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遵守规则》
执教者 贾志红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2017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本框题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并能学会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公共生活,适应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自觉承担责任、认真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对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正常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但对于生活中的规则只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规则意识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都处在初步的形成时期,学生遵守规则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通过课堂教学,树立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以及成为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维护者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规则意识,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能力目标 ?1.?提高发??? ?懂得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又能根据社会变化情况参与改进规则。
知识目标 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难点 ??规则与时俱进,我们要维护与改进规则。
课前准备 课件;游戏准备;小品准备;拍摄视频;微课制作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设计思路 “注重活动、强化体验、关注学生”是本节课的基本理念。依据新课标“成长中的我”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本课还有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第一板块:走进规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展示小康的生活片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正确处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第二板块:遵守规则,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线索,设立小记者采访环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情景剧场表演对司机和乘客的劝说,掌握劝说的技巧。小组讨论,悲剧避免的方法。第三板块;改进规则,微课分享帮学生理解规则的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获得人生的经验财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 ? ? ? ? ? 第一篇? 走进规则 ? ? ? 合作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篇 遵守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篇 改进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测提升 活动一“比赛:传球” 1、出示比赛规则:第一,每组人数一样多 。第二,按顺序一个一个传,每位同学都要传到球 2、比赛:学生谈是否有效,是否公平 3、再次比赛,得出:参加比赛要遵守规则。 ?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活动二:播放视频:《小康同学的生活片段》 小康同学感叹:生活中,到处都是规则,一点都不自由,想干点什么事情特别受限制。 问题1:大家认同小康同学的观点吗? ? ? ? 问题2、如何看待小康同学的自由? 师点拨: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规则的约束。 ? ? ? ? ? ? 问题3、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 ? ? ? 师总结归纳: 1、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活动三:图片展示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例子 学生看图片,分别归纳两组图片的主题。 问题1:这些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 ? ? ? 教师归纳: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规则与自由是不可分的 ? ? 二、自觉遵守规则 活动四:观看《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 小记者采访:问题1:“谁之过”? ? ? ? ? 思考:如何遵守规则?生回答。 师总结:1、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悲剧的产生是因为规则意识差,遵守规则一方面需要自律,严于律已,不断自我反省,一方面需要他律,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 问题2:自律和他律,哪种更为我们所需要,更合适? ? ? 活动五:自律从我做起。 没有外在监督,你会? 1.没有老师监考的考试,我会__________ 2.没有警察叔叔站岗,过马路时,我会_____ 3.周末妈妈不在家,电脑开着,我会______ 4.没有值周老师检查,今天我值日,我会____ 5.没有监督的课间跑操,我会_______ 6.????……?? ……?? …… ? 师总结: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米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问题3:重庆公交车的其它乘客冷漠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在遵守规则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 ? ? 活动六:情景剧场,出示劝导的技巧,请同学表演如果你在现场,面对发生争执的司机和乘客,任选一人,进行劝说。 ? ? ? ? ? 活动七:小组讨论:为避免重庆公交车坠江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提建议? ? ? ? ? 微课分享《改进规则》 总结归纳: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 ? 小试牛刀:1、同学们说,有了班规就没有了自由,?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班规是为了保障同学们的自由。 B、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规则的约束。 C、我们享有的自由是绝对的。 D、公民在行使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班规,指中学生管理班级中采取的规章制度,简称班规。每个班的班规都不一样,主要涉及学习、纪律、出勤、卫生等诸多方面,是中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 (1)列举我们身边违反班规的现象? (2)班规有什么作用? (3)班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班规也有不? 合理的地方,举一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修改班规:每小组的“班规观察员”汇总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字材料,在班会上讨论? 参与游戏,感悟要遵守规则 ? ? ? ? ? 看视频,回答问题 ? ? ? 1、? ?学生回答:不认同 ? 2、学生回答:小康同学认为的自由就是随心所欲的,他的自由防害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违反了规则。 ? 3、学生回答:不能违反校规校纪,不能违反道德,不能违反法律,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 ? ? ? 1、?? ?学生回答:规则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由,为了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 ? ? ? ? ? ? 生答1: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同学多角度回答 ? ? ? ? ? ? ? ? 生答2:自律,自我约束,才能深入人心,效果才更好。 ? ? ? ? ? ? ? ? ? ? ? ? ? ? ? ? 生回答3:要主动维护规则,自己要遵守规则,也要劝说别人遵守规则 ? 生表演劝说情景,可以劝司机,可以劝刘某,运用劝导的技巧。 ? ? ? ? 生回答:从国家、交通部门、司机、乘客等角度提建议。 ? ? 学生观看微课,体会规则的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 ? ? ? ? ? 学生分析回答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 ? ?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活跃气氛。由此及彼,启发学生思考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 利用贴近学生身边的整合,层层递进的剖析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 ? ? ? ? ? 自由是规则的关系是重点内容,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能很发的突破重点。 ? ? ? ? ? ? 让学生明白规则与自由是不可分的。 ? ? ? 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内心深处形成要遵守规则的认识。 ? ? ? ? ? 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比较,更能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要内心敬畏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表演的形式,同学们喜欢这种形式,同时又可能学以致用,掌握劝导的方面。 多角度提建议,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 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理性面对生活中的规则。 ? 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布置作业 列举我们身边的一个需要改进的规则,提出合理化建议?
谈心得 谈收获 学生谈学会了……懂得了……明白了……以后会……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道德、纪律、法律等。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自律、他律、敬畏规则、维护规则。还要积极的改进规则。
教师寄语 让我们一起做规则的践行者,优化者!自由需要规则来约束,来保障;我们要把遵守规则当成一种习惯,并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和完善,社会才会更加有序、和谐!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规则对于八年级聋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在这节课上,我想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做了一下探索与尝试: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现实生活对聋生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这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从学生已有的社会认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规则问题通过种种方式凸现出来,引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反思、体验和感悟,指导自己的生活。 根据这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首先,游戏《传球》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遵守规则的话题。分三个篇章为讲解,第一篇:走进规则,选取学生在校园生活的片段进行明理辨析,然后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规则,这样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给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正确处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第二篇:遵守规则,以新闻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线索,设计小记者采访环节,同学们七嘴八舌讲谁的过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情景剧场表演对司机和乘客的劝说,掌握劝说的技巧。小组讨论,悲剧避免的方法。 第三篇:改进规则,微课分享帮学生理解规则的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获得人生的经验财富。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这样的教学是死的,它无法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堂课的设计我力图将生活与课堂打通,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则是为了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是开放的,在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的种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和整合,这样,教育意义就被凸现出来,变的更加清晰,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生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规则问题。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的终身发展服务。 但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上我虽注意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分析中,逐渐内化规则意识。但学生还是被我牵着走,显得较被动。还有讲完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时,可以短片的主人翁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后怎样做,效果会更好。 改进措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的调查问卷,应该对学生加强如 ?何进行调查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多方收集的各种信息,将学生课前的实践活动与课上汇报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