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沉与浮》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二课的研究,认识了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从这一课开始,将结合技术教育,学生将尝试用以上概念解释钢铁造的大轮船漂浮现象;并使用橡皮泥制作模型来证实自己的解释,从而发现通过改变形状可以改变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浮力大小也随之改变;学生还将在橡皮泥小船活动中,运用对浮力的认识不断改进设计并发展技能。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大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都有自己的解释,一般都用空心来解释。而现在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发现浮力增大这个事实,并用此解释轮船漂浮的问题。学生用橡皮泥做成船型,漂浮在水面上并装在货物,一般都能做到,同时对这个活动也有兴趣,这是探索的基础。但是发现船型的橡皮泥,已经增大了排开的水量,需要实际测量才能获得,这个证据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把理论与技术联系起来的关键,因此这个对比测量的实验相当重要。三、教学(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t"_blank )目标:1、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使它能漂浮在水面上。2、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排开水的体积关联起来,并用以解释钢铁造的大轮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3、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t"_blank )重难点重点:概念橡皮泥的形状,使之能漂浮在水面上,并能装载垫圈。难点:发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排开水的体积,浮力大小也随之改变。五、教学准备每组准备:50克橡皮泥、透明方形水槽、水、量杯、抹布、铁垫圈、镊子、记录表。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图片:铁块沉入水中,钢铁造成的大轮船漂浮在水面上。2、聚焦问题:怎样解释图中的现象?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二)、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1、橡皮泥和铁块一样,也是沉入水中的,你能使它漂浮在水面上么?2、学生提出设想及依据。3、分组活动。4、汇报与交流:●哪些形状的橡皮泥沉入水中?哪些形状的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的沉浮状态发生了改变?●你的哪些发现能支持你的想法?(三)、发展与运用1、问题:给橡皮泥船上装垫圈,试一试你们小组的橡皮泥小船最多能装多少垫圈。2、规则与提示3、学生分组活动4、展示与交流图表汇报:●空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你们小组的小船最多承载了多少个垫圈?●承载最多垫圈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小船沉入水后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比较大家的数据,我们能做出怎样的解释?(四)、总结与反思1、你能解释钢铁造成的大轮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么?2、当船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多大?3、我们的研究过程还有什么不足和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改进?4、整理班级记录。七、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变橡皮泥沉浮状态记录 橡皮泥船载重情况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