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钱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凭借着其许多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对如何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优点,避免它的缺点,产生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首先,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到教育中来讲,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趋势,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打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活化”了教材,为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先后次序、重现次数等方面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控制的条件,调动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始终不要忘记,不管什么样的技术都只是辅助作用,它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来服务的。例如在讲到“鱼鳍的作用”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尝试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种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把剪去各种鱼鳍的鱼和正常的鱼来比较游泳时候的状态,效果不错,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是总有没有落到实处的感觉,一切的实验都是在屏幕上打出来的,学生仅仅是通过视觉获得了这个知识。后来,我又用了第二种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各种鱼鳍的位置分布,在利用动画演示过剪去各种鳍的鱼和正常的鱼的游泳对比之后,利用买来的活的鲫鱼来作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自把鱼鳍剪掉,放在水槽中与正常的鲫鱼进行对比。这节课上下来效果非常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对各种鱼鳍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这个知识的把握更到位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上面的例子,说明了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是最为关键的。目前在实际的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1)过分夸大了多媒体的效果,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2)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即只是一种花瓶式,仅供教师演示和比赛用的;(3)只考虑多媒体在辅助教师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在帮助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呢?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媒体。如在“植物制造有机物”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公式。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其次观看光合作用的录像片,分析出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力转化两个方面,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然后在屏幕上打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可分布打出,让学生能熟练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这样在多种媒体的辅助下,向学生传递了光合作用的知识,学生通过看实验,思考,写公式,感知全面,理解深刻。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应用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把多种媒体手段和技术随意凑合在一起,看上去丰富多彩就好,而且要根据不同课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去组合。(1)绪言课绪言课很重要,这是初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生物这门新的学科,能否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你今后的生物教学影响很大。所以,绪言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这门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组合多媒体。①用实验展现一些有趣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可以展示一些以前学生做的实验成果,比如叶脉书签,花的结构展示板等。②利用录像片提供资料,介绍生物学的最近进展和成就,可重点介绍克隆技术。③利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和植物,配合音乐。④采用知识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一些生物上的趣闻,之最等。这样通过多种媒体的组合应用,上好第一节生物课。(2)形态结构课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形态结构课是上好生理功能课的基础,在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讲“花的结构”这节内容时,就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①传统媒体:挂图,标本,模型等直观媒体,这个不可缺少,有些教师为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放弃了传统的媒体手段,这是不可取的。直观的媒体能够提供具体形象的信息。②电教媒体:投影、幻灯、录像、动画等电教媒体,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激发学生兴趣。③动手操作:根据学习的花的结构,实际解剖花,并把花的各部分结构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粘贴在硬板纸上。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能够有实践动手的机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相结合。这样的一节课,容量大,知识全面,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固。(3)生理功能课生理功能课往往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生理功能是很难通过实验展示,这时就要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讲“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内容时。①人体的血液循环看不见,摸不到,我就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两条循环途径的运行过程,并且用语言配合,在血液流动的同时,加上我的讲解。②准备相应的录像资料,让学生看到实际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的情况。③通过板书,列表,对比两条循环途径的不同路线,并从板书的图中总结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这节课如果全部用多媒体动画也可以呈现,但是学生缺少了知识巩固的阶段,会造成听着明白,自己写不出来的情况,因此要多种手段合理搭配的使用多媒体技术。(4)实验课实验课是生物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生物学的地方,要好好的利用。实验课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操作,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因此实验课是要让学生动手为主的。但是,如果能合理的加入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显微镜的操作”这个内容时。①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显微镜的结构,由于动画是三维的,结合讲台上的显微镜的实物,学生可以对比观察,就能很快掌握显微镜的结构。②可利用动画演示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这个是观察实物得不到的。可以设计一道光线,动态的自下而上,最后到达我们的眼睛。③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显微镜。这样通过多种媒体手段的组合,合理使用,学生对显微镜操作这个重要的基础实验就会有比较好的把握了。三、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合理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多种直观媒体时,必须依照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地控制。①媒体的使用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学生疲劳,分散注意力。②媒体使用时要注意变换呈现的形式,多种方式交替使用,突出本质属性,尽量变静为动,以引起学生注意。③演示要与讲解、问题、讨论等方法配合使用,用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总之: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的科学,注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养成,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拓展课本的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只要把握住合理使用的前提,把握住辅助教学的特点,就能让多媒体技术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