因式。 2.解答题中均有一道统计概率、一道实际问题和一道圆(2018未考)的相关问题。 3.统计与概率在解答题中一般结合考查(2013单独考概率;2015单独考统计)。 4.实际应用问题一般考查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13、16、19方案选择)、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2014年考到。2013年18题抛物线型拱桥。 5.圆一般考查切线性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等。16、19年以阅读理解题形式考查。6.项目学习型问题近两年都有考查,一般作为倒数第4题,以任务形式出现,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知识。7.倒数第3道题一般为阅读理解问题,以数学名著或名人引入,结合某一结论的证明和应用考查6.压轴题(综合与探究):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综合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且多与几何问题结合,涉及图象的平移、动点问题或存在性问题。7.次压轴题一般为几何综合题(综合与实践),一般为四边形的综合问题,多涉及折叠、旋转、平移、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等。 8.存在性问题一般在最后一道题中出现,除2015年外,均有考查。18.阅读题: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化简求值(数学文化背景) 6 18.补全统计图(条形、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求概率 8 18.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交点坐标;求三角形的面积 7 18.统计(条形+扇形)+概率(一个量) 9 18.统计数据的分析+概率计算 9 19.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求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 6 19.阅读题:数学文化:圆中的证明(补全定理证明;求三角形的周长) 7 19.列方程、不等式解应用题:种植产量问题 7 19.实践操作:测量+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8 19.方案选择: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8 20.条形、扇形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建议) 8 20.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案对比、选择 7 20.统计与概率(中位数,折线图,概率) 12 20.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7 20.项目学习:测量物体的高度 9 21.复杂尺规作图;切线的性质;弧长计算 10 21.建模:三角函数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求线段长);解Rt△ 10 21.求线段长;分析两角的数量关系(圆,三角形,切线等) 7 21.阅读问题:菱形的判定+证线段相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位似 8 21.阅读理解问题:圆中有关定理的证明与计算(外心、内心) 8 22.实际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销售问题 7 22.综合与实践:剪拼、旋转、平移(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 12 22.综合与实践:数学文化(勾三股四玄五);折叠问题;新定义;正方形的判定 12 22.综合与实践:根据证明写依据+证明点在直线的垂直平分线+判断点是否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12 22.结合综合(正方形折纸):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 11 23.综合与实践:长方体展开图;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2 23.抛物线综合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构造(存在性问题);分类讨论;动点问题(一);等腰△判定与性质 14 23.综合与探究:抛物线综合问题(动点问题(两个);存在性问题;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解直角△;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中点坐标公式) 14 23.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等腰△存在性问题,求坐标+用字母表示出线段长,并求其最值 13 23.代几综合:求解析式、三角形面积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定两动) 13 24.抛物线综合问题:求解析式;图象平移;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求面积 13 / / / / / 试卷结构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0道(3×10=30分) 选择题12道(2×12=24分)填空题5道(3×5=15分) 填空题5道(3×5=15分) 填空题5道(3×5=15分) 填空题5道(3×5=15分) 填空题6道(3×6=18分) 填空题6道(3×6=18分) 填空题6道(3×6=18分)解答题8道(10+7+9+8+9+8+11+13=75分) 解答题8道(10+8+9+8+7+8+12+13=75分) 解答题8道(10+6+7+7+12+7+12+14=75分) 解答题8道(10+7+8+7+7+10+12+14=75分) 解答题8道(10+6+6+8+10+7+12+13=72分) 解答题8道(10+6+6+10+7+9+11+13=72分) 解答题8道(10+7+8+8+9+8+13+14=78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1. 2016-2019题型相同,2014-2015题型相同。2013年12道选择6道填空,2014、2015减少两道选择,2016?2019减少一道填空题(10+5+8=23)。2. 均为8道解答题,但分值不完全相同。试卷特点: 1.注重数学文化、实际应用、探索实践和阅读的考查,试题地域特色比较明显 ,常以当地的事或物为背景。 2.压轴题常以综合与探究形式出,均以抛物线为载体,综合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且多与几何问题结合,涉及图象的平移、动点问题或存在性问题。 3.次压轴题一般为几何综合题(综合与实践),多涉及折叠、旋转、平移、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等。4.难度方面,一般后两道解答题、选择或填空的最后一道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