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这一表述阐明了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天然联系,数学是表达宇宙空间本质的工具。同时,数学最本质的特征是逻辑的严密性,其中蕴含着讲规则、重证据、依逻辑、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为人品格。这样,数学不仅有理解和表达现实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以及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工具属性,也有鲜明的科学精神、为人品格等价值观念属性。所以,数学教育必然是工具性和价值观的统一体,体现数学教育本来面目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是“德智融合”的,科学精神的培育是自然而然地融人在“四基”“四能”的教学中的。也就是说,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把育德和育智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就没有完整体现数学教育的真谛.理性思维得到良好发展的具体表现是:能抓住纷繁复杂事物中的关键要素,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善于返璞归真、精中求简、以简驭繁,能在一般观念指导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 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清晰且自觉的认识,能有理有据、前后一致、逻辑连贯地阐明观点;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养成以理服人的行为习惯。总之,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数学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学课程内容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发挥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用数学的方式开展育人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四基”、提高“四能”的过程中,学会有逻辑地、创造性地思考,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理性思维,养成科学精神,成为善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理解中学数学从上所述可见,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培养“四基”“四能”为手段,发2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 必修 第一册 |展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为落脚点。为了建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及其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和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独特的育人价值 ,《标准 (2017年版)》 给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教学以及考试评价的新要求,强调数学教学要更加关注数学学科思想`数学思维方式等,要努力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因此,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理解中学数学内容,关键是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研究数学对象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下面我们以 《标准 (⒛ 17年版)》 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的内容为主体,将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内容编织成为一个知识图谱,以便大家对它有一个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理解。这里的知识图谱是显示数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可以帮助大家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等角度去分析和把握中学数学内容。1.中学数学的研究对象对于“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类型”等问题的回答,可以有不同观点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回答。 《标准 (⒛ 17年版)》 延续了恩格斯的观点,认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这样 ,数学的研究对象有的可以纳人较单纯状态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有的可以纳人两者融合状态的“数形结合”。概率与统计当然也可以也可以纳人上述三条主线中,但概率与统计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其他中学数学则是研究确定现象的,若把后者称为确定性数学 ,则概率与统计是以确定性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所以概率与统计应放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上。在中学阶段,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都是刻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因此应该作为学习所有内容的基础。2.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曩 只要研究问题,就有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都是数学中的元素.一方面把一些元素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就形成一个集合。因而元素、集合是处处存在的。另一方面,从有关自然数的 Peano公理,以及关于欧氏几何的公理体系可以看到或感觉到,无论是“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中涉及的对象和概念,还是“数形结合”中遇到的对象和概念 ,都能用集合论的语言 (元素、集合、属于、子集、映射等)给出它们的定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数学研究的很多对象都是元素间具有某些关系的集合。这样,集合论的语言就自攮禹骚鼙 实数及其运算和大小关系。实数是度量大小的绝好工具,实数系是一切具有运算的体系的标兵,任何具有运算的体系中的内容、方法与思想,都能在与实数系的类比中得到启发。攮巍瑙鍪 复数及其运算。复数由实数扩张而得,是人类能创造出的最大、最佳数系。这是因为:把复数系再扩张时,就不再存在像复数系这样方便而完美的运算了。对复数系,我然地成为数学的基本语言,并且从这里我们还会看到和相信,为什么数学的研究成果 ,数学的研究思想、方法等都有可能在其他理论中派上用场,得到广泛应用。数学的最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这种严谨性是由一系列表示关系的逻辑术语把表示概念的名词连接在一起而体现的,由此 ,从条件到结论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产生歧义,而且能被其他人理解。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全世界数学家都认同和遵守的,数学语言是世界通用的.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是数学严谨性与准确性的基本保证 ,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3.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所涉及的内容可概括为如下结构图 :们有代数基本定理 (每一个复系数一元 刀次多项式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其中饣为正整数 ).摺渚豳掣 向量及其运算。直线上向量的坐标是一个实数,平面中向量的坐标是实数对(品 ,丿 ),空 间 中向量 的坐标 是 三 实数 组(J,丿 ,z)。 在这个意义上 ,向量可以看作是实数 的一种推广.此外,在历史上,复 数(c+ai)曾 被推广到四元数 (曰 +Ji+yj+zk),而其中的£i+历十zk被发展成现在的向数量关系羞·黥指数函数对数酹数函数的导数|中学数学及其教学| 3量。从这里看到,向量的确是“数” (即 四元数)的一部分。当然,在谈论向量时永远记住它的物理、几何背景 (位移、力,有 向线段等)。在研究几何时,作为工具,向量系和实数系有异曲同工之妙。曩曩曩鲟 用字母代表数,我们有了变量ε,a,c,J,y,z等。数和变量一起运算的结果,我们得到代数式,代数式之间也有加、减、乘、除等运算,这样就有了代数式及其运算.代数式及其运算可看作是数及其运算的一种推广,它大大拓宽了运算对象的范围。代数学的根源在于代数运算,而运算律则是整个代数学的基础。在研究代数问题时,我们往往通过运算来归纳地发现、定义和证明。曩 令两个含变数的代数式相等便得到方程。方程是变量间数量关系的直接体现,而数和代数式是不可缺少的准备。由算术到代数的转化,我们可以看到方程、代数式及其运算的力量和美妙。躔蜃鲟鳟 把方程中的“=” 换成实数系所特有的“)” (或“(” )便得到不等式,因而两者有类似的地方。如解方程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价变换,解不等式也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等价变换,而“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都有“可传递性”,都是 “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由函数观点,方程r(J)=0的 解可以看成函数 丿=∫ (=)的零点 ,而不等式 ∫(J)>0的解可看成是函数 丿=∫O)取正值的ε的全体.另外,两者关系密切:和函数的零点可看成是函数不等于 0处的“边界点”类似,方程 r(=,丿 )=o可设想为不等式∫(£ ,丿 )>0的“边界”。“>” 的性质比“=” 的性质“坏”许多,我们应非常小心地对待不等式.鲟 函数及函数的运算 (+、 一、×)。函数源于研究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需要.函数4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 必修 第一册 |刻画了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状态 ,给出一个数集到另一个数集的对应关系。它是覆盖面广、有统帅作用的概念:数可以看成特殊函数;数的运算可以看成特殊的二元函数 ;代数式可以容易地被改造成一个函数;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解一元方程就是求一个函数的零点,因而解方程也可纳人函数问题的讨论中;平面曲线在历史上曾为函数概念提供最初的例子,而今天函数和曲线具有人和影子一样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解三角形可化归为一个三角函数的问题??这几类函数都有明确的现实背景,形式简单、性质明显而且应用广泛。通过对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抽象,可以得到这些类型的函数。另外,令变量 y等于含变量J的代数式p(£ ),即 丿=p(£ ),就得到ε的函数y,这是人们知道的第一批函数中的一类,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就是幂函数、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及其反函数即对数函数。对于形如 cD=c,沪 =c的代数等式,让其中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得到丿=屁£,丿 =蚤,丿 ==〃 ,γ =cΙ 9y=lo‰ =等基本初等函数。我们发现,没有任何现实背景,从纯粹的代数运算,加上量与量之间的对应思想,也可以拍象出基本初等函数这样重要的数学研究对象。鞫 数列及数列的运算。在中学只讨论最简单、最基本的两类数列: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我们可以把数列想象成数的推广,也可以把数列看成是一类特殊的函数,从而可以把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作类比,把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作类比。不可忽略的是数列的“影子”在中学数学中多次出现:在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中,在求圆的面积或球的体积中,在指数为无理数时的指数定义中,在 求函数的导数中??霾鳓憩籀黎 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为了刻画一些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现象 (如匀速圆周运动),我们以单位圆上点的运动规律为背景引人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一对起源于圆周运动、相辅相成的周期函数,它们的基本性质则是圆的几何性质 (主要是对称性)的直接反映。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各种各样的三角公式时,借助单位圆的直观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函数,是描述一般周期函数的基石。鳓蜃憩曩躔蓦 虽然函数 ∫(茁 )的导数可以躔蜃躔躔饔 讨论点,直线,直线的位置关系 (重点是平行与垂直),三 角形、四边形(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圆等基本而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其中尤以三角形为代表。三角形既简单而又能充分反映空间的本质,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表示的是平面的平行性,而平行性在平面几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使定量几何中的各种公式都大大简化;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轴对称能具体地反映平面的反射对称性,所以它是研究平面几何对称性的基本工具;定量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相似三角形定理和勾股定理是首要的。因此,在几何的学习中,必须重视对三角形的研究.平面几何是进一步用坐标法讨论曲线的基础。平面几何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素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鹰搀酪霾蠡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立体图形(柱 、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特别重要的是空间中的平行和垂直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用极限概念“纯数量”地去定义,但在中学里我们强调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实质地去给出导数的描述,因而我们愿把导数概念看成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里,重要的是极限思想,而导数则是借助于极限的一种运算。从数及其运算、函数及数形结合等角度来观察中学数学,是弄清中学数学脉络,搞活中学数学的三个重要观`点。4.空间形式“空间形式”所涉及内容可概括为如下结构图 :联,因为它们是整个定量立体几何的基础所在。对于空间图形,只是看看柱面、锥面和球面,从直观上去感知它们的结构特征;凭借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三视图、透视图使我们获得一定的空间形体的直观感觉。攮蠲霸罅醉 平面解析几何的主要对象。在中学,给出它们的几何定义后,便用数形结合的代数方法——“坐标法”来讨论它们。这些基本、简单而又很有用的平面曲线使我们对平面曲线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坐标法”也为用数形结合的微积分方法去研究一般曲线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礴薛橱面缭 虽然只在最后时刻用微积分方法专门讨论了它,但在整个中学数学中 ,与函数结伴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想到函数概念的无比重要性,对帮助我们形象地看到函数的曲线是非常亲切的。一般地,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关系,研究主题是几何对象的性质。定义空间形式一般平面曲线|中学数学及其教学 | 5某类几何对象的基本方法是,先通过具体事例分析组成这类对象的基本元素 (点 、线、面、体)及其形状和位置关系,然后归纳共性抽象出概念.例如;通过观察具体实物、模型,得出棱柱表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两个相互平行,其余都是四边形,而且相邻两个四边形的交线相互平行;将这些共性概括到一般去,就抽象出棱柱的概念。所谓几何性质,首先是几何图形组成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例如,三角形的性质,就是以三角形的要素 (三边、三内角)、 相关要素 (高 、中线、角平分线、外角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几何量 (边长、角度、面积等)为基本问题,从“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角度展开研究 ;“形状”中,“特例”是重点——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凡 “特例”都有性质和判定两个基本问题。显然,在这样的一般观念指导下展开研究,对发现几何图形性质、建立几何知识结构大有裨益.5.数形结台∴厣镶携蹿砩黪醭翮翻搴 参看督巍鳜鑫鞣 .把几何中的定性定理转化为可计算的定量结果。举例说,已知三角形的两邻边 夕,b及其夹角C,依边角边定理,第三边 c完全确定 ,因而有函数 c=∫ (夕 ,3,C).如何具体给出这个函数?这里引人三角函数以具体表示这个函数,编制三角函数值表以使它可计算。切骜螓鳞轴辔醯剿罄 用向量及其运算为工具。向量法的本质,首先是让几何量带上符号。F· 克莱因说: “对比把长度、面积、体积考虑为绝对值的普通初等几何学,这样做有极大的好处。初等几何必须依照图形呈现的情况而区分许多情况,而现在用几个简单的一般定理就可以概括.” 这几个“一般定理”就是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数乘、数量积的运算及运算规则、几何意义 (物理意义),以及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用向量方法研究几何,可概括为“三步曲”:用 向量表示出问题中关键的点、线、面;进行向量计算得出结果;对所得结果给予几何的解释而将问题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向量法是非常灵活的,利用“基”转化为坐标运算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鏖鑫厦曩黪颦 贯穿中学数学的一对孪生姐妹。黪 用数及其运算为工具。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可概括为“三步曲”:用数 (坐标)、 代数式、方程表示出问题中关键的J点 、距离、直线、圆锥曲线;对这些数、代数式、方程进行讨论;把讨论结果给予几何的解释而将问题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解析几何研究的是几何问题,因此 “先用几何眼光观察,再用坐标法解决”是基本原则。对圆锥曲线的基本几何特征的认识是有效利用代数法解决问题的基础。用导数和积分为工具,用分析方法研究曲线.在坐标系下,函数对应曲线,导数就是曲线切线的斜率,积分就是曲线下覆盖的面积。而微积分基本定理把这两个在几何上看不出有什么关系的几何量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微积分是研究曲线的强大工具。为了醒目,把它们放在下面的框图中 :6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 必修 第一册 |数形结合6.概率与统计黠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是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概率是一种度量 ,用来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和数学中其他的度量相类似∴(例如直线的长度、平面图形的面积、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等),性质也类似。但是两种度量之间存在如下区别 :(1)作为概率的这种度量的值的范围是E0,1彐 ,几何中的度量却不受这种限制 ;(2)概率的度量对象是随机事件,几何中的度量对象是几何图形,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使概率的度量难度大大增加。在中学阶段,借助古典概型引人样本空间概念。样本空间是样本点的集合,它是概率理论中的最基本而主要的概念,由此可以运用确定性数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随机现象,例如利用它可以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背景,定义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研究概率的运算法则和性质等。黪 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以及由数据分析结果作出决策的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统计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描述性统计,它不考数据的随机性;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推断性统计,通过具体问题背景了解基本的统计概念与方法,例如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用样本估计'总体、线性相关关系以及基于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等。统计学虽然放在数学课程中,但它与数学是有差别的.首先,数学的研究建立在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用公理化方法来构建数学的理论大厦,而统计学的研究则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是通过数据进行推断的;其次,数学推理要依据逻辑规则,采用演绎推理得出必然正确的结论,而统计推理主要依据历史经验 (虽然也要顾及逻辑规则),采用归纳推理进行推断 ,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最后,数学的结论是确定性的,其判断标准是“对与错”,而统计的结论是带有或然性的,所以其判断标准是“好与坏∴7.补遗最后,作为补充,提出几点想法。它们是把不同内容串联起来的一些细线,有了它们 ,不同内容的类比、联系就容易了。(1)数和数的运算是一切运算系统的标兵。让任意运算的对象和数类比,让任意对象的运算和数的运算对比,不仅能使我们获得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能指引我们构建研究的路径,使我们产生研究方法的灵感。(2)函数观点是把不同对象联系起来的一个好观点。参看鼙蹰鑫。|中学数学及其教学 | 7(3)把遇到的数量关系设法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函数的曲线,方程与曲线,实数与直线,复数与平面,向量与有向线段,不等式的图象,数据的图象等.(4)把定性的结果变成定量的结果,把存在的东西具体表示出来:参看躞蜃躔躔躔黪躔鲟曩躞謦。直线用方程表示出来,直线上的点用满足方程的有序实数对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用系数表示出来,曲线的切线斜率用导数表示出来等。一旦定性的东西得到定量的表示,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5)“恒等”变换是只变其形不变其质的数学推理,目 的是从“好〃的形式中看出其本质。这在数学中经常出现:如一元二次多项式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代数式的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方程的同解变换,一组数据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整数 (或一元多项式)的带余除法等。(6)相等的定义处处都有。我们通过相等定义说明在所讨论的事物中什么是自己最关心的。例如,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放在一起,就说它们全等,这表明我们只注意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对它的位置不感兴趣;两个有向线段相等是指它们有相同的起点、相同的长度和相同的方向,但如果对有向线段引人新的相等定义:规定有相同长度相同方向的两个有向线段是相等的,我 们就将得到一个新对象——向量;在函数的相等和方程的等价中 ,我们都清楚地看到,什么是这些概念中我们最关心的。(7)逻辑结构编织着中学数学:中学数学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公理体系形式,但在每一次推理时,我们都有明确的推理根据.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心目中都有一个“公理体系”,并在其中进行推理。这种潜移默化的逻辑结构的熏陶是中学数学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特有载体。如在概率中 ,根据概率的定义,经实验、观察得出概率的一系列性质,这些就成了我们建立概率理论体系的经验基础,我们借助古典概率模型,在引人样本点和样本空间概念后,经过演绎推理就可以得出概率计算公式、运算性质;在立体几何中,明确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和垂直的定义,并归纳出一些判定定理之后,经推理得出一些性质定理;在向量中,有了向量的相等定义和运算定义后 ,根据这些定义推导出了向量运算的运算律 ;等等。(8)从数学学习、研究过程来看,经常使用如下的逻辑思考方法 :其中突出显示了联系的观点,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可以有力地促进我们的数学思考,使我们更有效地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获得研究方法的启示。例如,关于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我们可以有如下的“联系图”:立∷饿拓镫中的礴蚤方法∷几何中斡绔合方:法仇豳 祗豳数轴与掬量8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 必修 第—册 |这个图把一些看似距离甚远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方法相互促进,可以使我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中进行思考。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用代数方法研究圆锥曲线,在上述“联系图”的引导下,就会自然地提出“能否用向量方法研究圆锥曲线” “能否用综合法研究圆锥曲线”这样的问题.三、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下面我们就数学核心素养融人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出一些想法。1.数学育人要用数学的方式,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在观察现象、认识事物或处理问题时 ,“数学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首先,其 目标取向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一般性模式特别是一般性算法”,而研究的起点是对面临的具体事物进行数学抽象;其次,数学的思考结构具有系统性、普适性,其“基本套路”大致可以概括为“抽象数学对象一探索数学性质—构建知识体系”;再次,数学的思维方式具有结构性、一致性、连贯性,包括:抽象化、运用符号、建立模型、逻辑分析、推理、计算,不断地改进、推广,更深人地洞察内在的联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概括,建立更为一般的统一理论等,这是一套严谨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是在获得数学结论、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思维方式;最后,数学的表达方式具有统一性,使用一套世界通用的符号形式进行交流。数学的思考结构、思维方式和符号化表达正是数学的力量所在,逻辑性强,简明而精确,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数学育人就是要发挥数学的这种力量。2.掌握数学知识是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离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核心素养的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靠掐头去尾烧中段、靠大量解题训练是做不到的,必须让他们经历从数学研究对象的获得到研究数学对象再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数学对象的获得,要注重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也要注重数学内在的前后一致、逻辑连贯性,从“事实”出发,让学生经历归纳、概括事物本质的过程,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素养;对数学对象的研究,要注重让学生经历以“一般观念”(ug dea)为引导发现规律、获得猜想,并通过数学的推理、论证证明结论 (定理、性质等)的过程 ,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素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要注重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分析问题,体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挖掘信息等,提升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以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追求,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螺旋上升地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要计重要的 (往往也是难以一次完成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得到反复理解的机会;要 以“事实一概念一性质 (关系)—结构 (联系)一应用”为明线,以“事实一方法一方法论一数学学科本质观’为暗线,并要强调结合明线布暗线 ,形成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明确一应用”的有序进程,使学生在掌握“四基”、发展“四能”的过程中有效发展核心素养。要做到“两个过程”的合理性,即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合理J跬、学生认知过程的合理性上加强思考,这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前一个是数学的学科思想问题 ,后一个是学生的思维规律、认知特点问题。3.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与其他学科比较,数学学科的育人途径有什么独特J眭呢?陈建功先生说 :“片段的推理 ,不但见诸任何学科,也可以从日常有条理的谈话得之。但是,推理之成为说理的体系者,限于数学一科??忽视数学教育论理性的原则 ,|中学数学及冥教学 丨 9无异于数学教育的自杀.” 推理和运算是数学的两个车轮子。因此,数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 (逻辑)思维训练,而训练的基本手段是让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要在推理的严谨性和简洁性、运算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上有要求。这样,学生的理性思维会得到逐步发展,科学精神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4.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怎样才是“教好数学”?学生会解各种资料上的题目、考试成绩好就算教好了吗?是 ,但又不全是,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看,从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看,更重要的是:要以“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为指导,设计出体现数学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想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思维的系统性的系列化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抽象获得数学对象,构建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发现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 ,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结论,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要使学生掌握抽象数学对象、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要将此作为教学的关键任务,以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的跨越。一言以蔽之,教好数学就是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发现,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5.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是落实核心素荞的关键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的水平是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当前的问题,首先是有些教师在 “理解数学”上不到位导致教学偏差,机械解题训练成为课10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 必修 第—册 |堂主旋律,而大量题目又不能反映数学内容和思维的本质,使数学学习越来越枯燥、无趣、艰涩,大量学生的感受是 “数学不好玩△理解数学,就是要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特别是对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有深人理解。要对一些具有统摄性的“一般观念”有深人理解并能自觉应用。例如 :数学对象的定义方式 (如何定议),几何图形的性质指什么,代数性质指什么,函数性质指什么,概率性质指什么,等等。理解学生 ,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规律,把握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面对一个数学内容 ,学生会如何想?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有哪些 (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达成教学目标所需具备的认知基础有哪些?“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有怎样的差距 ,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等等 .理解教学,就是要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 ,按教学规律办事.例如,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关键词是:情境一问题一活动一结果。其中“情境”是以数学内容的本质和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依据设置教学情境 ,包括生活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等。“问题”是与情境紧密结合的、从情境中生发的系列化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标准:①反映内容的本质 ,②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③有可发展性 ,使学生能从模仿过渡到 自主提问。“活动”是指在情境与问题引导下的系列化数学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的“结果”,既要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也要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从而水到渠成地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发展。理解技术 ,就是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技术帮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例如,把抽象内容可视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繁杂但没有数学思维含金量的事情让信息技术帮忙做等。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借助技术改变课堂生态,实现大面积的个性化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上我们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条件、策略和方法,其最核心的观点是数学育人要回归数学的学科本质,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地把数学教好,实现“用数学的方式育人”。事实上,所有的科学问题在本质上都是简单而有序的。人类的智慧表现在用简单的概念阐明科学的基本问题 ,用相似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而数学的方法就是这样的基本方法。中学数学中的研究对象多种多样,但研究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正所谓“研究对象在变,研究套路不变,思想方法不变”。因此,每一种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教学,我们都应以“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为指导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通过一个个数学对象的研究,体悟具有普适性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那个“相似的方法”,进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得到落实了。让我们一起努力 !|中学数学及其教学 |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